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怎么治 病人应知道
癌症病人要知道
大多数癌症病人走着同一条路:先手术,花掉数万至数十万元;然后化疗,花掉数十万元;或/和再放疗,再花掉数万元至数十万元;最后靶向治疗,再花掉数十万元;还是不行,没钱了,转看中医,花掉数千元至数万元,最终结果都是人财两空,无一例外。
人分三五九等,对癌症的认识,也分为三个层次:懂得预防癌症的,是“先知先觉”;选择合理治疗的,是“后知后觉”;而一味过度治疗的,是“不知不觉”。对于已经诊断为癌症的病人,显然无法做到“先知先觉”了,但起码要“后知后觉”,切忌“不知不觉”,才能不死于“无知”、不死于“愚昧”,死得其所。
对于现代科技下的现代人,难得糊涂真的很难得很难得。对于少数文化水平不高、心理素质难过癌症关的病人,是要提倡“难得糊涂”,以免加重心理压力。大多数的病人,虽然不是医学专家,但还是需要主动学习一些癌症相关知识,基本掌握自己的病情,了解一些必备的癌症常识,有助于减少盲目和恐惧的心理,有助于与医生沟通和交流,才能够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
“既来之,则安之。”实际上是“不安之,则死之。”身为癌症病人,没必要很忌讳学习和讨论“癌症那些事儿”,不必自欺欺人果,避免受骗上当,落人陷阱。
思想也就是心理准备好了之后,就是治疗行动了。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那么,对于自己即将进行的一场旷日长久甚至是终身的战斗――癌症治疗前,病人应该知道些什么呢?
病人应该知道的内容如下:
(1)学习和掌握相关癌症的基本常识,选择学习相关癌症的医学常识,了解治疗该种癌症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及在目前科学水平下,该种癌症的平均治愈率和生存时间,客观地为自己的疾病做出合理的定位,一般都取平均数为及格,超过平均数即为优良,而奇迹虽然经常发生,却是可遇不可求,不可寄生命希望于发生奇迹。
(2)要了解西医常规治疗的知识:包括手术、化疗、放疗、新的治疗手段等的适应症、疗效和副作用,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应对措施。要了解中医综合治疗的常识:根据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分期),采取相应的突出中医特色和疗效的治疗措施,或单纯中医综合治疗,或与西医常规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力求使其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3)学习抗癌成功者的经验与教训,完善自己的抗癌康复措施,要特别注意的是,许多所谓的“抗癌俱乐部”、“抗癌学会”已经沦为某些厂商代言,成为了药品、保健品的传销和托儿,不要与这些人走在一起,受骗上当。
(4)要在自己可信的医生的指导下,制订配合治疗、自我康复的生活规律、饮食习惯。自我康复内容,包括生活起居注意事项、健康的饮食习惯、适宜的体育项目等。由于一半的癌症都是吃出来的,所以健康饮食和饮食忌口凡为重要:不良饮食习惯既然能够诱发癌症,必然会促进癌症的生长和转移,影响疗效,加重病情,也会使无瘤生存期的病人复发。
建立自己的“抗癌档案”
癌症是慢性病,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终生病”,治疗的周期很长,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八年抗战”是远远不够的。有良好心态的病人,要学习做一个明明白白的病人,要掌握自己的身体状况,全程关注自己的治疗,提供给医生准确的信息。
国内的癌症病人往往是往来于不同的医院、不同的医生以及中医、西医之间诊治,但中国特色的诊病模式决定,各医院、各医生之间的医疗资料不一定能够完全分享,为了方便不同的医院、不同的医生诊视,减少重复检查和用药,也方便病人和家属回顾性分析,每个病人都有必要自己建立和保存病人档案,保存重要的相关检查资料。
临床经常有见病人提着前面各家医院的病历、CT片、PET-CT片等一大堆资料,有的是数年的病历,已经砖块一样厚厚的一本书了,医生要从中寻找出有参考意义的资料,要花费很多时间。
也有的病人看医生还真是“看看医生”、“医生看看”,看病时两手空空,什么资料也没有,甚至是什么癌、做过什么检查、有什么结论、做过什么治疗、用过什么药物都一问三不知,什么信息都提供不了。医生不是神仙:三个指头一按,就知道患了什么病;医生也不是“CT眼”:瞟一眼就“看”出患了什么癌。医生要下药,就要重新检查,明确诊断,就必需从头做起,这不仅浪费金钱,还浪费时间,耽误治疗。
病人要怎样建立自己的诊治档案,要保存哪些有用的资料呢?为了更有效的帮助您,笔者从数以万计的病人信息中,整理出以下的建立“抗癌档案”几方面的要素可供参考:
(1) 保存和记录最初出现症状的时间,首次诊治的检查和病历资料。
(2) 第一次确诊或/和第一次确定复发的相关资料以及病历记录。确定癌症的诊断的黄金指标是病理活检,确诊的病理活检报告最重要,是有关终生治疗的最有意义的参考。最好要保留记录最为详尽的报告单原件。
(3) 每次治疗特别是住院治疗的出院小结,手术、放疗、化疗和检查的记录,化疗方案记录,长期服用的中药方、偏方以及自行服用的保健品、营养品名录,对以后的治疗方案的选择都有影响,都要记录和保存完妥。
(4) 最近一次检查和体检的全部结果和报告单,要提供给诊治的医生,这样不仅可以提供医生治疗参考,还可以避免重复检查,节省时间和金钱。
(5) 除了医生的病历和记录外,病人自己要建立一个小本本,病人自己或家属代笔,择重记录所做过的主要的治疗方法及经过、自身的反应、感觉到的效果及不适症状。
(6) 观察并尽量记录下日常生活,特别是“吃得、拉得、睡得、走得”――谓之“四得”;自己身体的变化,比如:体重变化、饮食量、活动量的情况。笔者很欣赏病人写的“抗癌日记”和“病情简介”。本书也转载了一些病人的经验记录,提供参考学习。
(7) 要尽量保留各种检查和治疗的原始报告单或复印件,如化验单、各项检查结果、化疗方案等。尽量保留影像资料,如CT片、X光片、病理切片等。
(8) 病人一定要记录或记住自己的医保号、门诊号、住院号、病理号等,以便于有需要时,查找医院的原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