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情绪”是癌症的“活化剂”
几乎所有的癌症病人都会有心理问题,怕癌是人之常情:如果患病都可以选择的话,没有谁会选择患癌症,问题是不要“出师未捷身先死”,肿瘤没见着就早早地被癌吓死,也不要情绪恶劣到产生了“癌情绪”。
“癌情绪”就是恶劣的不良情绪,而现代研究认为:“癌情绪”既是“促癌剂”,也是“癌症的活化剂”、“助推器”。
国内外的研究都已经证实:不良情绪对癌症的发生和病情的发展都有极大的影响。临床统计数字显示:90%以上的肿瘤患者均与精神、情绪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精神创伤、不良情绪,可能成为患癌症的先兆。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研究结果也表明:现代生活中,工作和学习上的长期紧张、工作和家庭中的人际关系的不协调、生活中的重大不幸是致癌的三个重要因素。
人体的免疫系统接受神经和内分泌的双重调控,精神因素与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人的情绪可以影响大脑边缘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内脏器官。精神抑郁等消极情绪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植物神经功能和内分泌功能的失调,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了抑制。一方面由于机体间的平稳被打乱,细胞变异产生了癌细胞。另一方面,影响了体内抗体的产生,淋巴细胞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消灭障碍,癌细胞增殖、生长,形成癌肿。精神因素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扩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良情绪是癌细胞的活化剂,起到了“唤醒”沉睡的“狮子”(癌细胞)的作用。
据有关医学调查表明:癌症病人中约有66%患抑郁症,10%患精神衰弱症,8%患强迫症。所以癌症病人常出现抑郁、焦虑、精神错乱,厌食症、疼痛,恶心、呕吐等心理问题,其中,抑郁症和焦虑症发病率最高。精神崩溃导致1/4的癌症患者治疗后转移复发。
癌症是心身相关的疾病,癌症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中,精神因素也就是心理因素是第一位的。在癌症的治疗过程中,保持平静的情绪,良好的心境至关重要,把癌症当做慢性病对待,保护良好的心理和情绪,做到思虑有节、自信勇敢、不悲不弃,善于宣泄排解“癌情绪”,在逆境中保持坚定信念,是肿瘤治疗成功的第一步。
所以得了癌症第一步要做的“不是手术、放疗和化疗”,而是病人心理的调正。几乎所有的肿瘤病人确诊后都会产生抑郁、焦虑、精神错乱、发愁、颓废、恐惧、怯懦、失望、甚至产生自杀情绪。这些“癌情绪”的出现会使病人抗癌的基础自身彻底瓦解、崩溃。这样,一方面会促使病情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也会给治疗带来不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