- 2004-6-8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疾病概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发生于造血干细胞水平上的克隆性疾病。细胞呈恶性增生,以细胞成熟障碍为特征,临床为一慢性过程,大量白血病细胞浸润引起脾脏明显肿大以及新陈代谢增高等表现。临床表现:患者发病年龄以30-40岁[阅读全文]
- 2004-5-17多瑞吉-用于癌症止痛治疗
- 多瑞吉® 持久止痛新标准滥用最少低便秘 【适 应 症】1.镇痛药,用于癌症止痛治疗。 ----------2.用于治疗需要应用阿片类止痛药物的重度慢性疼痛。 【不良反应】与阿片类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便秘;低血压、嗜睡[阅读全文]
- 2004-5-11脾囊性病变
- 脾囊性病变 脾囊肿。B超示脾实质(SP)内有一无回声区(Cy),轮廓清晰,边缘光滑,后方见增强效应。 脾囊肿。CT增强示脾实质内低密度灶无强化灶。 脾包虫性囊肿。CT增强后低密度囊内有内囊分离脱落的“飘带征”(白三角)。[病因病理]&[阅读全文]
- 2004-5-11脾转移瘤
- 脾转移瘤 卵巢癌脾转移。B超示脾(SP)内高、低回声灶各一个(T)。 前列腺癌脾转移。CT平扫(上图)示脾内境界不清低密度灶(白箭头),增强扫描(下图)示病灶强化后变清楚,肝内亦见转移灶。[病因病理] [阅读全文]
- 2004-5-11脾淋巴瘤(Splenic ymphoma)
- 脾淋巴瘤(Splenic ymphoma) 脾淋巴瘤。B超示脾内(SP)多发低回声区(TU)。 脾非何杰金淋巴瘤。CT平扫(上图)示脾内三个低密度灶,增强扫描(下图)病灶境界清楚。[病因病理] 脾淋巴[阅读全文]
- 2004-5-11胰腺囊性肿瘤
- 胰腺囊性肿瘤 胰腺囊性瘤。B超示胰腺体部肿块。L-L:肝左叶,C1~C4为多发囊腔,呈分叶状改变。 粘液性囊腺癌。CT增强示胰头区囊性肿块,囊内密度不均,分隔样,囊壁厚薄不均,有强化壁结节(上图白长箭头),胆总管(*)及主胰管(下图白三[阅读全文]
- 2004-5-11胰腺癌(Pancreatic carcinoma)
- 胰腺癌(Pancreatic carcinoma) 胰腺癌。胃肠钡餐示胰腺癌侵犯总胆管壶腹周围的十二指肠降段出现倒“3”字征。 胰头、钩突部癌。B超示胰头、钩突部低回声肿块。MASS:肿瘤(箭头),AO:腹主动脉,GB:胆囊。 胰体、[阅读全文]
- 2004-5-11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
- [病因病理] 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体内过量铜蓄积导致肝细胞坏死,继发肝硬变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豆状核变性。[临床表现] 临床特点是患者眼角膜周边与[阅读全文]
- 2004-5-11肝硬化(cirrhosis)
- 肝脏疾患 肝硬化(cirrhosis) 肝硬化。B超示肝实质(L)呈斑点状高回声,门静脉扩张(MPV),管腔结构不清伴大量腹水(ASC)。GB为胆囊。 肝硬化并腹水。CT平扫(上图)示肝普遍萎缩,右肝显著,肝左叶相对大,肝外缘不光滑,呈[阅读全文]
- 2004-5-11肝脓肿(Hepatic aLscess)
- 肝脏疾患 肝脓肿(Hepatic aLscess) 肝脓肿。穿刺造影示肝区内有液气平面,脓肿底部有造影剂存留。 肝脓肿。CT平扫(上图)示位于右叶膈顶部病灶呈水样密度,边缘模糊。增强(下图)示双环征,由强化的脓肿壁和周围水肿带构成。 [阅读全文]
- 2004-5-11肝结核(Tuberculosis of liver)
- 肝脏疾患肝结核(Tuberculosis of liver) 肝结核。CT平扫(上图)示肝右叶外侧段可见类圆形低密度病变(白箭头),边缘模糊,左肝外缘尚可见钙化斑。增强扫描(下图)示病变呈环状增强(黑箭头),中心低密度为干酪性坏死部分。[[阅读全文]
- 2004-5-11肝包虫病(Hepatic Hydatidosis)
- 肝脏疾患肝包虫病(Hepatic Hydatidosis) 肝包虫病。B超示肝右叶一圆形的囊性肿物,囊壁增厚,囊内可见无规则形带状回声,呈卷曲状(代表破裂的内囊)。 肝包虫病。CT增强示肝右叶巨大占位病变,内有无数更低密度的小子囊,沿周[阅读全文]
- 2004-5-11肝囊肿(Liver cyst)
- 肝脏疾患 肝囊肿(Liver cyst) 肝囊肿。B超示肝右叶圆形无回声区,境界清楚,前后壁包膜回声增强,有后方增强效应。伴有肝硬化和腹水。 肝囊肿。CT平扫(上图)示左肝大小不等的多个低密度,分叶状,边缘光滑,锐利,密度均[阅读全文]
- 2004-5-11肝细胞腺瘤(Liver cell adenoma)
- 肝脏疾患肝细胞腺瘤(Liver cell adenoma) 肝细胞腺瘤。CT平扫(上图)示右肝类圆形略低密度占位性病变(箭头),边缘光滑,上缘可见“透明环”,密度均匀。增强(下图)示肿瘤轻度增强,仍显示低密度,内部有小灶状低密度,平扫所见[阅读全文]
- 2004-5-11肝母细胞瘤
- 肝脏疾患 肝母细胞瘤 肝母细胞瘤。CT平扫(上图)示右肝可见巨块状低密度占位性病变,边缘比较光滑,密度不均,内部可见不规则更低密度区域,其内斑点状钙化(白箭头)。增强(下图)示肿瘤可见增强,门静脉期肿瘤呈低密度,中心坏死无增强,[阅读全文]
- 2004-5-11转移性肝肿瘤(Metastases)
- 肝脏疾患 转移性肝肿瘤(Metastases)上一个 返回目录 下一个 小肠平滑肌肉瘤肝转移。CT增强示肝内多个圆形低密度灶,病灶中心见更低密度灶,为“牛眼征”(箭头)。 胃底贲门癌肝转移。CT增强示病变边缘清楚、呈低密度,可见典型等高[阅读全文]
- 2004-5-11胆管细胞癌(Cholangiocarcinoma)
- 肝脏疾患 胆管细胞癌(Cholangiocarcinoma)上一个 返回目录 下一个 末梢型胆管癌。CT平扫(上图)示肝左叶低密度占位性病变,密度不均匀(*)。增强(下图)示肿瘤边缘部分轻度环状增强,密度略不均匀,肿瘤末梢侧可见肝内胆管扩[阅读全文]
- 2004-5-4癌症患者怎样选择治疗方法
- 癌症是顽症、疑难症,但不是不治之癌症重在预防。若患了癌症,就应抓紧时间,积极治疗,以免失掉治疗良机。癌症的首次治疗至关重要。首次治疗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死存亡。不少癌症病人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癌症本身,而是由于误诊、错治或[阅读全文]
- 2004-4-30硫酸吗啡控释片治疗癌痛的个体化用药
- 硫酸吗啡控释片(morphine sulfate controlled -release tablets)[美施康定 (MScontin)]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吗啡制剂,可在12h内按恒定速率释放吗啡,镇痛效果确切且可持续12h。我科于[阅读全文]
- 2004-4-30中药外治法在癌痛治疗中的应用
- 疼痛是恶性肿瘤晚期常见的并发症,因西药止痛存在着成瘾性等副作用,中药外治法近年来在癌痛领域得以广泛应用。 1 敷贴法 敷贴法是临床使用最多的方法,一般是将药物制成传统的黑膏药、熬成浓浸膏、制成水煎液或将药物研成细粉,加适量的基质,用米酒[阅读全文]
- 2004-4-30癌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
- 癌痛是癌症病人常见而难以控制的症状,对癌痛的有效治疗,世界卫生组织已列为综合规划重点之一。近年来,中西医结合对癌痛的治疗取得了较大进展,现概述如下。 1 外治研究 外治法治疗癌痛,不仅能缓解疼痛,缩小肿瘤,且具有祛邪不伤正的优点。李杰[[阅读全文]
- 2004-4-30癌痛的治疗
- 癌症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之一,70%的晚期癌症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而且大部分癌痛患者没有得到满意的治疗,因此癌痛治疗已成为疼痛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癌痛的治疗多采用综合疗法,以WHO推荐的“三阶梯方案”为首选,配合其[阅读全文]
- 2004-4-30乳腺癌保乳治疗的临床研究体会
- 您知道吗? 乳腺癌已成为实体瘤中疗效最佳的肿瘤之一 乳腺癌的保乳治疗能与传统根治术获得同样的远期疗效 在欧美国家保乳手术已成为I、II期乳腺癌的首选术式1、保乳手术的演变 乳腺癌手术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大到小的演变过程。最初人们只是在[阅读全文]
- 2004-4-30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
- 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 晚期转移性乳腺癌(MBC)的治疗较为困难,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缓解症状,延长高质量的生存期。2.1 内分泌治疗 目前公认,如果患者年龄>35岁、辅助治疗后无病生存期(DFS)>2年、骨和软组织转移、ER或PR[阅读全文]
- 2004-4-30可手术性乳腺癌的辅助治疗
- 可手术性乳腺癌的辅助治疗 乳腺癌的术后辅助治疗始于20多年以前,迄今已经完成了100多组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最有代表性的研究由Fisher、Bonadonna、早期乳腺癌试验协作组(EBCTCG)等完成,他们的研究证明乳癌术后辅助化疗能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