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肿瘤咨询在线 >> 文章中心 >> 医生手札 >> 正文

解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癌症那些事儿》

更新时间:2013-4-17 15:20:18 来源:本站 作者:张医生 可选字体【

解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早期发现前列腺癌需要开展普遍的前列腺筛查,目前公认的前列腺癌筛查最简便的方法是:血清PSA检测、前列腺直肠指检和超声检查。

绝大多数前列腺癌是由PSA异常而发现的,占了80%。通过直肠指诊,可以摸到前列腺的大小、质地等状况。而超声检查能够查出直肠指诊不能触及的小结节,判断肿瘤体积的大小、肿瘤有没有侵犯前列腺的包膜等,这对于前列腺癌早期发现和评估治疗很有帮助。

前列腺癌筛查的频率最好是每年一次。如果在每年一次的筛查过程中发现PSA水平进行性升高和(或)直肠指检发现异常,都需要进一步检查。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前列腺器官特异性指标,男性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或前列腺癌时PSA可升高。PSA对前腺癌的诊断特异性达90%~97%。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前列癌的肿瘤标志物,被广泛应用于前列腺癌的筛选、诊断及治疗后的监测。但要注意有大约20%的前列腺癌PSA不升高。

测定血中游离PSA和总PSA的比值有助于区分前列腺癌和其他非癌性疾病。

正常人血清中总PSA值<4.0ng/ml,若>10.0ng/ml则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大。4.0~10.0ng/ml之间多为前列腺肥大。总PSA介于4.0-10.0ng/ml之间时,测游离PSA有助于预测前列腺癌的可能性,free- PSA>25%时提示癌变可能性较小,free-PSA所含比例越小,越有可能是前列腺癌;比值有助于帮助医生作出治疗选择,减少不必要的活组织检查(如穿刺等)。

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才是真正的风险

前列腺癌也是属于可以治愈的癌症,前列腺癌病人大多活到高龄,有些甚至比正常人还要长寿,带瘤生存轻而易举。有鉴于此,患了前列腺癌重要的不是怎么样去积极治疗,而是要坚决合理、规范治疗,要防范过度治疗――也就是不要“被治死”了,因为“被治死”了,就不能带瘤生存了,也无法高龄和长寿了。

过度医疗中不仅指“过度治疗”,还包括“过度检查”。有人一发现前列腺肥大、或小便不畅、或血尿、或PSA稍稍增高,就恐癌,就慌了手脚,CT、MRI、PET-CT甚至前列腺穿刺蜂拥而上,甚至迫不急待要动刀,殊不知前列腺是最不好动手的地方,过度检查不仅会增加病人痛苦,还有可能激发癌变。

关于前列腺癌的筛查,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发布了临床建议:在个体化分析的基础上,应当将男性的预期寿命作为判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筛查是否合理的依据。具体而言,对于预期剩余寿命不足10年的男性,PSA筛查的风险大于收益。而对于预期寿命较长的男性,临床医生应当与病人讨论PSA筛查是否合理。PSA筛查可能挽救生命,但也伴随危害,包括不必要的活检、手术或放疗及其所导致的并发症。由此引发医学上的过度诊断、过度检查与治疗等,造成严重资源浪费,尽管如此,还存在漏诊和误诊,这些都是PSA测定带来的问题。

ASCO的建议很有意义和实用价值,基本符合笔者的一贯观点:检查的唯一目的是指导治疗,如果没有好的治疗,检查就是毫无意义的,就是伤害!“明明白白的死去,不如稀里糊涂的活着”。所以,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都不是问题,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的风险才是真正的问题。

目前治疗前列腺癌,临床使用最为广泛的规范化治疗是:去势治疗(手术去势即睾丸切除术,或LHRH激动剂药物去势)+长期口服抗雄激素类药物。

美国专家研究结果:PSA筛查早期诊断的前列腺癌病人,接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既不能降低疾病特异性死亡率,也不能降低总体死亡率。这项研究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放射性粒子种植治疗是将放射性粒子经过会阴部皮肤种植到前列腺中,通过近距离放射线对前列腺癌杀伤,因损伤小、通常不需要其他治疗辅助,也是前列腺癌的治愈性治疗方法之一。国外有代替前列腺根治术的趋势。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专家小组建议,对低风险前列腺癌应积极监测,而非立即干预治疗。低风险前列腺癌是指前列腺特异抗原水平低于10 ng/mLGleason评分≤6的前列腺癌。前列腺癌是唯一在临床治疗策略中,有观察等待治疗方式的恶性肿瘤,这也是前列腺癌病人尊贵独享的VIP待遇。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肿瘤咨询在线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sitemap - 网站导航 - 进站必读 - 招纳义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