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麦芽微炒,研细末,每次三钱,开水送服,治妇女产后大小便不通。
荞 麦
性味:甘、平、无毒。
归经:入脾、胃。
功效:降气宽肠,健胃止痢,有降血压作用。
主治:肠胃热积泄痢,自汗;外用治丹毒疮肿。
验方参考:
1、炒荞麦研末,水泛为丸,每服二钱,一日两次,开水送服,治慢性泻痢,妇女白带。
2、荞麦面炒香,用适量开水搅成糊状服食,治夏季痧症。
3、荞麦子,磨粉后筛去壳,加红糖烙饼或煮熟食之。
红 薯
性味:甘、平、无毒。
归经:入肝、脾。
功效:健脾胃,补虚乏,益气力,通乳汁;外用消疮疖肿毒。
主治:大便带血,腹泻,便秘,湿热黄疸,水臌腹泻,夜盲,消渴,乳痈,疮疖。
说明:红薯能当主食,亦能作菜,可蒸、煮、烤食,又可晒干磨粉做成各种食品,也可制成欠粉,粉条,酒,醋等。但不宜多食,多食会滞气引起烧心、吐酸水、腹胀和放屁。
验方参考:
1、红薯嫩叶苗、蕹菜嫩叶、红糖适量,同捣烂敷于脐部,经一两小时后可泻下腹水,泻尽腹水可愈,治水臌肿胀,肝硬化腹水。
2、红薯嫩叶三两,羊肝四两,同煮熟食之,连续两三次有效,若选用红黄种红薯叶更好,治夜盲。
3、生白红薯洗净去皮,切碎捣烂,亦可加鲜鱼腥草等量同捣烂,敷于患处,敷至局部发热即行更换(约两三小时之久),连敷数天可愈,治乳痈疮疖。
小 米
性味:甘、微寒、无毒。
归经:入胃。
功效:健胃除湿,和胃安眠。
主治:胃虚失眠,妇女黄白带。
验方参考:
&nb
<<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