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肿瘤咨询在线 >> 文章中心 >> 自我康复 >> 正文

防癌抗癌--保健品功夸大宣传 民间偏方被“神化”

更新时间:2012-4-20 10:32:13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广州日报 可选字体【

防癌抗癌——

保健品功夸大宣传

民间偏方被“神化”

4月15~21日是全国癌症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科学抗癌,关爱生命”。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中老年患者中平均每4人就有1人患癌症。癌症已成为许多城市的头号健康“杀手”。近年来,一些保健品应运而生,开始是各种品牌的灵芝孢子粉、孢子油,后来又添了冬虫夏草及各其口服液、鲨鱼软骨胶囊……这些保健品、食品打着防癌抗癌的旗号,很多癌患者甚至将之视作“救命稻草”。

对此,多年从事中药基础理论研究的专家和临床中医师却有不同看法。专家引用最新一期《自然》上的相关文章称 “癌症基础研究被指大多不可靠”。提醒患者及家属回归理性,客观看待保健品及食品的功能,莫因此延误必要的规范治疗。


现象:癌患者久病难愈盼望奇迹


保健品偏方当“救命稻草”灵芝孢子粉、孢子油,冬虫夏草口服液、鲨鱼软骨胶囊……这些保健品对癌症患者群体中都有着相当高的“知名度”。近日,记者走访广州多家医院肿瘤科,随机采访多名患者或家属,他们都表示听说过上述多种保健品可以“抗肿瘤”,在手术或放化疗之后,“只要有钱,都会买来吃。”这些保健品也成为亲友探望肿瘤病人的“手信”。“病得太久,手术、放化疗,还有吃药都吃怕了,多尝试一些其他的办法,也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不少患者和家属都这么想。因此,除了保健品,一些民间偏方也同样被当成正规治疗之外的“救命稻草”。

记者采访时,就碰到有患者和家属打听红豆杉树皮,说是煮水喝能治癌。也有不同病房的患者家属互相交流四处打听来的民间偏方。总之,他们普遍认为保健品、食品和中草药副作用都不大,所以更加放心食用,有的甚至比吃药还上心。


调查:保健品标增强免役力宣传手册大谈抗肿瘤


近日,记者走访广州中怡广百、天河城等商业旺地多家药房和保健品专柜,一打听灵芝,销售人员便向记者介绍灵芝孢子粉和灵芝孢子油。记者观察发现,这类产品有的带有“蓝帽子”,属于保健品类别,也有一部分被当作普通食品卖,但价格不菲,最便宜的一盒要两三百元,贵的上千元,一般只能吃半个月到二十天左右。“你是要买给肿瘤病人的吧?”销售人员轻车熟路地拿出各种不同价格的产品向记者介绍。但在她声称有抗癌作用在灵芝孢子粉外包装上,记者只看到增强免疫力的说明。当记者提出疑问时,销售人员从产品后面淘出几本相关的宣传手册,打开内页介绍称:灵芝有很多有效成分,比如:三萜类的成分除了抗炎、镇痛,还能毒杀肿瘤细胞;而多糖类的成分同样具有抗肿瘤的作用。另外,多肽等其他物质也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而医学证明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失调“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说它能抗肿瘤是有实验证明的,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人信。”销售人员补充道。
                                                                                                                                                                                    

专家:1保健品食品不能防癌抗癌


“合格的灵芝孢子粉或孢子油保健品是有一定增强免疫力的功能的。”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基础理论分会副主任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蓝森麟指出,但如果声称这类保健品能防癌抗癌甚至治癌,那就是夸大宣传了。因为,在卫生部规定的可申报的27种保健品功能当中,还没有“防癌抗癌”一说;再则,保健品不是药品,更不可能具有治癌的“疗效”。另外,灵芝虽然作为药物收入国家药典,但其主要作用是安神镇静,并不是用于肿瘤的治疗。

“我接触过几个病人,药吃得断断续续,灵芝粉却吃得很认真,最后吃得肠出血,甚至发生了肠梗阻。”广东省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广州市中医院肿瘤科主任张华称,临床评定,通过提高免疫力来治疗肿瘤收效甚微。虽然免疫力下降可能使人易患上包括肿瘤在内的任何疾病,但肿瘤的发生机理很复杂,并不能通过提高免疫力就能得到有效预防。而在治疗上,据他了解,中医古方中有关抗肿瘤的名方没有一个含有灵芝这味药。他从事肿瘤诊治二三十年,也未为肿瘤患者开过灵芝。

“不但是灵芝,像鲨鱼软骨之类的保健品防癌抗癌的说法也不可信。”张华称,虽然鲨鱼是一种终身不得癌症的海生动物,虽然针对它的研究也不少,但至今没有足够的证据能证明吃了它的软骨能跟它一样对癌症“免疫”。


 2、癌症基础研究被指大多不可靠


“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有一篇令人震惊的文章,指出很多有关癌症的基础研究——很大一部分来自大学实验室——都是不可靠的。”张华称,一些所谓的防癌抗癌保健品、食品也会引用不少基础研究来为自己“撑腰”,但事实上,正如曾获得诺贝尔奖的麻省理工学院主攻癌症的生物学家菲尔·夏普所说的,癌症生物学极其复杂。

据《参考消息》介绍,最近,曾担任安进公司全球癌症研究工作负责人长达10年之久的C·格伦·贝格利在《自然》杂志上披露,他的科研小组对享有盛名的实验室发表在一流杂志上的53份“里程碑式”研究论文进行鉴定,希望能在以这些论文为基础的新药研发之前确保这些研究发现的可靠性,结果却发现这53项研究中有47项的研究结果无法重现。在一个癌症研究大会上,贝格利和主要负责其中一项有问题研究的科学家会晤过。贝格利说:“我们把论文一行一行、一个字一个字地看了一遍。我告诉他,我们把他们的试验重新做了50遍,但得不出他们的结果。他表示,他们做了6次试验,其中有一次能得出他们想要的结果。但他们还是将其写进论文中。因为这将会是一个完美的故事。这个消息真是太幻灭了。”贝格利指出,这种选择性的文章发表只不过是研究结果不可靠的其中一个原因。基础科学研究与临床试验方式不同的地方在于,实验室的研究者知道哪一个细胞系或者哪一只小鼠得到治疗或者得了癌症。研究者从而可以创造出一个理论,更好地诠释他们想要的证据。


3、偏方绝非“救命稻草”


除了盲信和乱服保健品,很多患者还到处打听民间偏方。张华指出,近年来,因为化疗西药紫杉醇是从红豆杉中提取的,所以红豆杉的树皮又被热炒为治癌“灵药”。“一小块树皮卖上几百元上千元,很多患者争着用它煮水来治病,其实一点道理都没有!”张华指出,很多患者经常互相交流治病的经验,或是上网搜各种偏方,不懂辨证也不顾自己的身体条件是否允许,将某些被“神化”的偏方当成“救命稻草”。

有一位早期肝癌患者本来一直看他的门诊,坚持正规治疗,5年来治疗的效果一直不错。可后来,他听信了一则偏方,天天用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抗癌的药物煲水当茶喝,以为这样可以“以毒攻毒”,没想到却很快把自己的身体给搞跨了。

有一位早期肝癌患者本来一直看他的门诊,坚持正规治疗,5年来治疗的效果一直不错。可后来,他听信了一则偏方,天天用白花蛇舌草、铁树叶、半枝莲等抗癌的药物煲水当茶喝,以为这样可以“以毒攻毒”,没想到却很快把自己的身体给搞跨了。

“他太太后来很伤心跑来告诉我:‘他不懂乱用药,劝又劝不住,把自己给毒死了。’”张华十分感慨:“滥用偏方,以身试药,甚至只上一次当都可能随时丧命,人财两空,这样的代价实在太大了。”

“客观来讲,目前对癌症的治疗还是以手术结合放化疗为主,中医药是能起到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但也得用对证才行。”张华提醒道。“而保健品和偏方都是不管什么癌症,也不问肿瘤早中晚期,更不辩病人体质,千人同一药、万人共一方,抱着‘试一下,有效就有效,无效也无害’的心态,殊不知治疗癌症是‘治好不容易、治坏很容易’。滥用保健品和轻信偏方以毒攻毒,害死了很多病人。一些病人用于保健品上的钱多于正规治疗,在过度治疗的医疗大环境下,滥用保健品更加增加了癌症病人的经济负担。”

 

 

 

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2-04/19/content_1677274.htm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肿瘤咨询在线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sitemap - 网站导航 - 进站必读 - 招纳义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