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肿瘤咨询在线 >> 文章中心 >> 医疗新闻 >> 正文

中国高学历运动浪费人才

更新时间:2006-7-25 6:35:31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可选字体【
“博硕多多益善,本科等等再看,大专看都不看,中专靠一边站”

    刚发布的《中国人才发展报告》显示,仅2005年我国就有2500万人因没能“尽其才
”而被无端消耗,造成的损失仅经济指标一项已超过9000亿元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2006年《中国人才发展报告》。《报告
》指出,由于用人观念和制度安排存在欠缺,我国的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人
才浪费情况触目惊心。

    对于“人才浪费”,研究人员是这样界定的:第一,人才配置得当,但使用不足,
即人才有余力、有才能但不能充分发挥出来;第二,人才使用不当,如配置失位、错位
,即将人才放错了位置;第三,人才配置多余,如三个人的活五个人干等。

   

据测算,仅2005年一年,我国就有2500万人因没能“尽其才”而无端消耗,造成的损失
仅经济指标一项已超过9000亿元。

    余仲华是报告的撰写者之一,他介绍说,为了对当前我国人才能力的发挥程度及其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进行评估,从2005年5月起,相关部门就启动了大型的调研活动。调研
涉及各级党政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共发放有效问卷8000余份。

在对所有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之后,研究人员发现,我国的人才形势不容乐观。

首先,人才高消费趋向非常明显。在许多经济相对发达城市,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普
遍提高。文秘、推销等职位须在本科以上,计算机、法律、工商管理等热门专业起点为
硕士。人才市场形成了“博硕多多益善,本科等等再看,大专看都不看,中专靠一边站
”的畸形局面。这也成为当下人才浪费最典型、最普遍的方式。

    其次,内耗严重,排斥竞争。余仲华认为,一个单位没有优良的组织环境,体制不
合理、分工不明确、责任不清楚等,都会造成“人不能尽其才,才不能尽其用”的局面
,甚至是发生“内耗”。

    这种情况在一些党政机关表现得颇为明显。“一杯清茶一支烟,一张报纸混半天”
仍然是一些公务员的真实写照,还有个别干部过着“上班捧一杯茶水,下班喝一顿酒水
,外出捞一些油水”的日子。

第三,人才的闲置性浪费也相当普遍。《报告》相关章节中提到,有些单位领导从小团
体利益出发,甚至凭个人好恶决定人才的去留和升迁。对本单位根本用不上或一时用不
上、而其他单位又急需的人才卡住不放;对业务专业突出、棱角太分明的人才存有成见
,即使工作职位急需也架空不用,造成了人才的闲置性浪费。

    余仲华在《报告》中指出,正是上述现象在生活中的大量存在,导致了我国人才利
用效率不高。根据相关理论,人才资源发挥的最大限度是其自身能力的90%,另外的10
%是其在管理与开发过程中必要的损耗。而在我国,人才资源总体能力发挥程度仅为61
.9%,这一比例在西部地区甚至更低。

    一位人大代表曾经用美国小说《动物学校》里的故事来比喻我国现行的人才评价体
系——“让猴子去游泳、让鸭子去爬树”。不久前,也有人指出,我们在用人方面重“
形式”轻“实用”的思维方式,实际上是沿袭了计划经济时代的某些做法。

    对此,余仲华认为,人才浪费在现实中已经造成了相当可观的危害。人才浪费最普
遍的表现形式——“高学历运动”刺激了高等教育的剧烈扩张,冲击了职业教育,并且
使优秀人才加速外流。

来源:中国青年报 记者 董伟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肿瘤咨询在线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sitemap - 网站导航 - 进站必读 - 招纳义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