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囊性肿瘤
胰腺囊性肿瘤 |
|
|
|
胰腺囊性瘤。B超示胰腺体部肿块。L-L:肝左叶,C1~C4为多发囊腔,呈分叶状改变。
|
 |
|
 |
粘液性囊腺癌。CT增强示胰头区囊性肿块,囊内密度不均,分隔样,囊壁厚薄不均,有强化壁结节(上图白长箭头),胆总管(*)及主胰管(下图白三角)扩张。
|
 |
粘液性囊腺瘤。CT增强示胰头及钩突多数液性密度短管状影,不规则排列(*)。穿刺活检证实。 | |
[病因病理] |
胰腺囊性肿瘤的发生率约占所有胰腺肿瘤的10%~15%,占胰腺肿瘤的5%以下。可分两大类:一类是浆液性囊腺瘤,另一类是粘液囊腺瘤或囊腺癌。临床上以粘液性囊性肿瘤多见,好发中、老年女性。病理上起源于胰管上皮,多数位于胰体、尾部,肿瘤一般长得很大,瘤体有一完整包膜,外表光滑,分界清楚。囊壁或包膜可出现钙化。 |
[临床表现] |
上腹部不适、隐痛及腹部包块是主要的临床表现,偶可出现黄疸等消化道症状,或根本无症状,因体检或影像学检查被偶然发现。 |
[影像学表现] |
1.超声表现: 囊腺瘤呈圆形或分叶肿块,边界光滑、壁薄,内部呈无回声区,壁上有时可见乳头状实性回声向腔内突出,呈囊实性改变。肿瘤或可呈分隔多房样改变,隔上可钙化,后方有声影。如囊肿生长较快,周围有浸润,或肝内,周围淋巴结发现转移灶时,应考虑有恶性变。 2.CT表现: (1)浆液性囊腺瘤:囊腔直径一般小于2cm,囊壁可强化,较有特征性CT表现为:①囊中央低密度无强化的瘢痕组织和呈辐射状向外延伸排列的纤维间隔。②瘤体中央瘢痕组织的钙化,发生率约为30%~40%。 (2)粘液性囊性肿瘤:位于胰体、尾部的囊性肿块,常为单发,病灶较大,边界清楚。CT可显示瘤壁和囊内间隔,瘤壁厚薄不均匀,有时囊壁上可见乳突状强化结节突入囊腔内。囊壁或囊内可出现壳状或不规则钙化,多为外周性分布。 肿瘤实性成分较多、有明显强化的壁结节、囊壁不规则增厚以及大囊附近多个子囊的出现提示粘液性囊腺癌的诊断,若同时出现胰周淋巴结肿大及肝内转移灶,则更有助于良、恶性粘液囊性肿瘤的鉴别。 |
[鉴别诊断] |
1.胰腺囊肿:囊壁较薄,均匀,一般无强化,也无壁结节,囊内容物密度均匀。 2.胰腺癌:当胰腺癌出现较大的中央液化、坏死灶时,与粘液囊腺癌鉴别困难。若瘤体实性成分多,壁厚更不均匀,囊变区内无分隔现象以及囊变区内密度混杂不均等征象时,胰腺癌的可能性大。 3.胰包虫病:典型的CT表现为多囊和囊内分隔,囊内存在子囊,囊周结构强化明显,囊壁可有钙化。结合牧区生活史以及合并的肝、肺包虫囊肿,有助于鉴别诊断。 | |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肿瘤咨询在线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篇文章: 胰腺癌(Pancreatic carcinoma) 下一篇文章: 胰岛细胞瘤(Islet cell tum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