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肿瘤咨询在线 >> 文章中心 >> 癌症治疗 >> 正文

了解医院门诊的诊治程序-《30年临症笔谈》补遗

更新时间:2014-5-25 19:13:50 来源:本站 作者:张华 可选字体【

了解医院门诊的诊治程序

医院的专科设置、医师的职称,全世界相差无几,医院的诊病程序,也象工厂的流水线一样规范化了,病人在诊治前,对医院、医生的诊治程序,要略知一二,循序渐进,才不至于在诊治过程中迷失方向。

一般医院最多的是普通门诊,分为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科等大科室。医师的职称是医师(初级职称)或主治医师(中级职称)、副主医师和主任医师(高级职称)依次排列,五年可以有资格晋升一级。相当于大学的教师、讲师、副教授、教授。

普通门诊的主诊医师一般都是医师和主治医师职称,行医年资多在10年以下。每年例行体检普查癌症,应属于普通门诊。或怀疑患癌症之前,可以根据病变部位,在以上科室的普通门诊进行检查,避免拥挤排队挂号,耽误时间,也避免“教授治感冒”、“主任开验单”的浪费资源现象,一般都不会有漏诊的情况。

在确定了癌症的诊断后,可以升级到专家门诊诊治,专家门诊的专家都是高级职称的主医师和副主医师。除了个别从博士博士后刚刚直接晋升的主医师(教授)、副主医师(副教授),专家门诊的专家,都有几十年的临床经验,诊治病例以千万计数。

笔者有次担任高级职称的评委,就遭遇一位大学毕业后直接出国,在在国外养小白鼠从硕士、博士直养到博士后,没有什么临床经验,诊治过的病人屈指可数,回国后居然直接申报主医师职称。

这种火箭式的破格直升,在学校当老师可以,在实验室做科研也可以,但在临床医学是万万不可以:这是自欺欺人,要害人害己的。不过,听说其直升的目的是要做院长,这倒是可以有商量的,因为院长专业是管理医院,基本上是专职开会,可以不看病人的。临床医学是门很特别的经验医学,看得病人多才会经验丰富,没有临床病例的诊治经验,看书再多、上课再多、养小白鼠再多,都无济于事,都是隔着鞋底挠痒痒。

临床医学是经验科学,临床医师的晋级,窃以为,最客观的指标是临床年限和诊治的病人数量,而不应该是科研课题做实验和发表医学论文的数量和等级。

如果专家门诊后,仍然有疑问,就属于疑难病例,可以看特需门诊,特需门诊的主诊专家都是资深的专家或/和名医,起码都有几十年临床经验。有的病人迷信专家,没有经过前面的检查,一上来就挂特需门诊,这就象下围棋,是下错了顺序,典型的浪费资源。结果是等候了几个星期,100~300元的挂号费,就开了个验单,或者开了几元钱药,病人不理解――其实,真正的专家都不喜欢用新药、贵药。

特需门诊是为有特别需要的病人服务的专设专家门诊,特需门诊都是限挂号的,每天只看几个病人,挂号费贵,挂号排队难,传说著名的呼吸病人专家钟南山院士的号,在三年内已经预约挂满。

笔者有位病人,是同一家医院的同事,乳腺癌放疗后放射性肺炎,干咳,气促,感觉疗效欠佳,因慕钟院士之名,动用了市级关系挂上了钟院士特需门诊的号。

 “看过钟院士了?好多了吧!”病人看过钟院士的特需门诊回来,因为大家彼此都很熟,笔者就半开玩笑地说。心想,起码给病人精神上一个安慰。

“真了不起,连钟院士都认识你。”病人给笔者看特需门诊病历:“还给你带了话。”

笔者自然跟钟院士很熟,但看到病历上钟院士写的字,不禁诚惶诚恐,差点摔倒在办公桌下。钟院士在病历上亲笔写道:请张华主任指正。

这哪里是笔者了不起,这根本就是钟院士了不起呀!笔者又学习了钟院士的高风亮节:尊重同行,做人谦恭。

“钟院士说以后不要再去看他的特需门诊了,就在你这儿诊治就行了。”病人还说:“我也不去了,因为你俩开的药都一模一样。”

跟从钟院士查房会诊5年有余,笔者也算是钟院士的学生,类似后遗症这样诊断明确治疗单一的疾病,自然亦步亦趋,用药无差异。确实,有些疾病是普通医生看和专家看,都没有多大差异的,类似放射性肺炎这样的后遗症就无需看特需门诊,以免既浪费自己金钱,又占用了需要特需专家的病人的资源。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肿瘤咨询在线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sitemap - 网站导航 - 进站必读 - 招纳义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