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贴“一个杭州人的美国求医经历”点评
关于出国看病,总的趋势是:外国人到中国看病,中国人到国外生孩子。凡事也有例外,笔者有个病人曾经到香港住院化疗,相同的检查以及其他费用几乎都是国内的一倍多。该病人是个土豪,买的国际医疗保险每年保费30余万,住院期间费用全额报销,还包吃包住――羊毛出在羊身上呗。
最近有一个帖子非常火,无论网络还是微信中,无数人转发,题目是:《一个硬币的另一面——美国看病记》。帖子的作者“倾心2007”是一位70后杭州太太,她讲述了老公在杭州确诊癌症、辗转去美国看病的亲身经历。新华网还独家专访了“倾心2007”,改名为《一个杭州人的美国求医经历》摘编发文。
贴子中展现的美国医院对于国人来说是一个陌生而近乎天堂,对于没有去过美国的人更是神乎其神。回贴评论集中在对美国医院细致的人文关怀和昂贵的技术服务收费反响强烈,无论医务工作者还是病人,都对此文所呈现的中外差异有颇多想法,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其实是民众内心向往美国医院受到的良好接待、尊重和治疗,而医务人员看到的是美国医院的昂贵收费和舒适工作量,没有人想过在国内有多少可能性。
由于文章很长,许多人可能都没看完就评论感言,笔者看过全文后略作点评。
原文:全中国的医生都推荐Z医生,可想而知,他忙到啥程度。我们终于挂上他的号,下午第63号。我认真地在门口做起了数学题,一个病人看5分钟,63号就315分钟(我不是最后一个),就是5个多小时,从下午一点半开始看,到晚上7点。而且医生不能喝水、不能上洗手间,简直是铁人的节奏。但是5分钟,对一个陷入绝境,从外地跑去上海看病的人来说就是残忍的三言两语。
点评:这是被贴主和众人诟病国内医师的主要原因。如果国内的医生也按照美国的模式,一天只预约看10个病人,挂号费收100美元,是不是医疗质量会大大提高?除了钱外,还就意味着有80~90%的病人看不到病或者要排队等上好几个月时间,中国病人等不起。
原文:提前一个月预约 美国的看病流程基本是,每个家庭都有专门家庭医生,有各种病痛先找家庭医生,他做基本判断,需要的话他帮你转去专科医生那里检查、治疗,不行再转更对口或者技术更好的医生那里。所以大型医院的所有专家都必须预约,这样避免到了医院却发现看错科室,或者医生不对路;二来,你上门时,你的医生已经研究过你的病历了,他可以和你讨论治疗方法了,免得浪费大家时间。
点评:这才是正常有序的病人分流程序,可惜在国内的绝对行不通,还是医疗费用不足和病人太多的矛盾。国内病人没有固定的家庭医生,也很少有人能等一个月的。
原文:终于等到了6月3日……看医生前,先填写各种问卷,出生年月日、国籍、种族等等,还有病史、药物过敏史、用药记录、甚至还有一个隐私保障条款。七八张问卷过后,又有助手来做各项检查,身高体重、体温血压,手部力量,膝跳反应等等。
点评:这样的工作量,一个医生要配一个护士,一天看不了几个病人。国内有几家医院可以做到?有充足的人员、费用和时间,才能有足够好的医疗服务质量和人文关怀。
原文:整个问诊时间,一小时左右,费用500美元。因为我们没有保险,自己付现金,可以打6折,最后付款300美元。
点评:你给我300美元,我给你一天时间,任问不恼。有人花5000元给宠物狗看兽医,不会有一点迟疑和心疼;花5000元给家人看病,就像是要他命一样。难怪人说:中国人不如狗,中国医生不如鸡。美国医师高帅富,中国医师矮挫穷!
原文:排期做穿刺活检……无比重要的穿刺活检,连医院都不住一天,盐水都不挂一瓶就结束了。最后的账单倒是让我们找到了手术的感觉,2.5万美金折后1.5万。美国医院的费用,从不体现在药物上,是为你提供服务人的水平和数量决定的,所以美国外科手术,2、30万美金是合理收费。
点评:穿刺活检美国收费2.5万美金折后1.5万(合约9万元人民币),国内收费大约1000元人民币。才知道中、美医疗收费差距有这么大!难怪美国人都说医疗费是天价。
原文:整个美国看病历时3个月,没有住过一天院,没有挂过一瓶水,甚至药也只吃了几颗,几乎没有感受过任何痛苦。花费是7万多美元,约人民币45万。
点评:同样的治疗,在国内最好的医院最好的医师,也就需要花十分之一的价钱,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一个月45万元已经超过了国内平均每个癌症病人从诊断到去世的全部医疗费用!癌症是慢性病,需要终生治疗,不要把一辈子的钱一次用完。
原文:两年过去了,我们在中国回到了正常的生活轨道。按照马丁叔叔的嘱咐,按部就班地在浙一医院定期检查。目前一切都好,老公也完全正常。
点评:这2年花的钱还没去美国一个月花得多吧?!PS骨髓瘤5年生存率30%以上,早期达60%~80%,与治疗关系不大。
原文:比如去美国,也可能花了巨大代价却依旧医不好。如果面临这样的结果,我会坦然接受,因为我已经做了全部的努力了。也许在美国,医疗费过于巨大,我们可能要举债,我也会毫不犹豫。因为和钱比起来,人要重要很多很多。这无关对错,只是我的选择,我亦会为此负责。
点评:笔者坚持认为砸锅卖铁倾家荡产也要把亲人治好是一个治癌误区,举债治癌更不可取。生命的过程就是生老病死,癌症终归会复发,病人终归要去世,这是人类必需遵守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癌症最终必定是“人财两空”,但请不要造成“人亡家破”,家人还要继续生活下去。
编后:拿医疗投入相差几十倍的两个国家相比;拿10元人民币与100美元挂号相比;拿一天看病人十几倍的两个医生相比;拿医疗收费相差十几倍至几十倍的两个医院相比......有可比性吗?!低投入与高期望的矛盾!典型的“乞丐命,公主病!”这种心理落差,比癌症更加痛苦、更加无药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