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肿瘤咨询在线 >> 文章中心 >> 中医中药 >> 正文

中医治疗癌症展望

更新时间:2004-2-22 17:09:40 来源:web 作者:web 可选字体【

     一、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灿烂结晶,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为世界民族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人类迈向新世纪之际,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中药也必然走向现代化,中药现代化是机遇,是挑战,是必然的选择。中药现代化将可以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可以成为中国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新的突破口,并且可以发挥中药的优势
  二、研究发展思路
  1、坚持中医药肿瘤治疗的特色和优势
  中医治疗癌症和癌前期病变的特色和优势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治疗方法我样化。辨证论治、治疗法则和方药是中医肿瘤治疗的核心内容,加上气功、针炙等手段,对于肿瘤复杂多变和个体治疗反应差异较大的临床特征是比较切合的。二是临床经验丰富。中医肿瘤治疗历经三千多年,服务于全世界历史上最繁衍的中华民族,积累下极有参考价值的临床经验。三是临床疗效较确切。这主要是从中医宏观整体调节角度来说的。中医药肿瘤治疗临床能改善病人生存质量,减轻痛苦,提高缓解率,延长生存期,预防肿瘤的发生和延缓肿瘤的发展,对部
分患者还有预想不到的缩小瘤块,消灭癌细胞等效果。中医药治疗癌症和各种癌前期病变的临床研究发展,不管有何种研究思路和采用何种研究方法,都必须是在坚持和发扬中医药疗效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进行,才能保证中医药的发展源泉及其生命力。
  2、注重中医药治疗肿瘤疗效的客观评价方法研究
  由于其形成及发展的特殊历史条件和背景,中医治疗癌症部前期病变虽然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但在现时代背景和科学技术发展条件下,也暴露出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有:
  (1)中医肿瘤治疗临床疗效的客观评价问题。中医药的疗效主要体现中医的“证”上,“异病同治”“同病异治”就是抓住“证”,证可以反应一个病的阶段性特点和一个病人的个体化特点。离开医的辨证施治,生搬硬套一些病的指标去评价中医的疗效,显然是片面的。在整体宏观调节上,有大量的主观感觉指标,现国际通行的生存质量评价理论和方法,其实与中医有相通之处,因此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制定出现代中医证候的疗效评价科学体系。至于中医药临床对肿瘤生物学和病理学表现方面有疗效的经验,应在临床试验中引用GCP、DME等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疗效观察的设计和评价,使评价中医药疗效的方法进一步规范化和科学化。
  (2)治疗经验的可重复性。中医药治愈或缓解肿瘤的个案不少,但难于重复,解决方法首先要从中医诊断、辨证标准化和中药方剂的质量控制开始,同时加强临床试验的规范化。
  (3)作用机理的科学表述。任何成功的实践,必有它的科学机理。由于历史原因,中医肿瘤治疗学长期游离于自然科学的理论和实验技术方法之外,建国后虽然越来越注意这个问题并做了不少努力,但对于一个历经三千多年形成的体系,想在几十年时间内能使之纳入现代自然科学体系,是不现实的,但又必须要脚踏实地、不懈努力支实践。解决作用机理的科学表述问题,其意义不仅仅在于阐述中医药的科学性,更重要的是可以进一步促进中医药治法理论的飞跃,从而整体上推动中医肿瘤临床实践的发展。
  中医肿瘤学认识主要是在西医传入我国之前独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尽管近代和现代的中医肿瘤学受到西医的渗透和影响,但并未能根本改变中医肿瘤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和临床治疗特征。因此对中医肿瘤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在现时阶段,不能完全照搬西医的一些硬指标,如肿块缩小,癌细胞杀死等等,而更应该着眼于中医药整体调节方面。其实现代医学也越来越重视机体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等综合评价指标。因此,中医药治疗癌症疗效的评价方法研究,应以重视证候的量化评价为主,并注重机体免疫调节和血象、骨髓象、代谢、生化等整体生物
学指标的评价,适当结合对肿瘤微观、局部的疗效评价,如此才更符合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疗效特点。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肿瘤咨询在线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sitemap - 网站导航 - 进站必读 - 招纳义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