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鱼 肉 类
猪 肉
性味:甘、咸平、微寒、无毒。
归经:入脾、肾。
功效:滋养脏腑,滑润肌肤,补中益气。
说明:猪肉是日常食品,一般健康人和患有疾病之人均能食之,但多食令人虚肥,大动风痰,多食或冷食易引起胃肠饱胀或腹胀腹泻。对于脂肪肉及猪油,患高血压或偏瘫(中风)病者及肠胃虚寒、宿食不化者应慎食之。一般入药均为猪瘦肉。
验方参考:
1、猪瘦肉二至四两,生地一两,干茯苓二两同煮汤服食,治小儿疮疖脓肿。
2、猪瘦肉二两,鲜鹅不食草(捣烂)一两,煮汤服食,治黄疸。
3、猪瘦肉二两,鸡骨草一两,红枣四只,煮汤服食,治黄疸。
4、猪瘦肉二两,槐花一两,煮汤服食,治痔疮。
牛 肉
性味:甘、温平、微毒。
归经:入胃、脾。
功效:安中益气,健脾养胃,强骨壮筋,补虚损,除湿气,消水肿。
主治:胃弱脾虚,水肿胀满,腰膝乏力。
禁忌:疮毒或皮肤湿疹患者忌食。
说明:牛肉是日常食品,有温补脾胃之功,但又是一种发物,对于患有疮毒、湿疹、瘙痒症等皮肤病症者应戒食;而患有肝炎、肾炎者亦应慎食之,以免病情加重或复发。
验方参考:
1、牛肉二两绞烂,用摄氏六七十度热水泡十分钟,滤去渣炖熟,即牛肉汁,能补血健胃,久病体虚宜食之。
2、黄牛肉煮浓汁喝,治脾虚久泻甚至脱肛、面浮足肿,有健脾止泻之功。
羊 肉
性味:甘、温热、无毒。
归经:入脾、肾。
功效:补虚劳,祛寒冷,温补气血;益肾气,补形衰,开胃健力;补益产妇,通乳治带。
主治:肾虚腰疼,阳萎精衰,形瘦怕冷,病后虚寒,产妇产后大虚或腹痛,产后出血,产后无乳或带下。
禁忌:暑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