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病理] |
骨肉瘤在原发恶性骨肿瘤中最常见,主要见于15~25少年,男多于女约一倍。肿瘤部位多在长骨干骺端,以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及肱骨近端最常见。肿瘤主要组成成分为肿瘤性成骨细胞、肿瘤性骨样组织和肿瘤骨。 |
[临床表现] |
疼痛和肿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开始时常呈间歇性隐痛,迅速转为持续性剧痛。局部扪诊压痛明显,表面皮肤发热变红,伴有静脉怒张。全身情况在初期尚佳,在后期或肿瘤生长迅速时往往有发热、全身不适、体重减轻、贫血及进行性消瘦。常伴有肺部转移。 |
[影像学表现] |
1.长骨骨干骺端的骨肉瘤大都起自骨内,在髓腔产生不规则的骨破坏或硬化。病变一般逐渐扩展,侵占大部分干骺区,再向骨干方向进展.但一般不会很长。 |
2.肿瘤同时向周围或偏一侧扩展,破坏骨皮质,侵至骨膜下掀起骨膜,产生骨膜增生硬化,形成与骨皮质平行的层状或与皮质垂直的“放射针”样阴影。 |
3.病变进一步发展,肿瘤穿破骨膜侵入周围软组织中,形成软组织肿块,于其中产生不同程度的肿瘤性新骨。此时,肿瘤上、下边界附近的残留骨膜反应呈三角形,称Codman三角。 |
4.骨肉瘤一般不侵犯关节,在骨骺板未愈合前,肉瘤为软骨所阻,不侵及骨骺。 |
5.分化成熟的肉瘤新骨形成明显,骨质破坏较少,成为以骨质增生为主的成骨型骨肉瘤,其恶性程度一般较低,生长较缓慢。 |
6.分化原始的肉瘤新骨生长很少,骨质破坏显著,成为以破骨为主的溶骨型骨肉瘤,其恶性程度一般较高,生长较迅速。实际上,多数病例为两者的混合型 |
[鉴别诊断] |
需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尤文氏肉瘤、转移性骨肿瘤鉴别。 |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髓腔弥漫性密度增高,皮质增厚,但无骨质大块破坏或肿瘤骨形成,软组织肿胀亦不明显。若见死骨存在,骨髓炎的诊断更明确。 |
尤文氏肉瘤表现为髓腔内斑点状、鼠咬状溶骨破坏,范围较长,多见葱皮样骨膜反应。 |
转移性肿瘤较少侵犯膝关节附近的骨胳,好发于骨盆及脊柱等,骨质改变多为溶骨性,大多无骨膜反应和软组织肿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