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治疗保护医学
美国工程院院士,国立肿瘤研究中心的
首先是心理方面的保护。癌症是心身相关的疾病,癌症治疗康复过程中,心理因素、精神因素是第一位的。得了肿瘤第一步要做的“不是手术、放、化疗”而是病人心理的调正,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科学实验证明,不良的心理是一种强烈的“促癌剂”。几乎所有的肿瘤病人确诊后都会产生抑郁、焦虑、精神错乱、发愁、颓废、恐惧、怯懦、失望、甚至产生自杀情绪。这些“癌情绪”的出现会使病人抗癌的基础“自身”彻底瓦解、崩溃。这样,一方面会促使病情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也会给治疗带来不利的影响。保持坚定信念,是肿瘤治疗成功的第一步。
其次是身体方面的保护。手术、放、化疗是目前治疗肿瘤最有效的方法,但对病人身体又是创伤性的治疗。詹姆斯指出统计的65万例病人中约75%的病人不能规范完成治疗方案其主要原因是身体无法承受治疗造成,为此他指出,肿瘤治疗过程中对人体组织器官的保护非常重要,过去只重治疗,轻视对人体保护的观念一定要改变,只有身体好才能规范治疗,只有规范完成治疗,治愈才有保障,在肿瘤治疗中要把人放在第一位。
最后营养也是不可缺少的保护措施。
“肿瘤治疗保护医学”强调肿瘤治疗保护必须贯穿肿瘤治疗的全过程,即从肿瘤确诊开始→治疗中→康复期,具体保护人群归纳为四个方面:
等待治疗的病人——大多数病人确诊后,因种种原因不能马上进行治疗。此类病人要立即进行“预治疗的保护方案”,目的是控制病情,稳定病灶,防止扩散,为接下来的手术、放、化疗夯实基础。
放、化疗病人的保护——保护病人器官不受损害,提高机体的耐受力,让病人按时按量规范完成治疗方案,提高癌细胞对放、化疗的敏感度,减少抗药性,确保治疗成功。
康复期病人的保护——康复期病人的保护性治疗更重要,要求系统化、科学化、长期化。巩固前期治疗成果,防止肿瘤复发。
晚期病人保护——通过保护性治疗达到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肿瘤常规治疗+肿瘤治疗保护”这种新的治疗模式使美国肿瘤治疗水平产生了质的飞跃,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把这个新的治疗模式称为肿瘤治疗的第二个里程碑,
该文被许多网站用作卖东东的招牌,有“挂牛头卖马肉”之嫌,读过这篇文章,感觉观点新颖,有理有数据,但始终没有找到英文原文的出处,姑且作为读书笔记,暂存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