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一篇题为“只开药不检查, 医生奖金被扣剩两位数?”的报道,将我和我们科的医生、护士小伙伴们推上了风口浪尖。
一时间,腾迅、新浪、网易……几乎各大网站都有转载和评论,人民网、光明日报、环球、凤凰资讯、中央电视台……顶级媒体的新闻报导、社评讨论如潮涌来。讨论涉及药占比、薪酬分配、医改、医患关系、医务人员待遇等医改深水区问题。
空前热烈的讨论,充分说明民众对医改的关心、热情和期望,也说明了医改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对于中国医改的顶层设计参考和助力推动医改的贯彻执行都不无裨益。相对于医疗改革,个人的得失微不足道,唯有医改成功,病人幸甚、医护幸甚、中国医疗幸甚、民众幸甚、国家幸甚,因为中国医疗,再也经受不起“试错式”的改革了。
初步看出三方面的作用:一是从深层次指出“看病难、看病贵”的真相,缓解医患矛盾、减少医患纠纷。二是创造性揭示医改最大阻力是医院既得利益者,医改从医院层面突破才有可能破冰,从而推动医改进程。三是向社会公开医院分配方案,促进医院薪资改革,改善医生、护士收入和生存环境,医改应该关注一线医生、护士实际感受。
而对医院的调查,针对的是“违反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的行为”。实际上并未重点突出媒体报道以及社评所涉及的各地医疗单位对于控制“药占比”的变形实施和基层医生、护士待遇偏低的症结,也偏离广大民众积极参与医改大讨论的社情民意,且有违事件当事人的初衷。
正宗的“初衷”,也许只有《安民告示》的作者本人才能够准确诠释――虽然解释权都在各位看官嘴中、记者笔下。
尤如刺杀奥地利王储莫名其妙成为一战导火索一样,掀起这场轩然大波的《安民告示》,也只不过是科室内部控制门诊药比的举措之一,一纸门诊医生与病人交流、沟通的《安民告示》,能有“多大点事儿呀?”殊不知,到头来却“摊上大事了!”
“二月里来是春节,科室奖金创新低。”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科室二月份的奖金,100分的医师和护士只有12元,主
科室分析出现两位数奖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门诊病人开药的多,检查的少,门诊药比长年在80%以上,可以调节的空间很小,拉高了全科的药比。有些晚期癌症病人,十几年如一日,在西医院检查――别人赚钱很轻松;在中医院开药――我背药比扣奖金。重点是药比包袱一背上,从此就“此恨绵绵无绝期……”直至病人死亡,或失联。
全科奖金所系,可知压力山大!然医院又有明文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医生不得推诿病人!”理解其中的“任何情况”,自然包括“奖金扣成两位数”等极端事件。
斟酌再三,字字推敲,《安民告示》终于出炉,全文如下:“因为药比超标,上月奖金扣剩18元。药费 : 检查费 医院定额为 1 : 1。每月结算,超过多少,实扣奖金多少。只开药不检查者,敬请体谅为感。”
医生、护士俗称的“奖金”,是指医院将当月经济效益核算,按分配制度提成、分成后,去除全部成本、扣罚,划归科室,科室再将挂号提成、夜班费……个人所得去除后,计算分值得出的“奖金”,与个人所得到的“浮动工资”有所不同。所以“奖金18元”或不能在医院帐面体现。
中医门诊只有药费和检查费是大头,其余的费用比如床位费等没有,而治疗费等极少,少到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药占比1:1(<50%)”的来由。
根本问题还是出在对《安民告示》中“体谅”二字的理解,各种揣测、理解、延伸、联想……甚至是误读,自然也就引来诸多非议。
窃以为“体谅”不能理解为“推诿”,也非“劝退”。部分长年在外院检查本院开药的病人,可以在本院开药时一併检查,方便很多;要求大处方开药的病人,着实要请“体谅”医生的难处……病人能“体谅”就“体谅”,不“体谅”也无妨,病照看、药照开。病人来了医生就要看,该开的药还是要开,不该做的检查还是不会做。
本人医生一枚,受制于医疗制度规定框架,有苦难言,临近退休,出此下策也是迫于无奈。要说初衷,就是希冀既能控制药比达标,又能取得病人的“体谅”,免生医患纠纷。
可见事件“初衷”,殊无伤人之意,不想成为打人“板砖”,也不想被打“板砖”。始料未及地成为一大新闻,情非得已。而事态之轰动、讨论之热烈,既非本人初衷也非本人所能掌控。如果有人受责,纯属误伤,事已至此,谨为因此事件给各级领导和相关各方面所带来的滋扰,深表歉意。是为陈情。





《安民告示》事件备忘录
4月6日星期三:
上午专家门诊。有病人看到《安民告示》表示疑问,有病人偷拍照片。
星期五晚上才得知:星期三当天晚上已经有病人将《安民告示》上传到网络、微信朋友圈,评论如潮……其实已经是《安民告示》第二周。
《安民告示》:“因为药比超标,上月奖金扣剩18元,药费 : 检查费 医院定额为 1 : 1,每月结算,超过多少,实扣奖金多少,只开药不检查者,敬请体谅为感。”
4月8日星期五:
晚上接到《羊城晚报》记者电话,询问《安民告示》相关问题,如实答问。
4月9日星期六:
中午有朋友转发腾迅网 “广州一医生奖金扣剩18元 被迫劝病人少开药多检查”。
下午看到《羊城晚报》新闻“药比超标医生奖金被扣剩两位数 广州中医院肿瘤科劝退病人”。网络版几个地方发表的题目与纸质版有些出入。
下午接到医院关于晚上收看医院关于医院回击“媒体报道事件”的短信,因为没有意识到会与几小时前的涉及我科的报道有关,又因忙于制订星期一媒体对策,没看电视。
拟定周一媒体通稿:感谢媒体对我们工作的监督和批评,医院领导对《羊城晚报》文中所述事件非常重视,因事件涉及层面较多且复杂,医院已经组织相关科室协助调查,调查结果和处理将随后通报。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杜绝发生损害病人利益的事件。欢迎媒体继续监督和支持我们的工作。
晚上发现新浪、网易……几乎各大网站都有转载和评论,题目和内容多有跑偏。点击数百万,评论数十万,有部分是骂医院,也有部分是骂医生的……
晚上接到《广州日报》记者电话,询问《安民告示》相关问题,如实答问。
4月10日星期日:
上午接梁慕筠老院长电话询问《安民告示》相关问题,如实答问。并讨论了医院奖金分配方案中的一些不合理问题,提出“奖金保底”等问题。
4月11日星期一:
上午,科室总查房。
看到人民网、环球、中国新闻、中国青年报、中国日报、中央电视台、凤凰台……国内顶级报社、电视报导、评论和新闻如潮报道,涉及药占比、医院分配、新医改、医患关系、医务人员待遇等多个方面的问题,一场史无前例的医改大讨论。由于各自角度,观点众多,难免有失偏颇。其中,中央电视台二台综合全面,人民网观点“医院创收是阻碍医改的魔鬼”阐述高、大、上。
上午11时许,祝书记、蔡书记、肖院长及部分机关科室领导,到科室与全体医生、护士了解情况。
4月12日星期二:
上午接院长办电话,市卫计委领导中医处杨处长二人谈话了解奖金情况。
下午,市卫计委领导科室现场调查病人及医生、护士。
4月13日星期三:
上午专家门诊。
下午黄院长、徐院长、肖院长及财务科等部分机关科室领导,到科室与全体医生、护士了解情况。
4月14日星期四:
下午,全院中层会议,通报“媒体报道事件”,重申“不经过医院同意,任何人不得接受媒体采访。”会后是纪委“面对面谈话”。
4月24日星期日:
晚罗永佳老院长短信联系询问《事件》相关事宜,如实回答。最后谈到退休问题,罗院长希望能“全身而退”。
4月25日星期一:
广州市纪委现场检查合理用药,抽查病历、询问病人和医生护士。
编后: 拭目以待,静观其变。当医院制订的规章制度土政策与党中央的政策法律对立时,我选择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当党中央的政策法律与人类的基本人格良知相悖时,我选择与人类的基本人格良知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