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
肝脏疾患 |
肝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 |
|
|
|
多发性肝血管瘤。B超示肝右叶三个高回声结节,境界清楚,内部回声呈亮光点。
|
|
|
 |
|
 |
肝血管瘤。CT平扫(上图)示肝右叶后有两个大小不等类圆形低密度灶(箭头),边缘清楚、密度均匀。增强(中图)示病变边缘呈斑点状、C字型粗条状所形成的环状增强征象,密度与主动脉接近。延迟扫描(下图)示病变全体被填充,与周围肝实质呈等密度,轮廓显示不清。 | |
[病因病理] |
肝血管瘤是肝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占肝良性肿瘤的84%,高龄女性多见。大多为海绵状血管瘤,极少为毛细血管瘤及血管内皮瘤。多次妊娠及口服避孕药多见。病变可单发,也可多发,多见于肝右叶后段。 病理改变为肿瘤被复结缔组织被膜,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清楚,由充满血液的血管囊腔构成,囊腔间有纤维性间隔,囊腔壁衬以扁平内皮细胞。肿瘤可发生纤维化、钙化及血栓形成。 |
[临床表现] |
小的病变多无症状,经体检超声发现,较大的病变可造成上腹不适或触及包块。巨大血管瘤可使肝脏显著增大。 |
[影像学表现] |
1.超声表现: 显示肝内均质、强回声病变,边界大多清楚,或病变区内强回声伴不规则低回声,病变内可显示扩张的血窦。 2.CT表现: (1)平扫:肝内低密度区,轮廓清楚,密度均匀或病变区内有更低密度区,代表血栓机化或纤维分隔,少数可见到钙化。 (2)增强扫描: ①早期病变边缘显著强化呈结节状或“岛屿状”,密度与邻近腹主动脉相近,明显高于周围肝实质密度,持续时间超过2分钟。 ②随着时间延长,增强幅度向病变中央推近,而病变的低密度区相对变小。 ③延时扫描病变呈等密度或略高密度(平扫时病变内更低密度无变化)。 增强扫描是诊断肝海绵状血管瘤的重要方法,具有特征性表现,诊断正确率可在90%以上。一般典型表现出现在动脉早期,即注药后30~60秒。因此强调正确的检查技术,即快速、团状注射造影剂,快速扫描,适时延时扫描。否则,因未见到特征性表现易造成误诊或漏诊。 3.同位素99mTC肝血池扫描及肝血管造影检查有助于肝血管瘤的诊断,表现为无肿瘤染色,边缘清楚锐利,血管瘤显影时间较长。 4.MRI:T1图像呈低信号强度,T2弛豫时间延长,表现为高信号强度组织。 |
[鉴别诊断] |
海绵状血管瘤主要与肝内恶性肿瘤的鉴别。 1.肝细胞癌:一般有肝炎、肝硬变病史,AFP可为阳性,静脉增强扫描有助鉴别。 2.肝转移瘤:部分肝内转移瘤增强扫描可表现边缘强化,类似血管瘤早期表现,但延时扫描呈低密度可资鉴别。 3.肝脓肿:一般病变周围界限不清、模糊,脓肿周围可见低密度晕环,典型的病变周围强化,病变内气体存在。需结合临床表现。 | |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肿瘤咨询在线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篇文章: 肝母细胞瘤 下一篇文章: 肝细胞腺瘤(Liver cell aden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