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ARS病毒进化规律被揭示
中美科学家通过对SARS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揭示出SARS病毒从动物感染人类的进化过程。这项研究成果对预测将来的SARS疫情和公共卫生措施的制订具有重要意义。(Science 20040331666)
2.H5N1型禽流感在亚洲大肆蔓延
自2003年底开始,H5N1型禽流感开始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蔓延。此次禽流感暴发还导致了泰国和越南各数十例患者染病和死亡(N Engl J Med 20043501179)。WHO专家警告禽流感有可能成为全球下一场流行病。
3.人类基因组图谱大修正
2004年10月国际人类基因组测序协作组公布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最终测序结果(Nature 2004431931)纠正了人类蛋白编码基因的数量,人类基因组仅有2万至2.5万个蛋白编码基因。
4.治疗性克隆技术取得新进展
2004年3月韩国科学家在Science 20043031669上报告,他们成功克隆出了30个人类早期胚胎,并从中提取出了胚胎干细胞,这些胚胎干细胞经动物实验证实具有分化生成肌肉、骨、软骨和结缔组织等多种组织细胞的能力。
5.绝大多数心梗源于9种危险因素
2004年8月,在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上纳入全球52个国家29972人的 INTERHEART研究显示,90%以上的心梗可以用9种危险因素来预测,其中2种危险因素——吸烟和血脂比值异常可以预测三分之二的心梗发病危险,其他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糖尿病、腹部肥胖、紧张、水果及蔬菜摄入不足和缺少运动,而少量饮酒有轻度保护作用。(Lancet 2004364937)
6.吸烟减寿10年
2004年6月,英国一项历时50年、纳入34439名英国男医师的吸烟研究显示,吸烟者的寿命比不吸烟者缩短10年 但吸烟者若于60、50、40和30岁时戒烟,则其寿命可分别延长3、6、9和10年。(BMJ 20043281519)
7.联合国做出胚胎克隆折中决定
联合国法律委员会于2004年11月19日宣布放弃制定“全面禁止人类胚胎克隆”公约的努力,各国可自行制定各自关于胚胎克隆的法律,从而结束了长达3年之久的“禁止人类胚胎克隆”之争。
8.罗非昔布撤出市场
根据一项罗非昔布预防腺瘤性息肉(APPROVe)3年的研究资料证实,罗非昔布组患者在治疗18个月后,其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为安慰剂组的2倍美国默克制药公司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于2004年9月30日宣布将罗非昔布撤出市场。
9.全身CT扫描增加癌症危险
2004年9月,美国一项研究显示,1次全身CT扫描引起的癌症死亡危险仅略低于日本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生存者的癌症死亡危险,每年1次的择期扫描则具有更大危险。有两种方法可以降低这种危险:延长每次扫描检查的间隔时间,或在较大年龄时才开始这种检查。(Radiology 2004232735)
10.权威期刊对隐瞒数据论文说“不”
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被指控隐瞒了多数帕罗西汀临床试验的阴性结果,以致误导患者本人及其诊治医师的治疗决策。对此,美国医学会要求建立临床试验注册,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也施压敦促药厂公开所有临床试验结果,14家世界顶尖医学杂志的主编发表联合声明,对隐瞒临床数据论文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