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全方位始于叫卖声 小广告寻根广告史
诗曰:
商品交流要广告,王婆卖瓜凭自夸,
立体攻势全方位,追根溯源话桑麻。
上回说到广告人员运用CI战略,成功地将默默无闻的“万事达”“包装”成为大名鼎鼎的“太阳神”。其实,广告使企业起死回生的例子数不胜数,小广告决定要追根溯源,寻访广告之源头,给各位看官有个交待。
时空穿梭机转眼就来到几千年前的原始社会,只见人们刀耕火种、捕渔狩猎,生活仅能自给,而广告是传递商品信息与经济信息的工具和手段。没有商品,自然就没有广告。
时空穿梭机很快又来到奴隶社会,这里已经有了商品和商人行业,广告也随着商品的生产和交换而产生了。小广告看到,这时的早期广告,形式比较简单,主要有口头叫卖、实物展示和标记。
到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更加发达,广告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只见文明古国埃及、巴比伦、希腊、罗马和中国,大街上充满着商人和奴隶贩子的贩卖吆喝声;满街是实物陈例;商店门口都是招牌、幌子。卖肉的,“鼓刀扬声”,把刀子剁得山响叫卖;卖茶的,“响盏歌卖”,敲打碗盏兼吆喝……好一付“清明上河图”,处处是商品、处处有广告。
小广告暗暗思忖:这下可找到了广告之河的源头了!这实物展示,不就是今日橱窗陈列、展销广告等所谓“POP”之始祖?这酒店前的酒葫芦、药店前的药葫芦,十足是现代商标的起源;这敲打的声响,及乡村中延续至今货郎担的拨浪鼓、卖饴糖的敲铁片,也正是今日现代化音响广告、电子广告的鼻祖。
广告业最为发达的却是资本主义社会,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广告已经是无处不在,呈全方位的立体攻势,主宰人们的生活、决定企业的兴衰。社会主义中国的广告发展极不平衡:建国初,广告萌芽阶段;“文革”时期没有商品经济,也就没有广告;进入市场经济后,早期广告是“实行三包、代办托运”;然后是“金奖、银奖,国际大奖”,近来呈飞跃发展之势头。
时空穿梭机跨古代、现代飞行,小广告发现,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广告出现在三千年前的古埃及,广告内容是寻找一位出走的女佣。古城庞贝的墙头上,布满了1600多份广告。世界上最大的广告牌位于美国纽约,面积为1062平方米,约3个蓝球场大小。世界上最高的广告位于加拿大的“加拿大大厦”第78层,距地面285米。
小广告粗略地统计了一下,发现古代的广告形式主要有:口头广告、实物广告、音响广告、旗帜广告、悬物广告、招牌广告、彩楼广告、文字广告等。现代广告形式则有:报纸广告、杂志广告、广播广告、电视广告、橱窗广告、霓虹灯广告、路牌广告、电影广告、幻灯广告、交通广告、空中广告等等。
小广告这边看得眼花潦乱,那边又传来乱轰轰的一阵吵闹声,这才是:方才寻得广告根,平地又起是非事,欲知到底广告界又出了什么是非,请看《广告演义》第七回 差毫厘谬去千万里 巨额奖演成纠纷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