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治好、治愈和根治的分岐
“癌症能不能治好?”很多人在问。
“病人已经5年不复发了,癌症已经治好了。”有的病人家属道。
“给病人做了个根治性手术。”有外科医师这样说。
“病人今日出院,疗效达到临床治愈。”在病人的出院小结上这样写道。
癌症的治好、治愈和根治……到底是怎么回事?癌症治疗效果的判断标准和通俗的表述又是怎样?这是个很多人都想要了解的事情。
临床许多病人和病人家属,要求医生把癌症“治好”或“根治”,其实这是一个认识误区。误区来源于“根治肿瘤”、“治愈癌症”,属于对癌症疗效判断标准的认识错误,对治疗的期望值过高。
关于癌症的治好、治愈和根治问题,存在很大的分岐。
“治好”是民间通俗的讲法,不是一个医学专业的学术名词。关于“治好“,各有各的标准:许多人把住院病人出院,叫做“治好”了;把发烧的退烧了,叫做“治好”了;把肿瘤切除看不到了,叫做“治好”了……不一而足,所以,无法对“治好”这一名词进行定义和制订判断标准。
至于“癌症5年不复发就是治好了,就不会复发了。”的说法,更加荒唐,且祸害不浅,不足为凭。笔者就有个乳腺癌病例,手术后中医调理加上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预防复发,5年后听信“癌症5年不复发就是治好了,就不会复发了。”的谬论,停止调理,故态复萌,大吃大喝一如发病前,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久就肿瘤复发、全身扩散去世了。真是“哀其不幸,叹其不争。”
虽然有不少人包括不少医生都把肿瘤5年不复发,当作肿瘤“治愈”的标准。事实上,5年生存率,是指经过治疗后5年内,假若没有再发现可见的转移灶、复发灶,就视为临床治愈。此时的肿瘤复发、转移概率降到10%以下,其实仍然远远高于普通人的癌症发病率,所以在没有办法检测到癌变基因的逆转和恢复正常前,癌症就是慢性病,终生不可放松警惕,需要长期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预防复发。
“根治”一说来源于“根治性手术、根治性放疗、根治性化疗”等医学术语,其实,所谓的“根治”,是很不科学的表述,对病人和家属具有很大的误导性。因为目前还没有找到细胞恶变的确切基因,也就是根本不知道癌症的“根”在何方,更加没有癌症“根治”的检测和判断标准。所有肿瘤的疗效判断标准和检测指标中,都没有“根治”一说。因此可以说,癌症目前还不能根治。所谓的“根治”虽然出自医学之门、医生之口,也有混淆视听之嫌,假以小小IQ和常识,就知道:癌症的“根”都没找着,怎么就可以“根治”了?
所有所谓的“根治性手术”切除,切除的都是可视的肿块,并不是肿瘤的“根”。乳腺癌的“根”在乳腺吗?肝癌的“根”在肝吗?,“根治性手术”把肿瘤都“根治性切除”了,肿瘤仍然复发;肝移植换个别人没有肿瘤的“干净”的肝,肿瘤仍然可以在没有肿瘤的肝上生长……你说这“根治性手术”,它到底“根治”的是什么?完全切除肿瘤,也仅仅是治标而矣。换句话就是,目前肿瘤充其量只能治标,也就是通过治疗,把可见肿瘤消除,达到临床控制、临床治愈。
如果把肿瘤比作一棵树,肿瘤就是地面上的茎叶,茂盛的根须是血液中的癌细胞,而深藏在细胞DNA中的癌基因是种子。手术、放疗和化疗就像去除了地面上的茎叶,但对根须影响,化疗虽然对根有一定的杀伤,但不能完全清除,对于深藏在细胞DNA中的癌基因毫无作用。所以即使将瘤体全部干净的切除,再经过常规放、化疗治疗后,人体内仍存在大量的癌细胞,这些残留癌细胞增殖的时间不一样,就会出现不同时间复发或转移。而癌症病人癌基因即种子的发芽生长,一有条件,又将序列启动。
因此,“根治”目前只能理解为:指全身无仪器可以检查出来的肿瘤,也就是“临床治愈”的意思。本书出现的所有的“根治”一词,都要理解为“治愈”,而千万不能理解为“连根拔起”或“连根都给治没了”。
“治愈”是肿瘤疗效的判断标准之一,是疗效最佳的表述。目前肿瘤临床所说的治愈率,是指全身无仪器可以检查出来的肿瘤,但不等于说没有癌细胞,也不意味着基因癌变的逆转、 消除和永不复发,因此并非普通意义上的“治好”和“根治”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