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肿瘤咨询在线 >> 文章中心 >> 学术交流 >> 正文

中药介入治疗肝癌进展暨十年工作概述

更新时间:2005-7-7 9:44:15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可选字体【

2005 CSCO全国肿瘤大会专题讲座

广州市中医院肿瘤科 张 华

 

肝癌是全世界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2000年癌证死亡顺位中肝癌已上升到第二位(肺癌,肝癌,胃癌,食道癌,结直肠癌)。原发性肝癌属于肝脏上皮恶性肿瘤,包括了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混合性癌。我国原发性肝癌90%以上为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和混合性癌各占不到5%。原发性肝癌在我国发病率高,尤其高发于我国东南沿海各省如江苏,福建,广东,广西。发病与乙肝病毒感染,黄曲霉素,水源污染,农药,亚硝胺及饮酒多有关系

肝癌素有“癌王”之称,发病迅猛,病情凶险,预后不佳。目前治疗肝癌仍是早期争取手术切除,但大多数患者发现已到晚期,失去手术机会。介入治疗是不能手术或手术后复发的晚期肝癌患者首选的姑息性治疗方法。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对中药介入治疗肝癌在理论基础、药理实验和临床应用等领域进行了的开拓性研究。

本文就国内中药介入治疗肝癌的研究,结合我们近十余年来3000余例次中药介入治疗肝癌的体会,对中药介入治疗肝癌的进展作一个综述。

一、中药介入治疗肝癌:理论基础 

肿瘤的介入治疗是融合了介入学,放射学和肿瘤学为一体的一门科学,它通过在影像设备引导下,利用穿刺,插管和灌注等技术对肿瘤进行治疗。和内科外科的传统治疗相比,它具有疗效确切和微创的特点。具体方法为向动脉内插管至肿瘤部位注如抗癌药,到达肿瘤组织内的药物浓度比静脉给药和口服给药高10~30倍。动脉内插管注射栓塞剂,可将肿瘤供血动脉栓塞,阻断肿瘤血供,使肿瘤细胞坏死并脱落。同时栓塞剂除了栓塞作用外可作为载体携带抗癌药,到达瘤体后缓慢释放,增加与肿瘤接触作用的时间,进一步提高疗效。

中医对肝癌的认识渊源已久。中医本无肝癌之名,大概属于中医中的肝积,肝壅,肥气,痞气,积气,积聚,癥瘕,鼓胀,胁痛,黄疸等范畴。《难经 五十六难》就有“肝之积,名日肥气。在左或右胁下,如覆杯,有头足,久不愈,令人咳逆痨疟。”《诸病源候论 积聚病诸侯》日:“诊得肝积,脉弦而细,两胁下痛,邪走心下。”论其病因病机,《医宗必读 积聚篇》曰:“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诸病源候论 积聚病诸侯》曰:“积聚者,由阴阳不和,脏腑虚弱,受于风邪,搏于脏腑之气所为也。”《金匮要略》论黄疸:“黄家所得,从湿得之。”《张氏医通》:“嗜酒之人,病腹胀如斗,此得之湿热伤脾。”李东垣《兰室秘藏》:“推其百病之源,皆因饮食劳倦而胃气之气散解,不能滋荣百脉,灌溉脏腑,卫护周身所致也。”由此可见,肝癌的病因不外乎正气的不足和邪气的留滞,而以正气的虚弱为主。外邪则包括饮食失调,情志久郁,劳倦内伤,六淫邪毒疫疠等。正气不足可分为脾胃虚弱及脏腑气血的虚弱。

中医认为,肿瘤的形成和发展与邪正两方面关系变化有关,邪指外来的和机体内部发生的致癌因子,大致可以分为气滞,血瘀,热毒,痰湿,寒凝。“正气不足,邪气据之,积之成也。”所以根据中医的观点,癌肿有阶段之不同,在初期或早期为正气盛而邪气虚,到中期正邪俱盛,而到晚期则邪盛正虚。由此可见,正气虚是肿瘤形成的内在原因,而邪毒外侵是肿瘤形成的外在因素,肿瘤虽然表现在局部,但是和整体情况的虚弱有必然的关系,以正气的不足为主,是全身虚而局部属实的病变。考虑癌症发病过程中痰瘀互结,热毒寒凝,起病缓,病位深,色暗质硬,是为阴证的特点。因此选用辛热解毒化痰祛瘀的中药局部治疗是切合肿瘤中医病机特点的。又由于抗癌中药,药性猛烈,多有毒性,易于伤正,若长期内服,不仅患者消化道反应强烈,而且癌肿局部难以达到有效抗癌浓度。故中药介入局部治疗既可以提高抗癌疗效,又可以避免消化道反应,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二、中药介入治疗肝癌:发展历史

介入治疗由来已久。早在本世纪初就开始了经血管对肿瘤进行治疗的探讨和研究。1953Seldinger发明经皮插管的方法,这才使肿瘤的介入治疗有了真正的临床和现实意义。60年代国外经皮插管主要用于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断和出血的治疗,此时也开展了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药的研究,并且显示其疗效优于全身化疗,但仍需手术剖腹插管,所以限制了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70年代初有人做了栓塞治疗肝肾肿瘤动物实验的研究,70年代中才有经皮插管灌注栓塞治疗肿瘤的报道。70年代末日本学者熊建一郎研究发现肝动脉注入碘油能选择性的滞留在肝癌细胞内,随即开展了化疗药灌注和栓塞同时进行的化疗栓塞术,大大提高了肝癌介入治疗的效果。

80年代初国外已经普遍开展了经皮插管化疗药灌注,碘油栓塞和明胶海绵栓塞治疗肝癌的研究。国内的介入治疗起步晚,较国外迟了近10年。到70年代初才开始使用Seldinger方法进行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选择性血管造影。1980年首先报道了用肾动脉栓塞治疗肾肿瘤。1984年首先报道肝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1985年冯敢生[1]等报道用中药白芨粉作血管栓塞剂的动物实验和治疗肾肿瘤的临床应用,开创了介入治疗和中医学相结合的新途径。80年代后期国内已经普遍开展了经皮穿刺选择性血管插管灌注栓塞治疗肿瘤的研究。

90年代,随着介入仪器的不断改进和插管技术的提高,肝癌介入治疗的研究更加广泛和成熟。目前介入治疗的主要方法有:经皮穿刺瘤内注射,肝动脉结扎插管灌注栓塞法,经皮插管肝动脉灌注栓塞法,门静脉栓塞法,肝动脉门静脉双重灌注栓塞法,肝动脉插管皮下埋置输液泵法,夹心面包法,节段肝动脉化疗栓塞法,高热化疗药物灌注等。临床上对大肝癌普遍使用的方法是经皮肝动脉灌注栓塞法,而对小肝癌的介入多用夹心面包法。用的栓塞剂有碘油,无水酒精,明胶海绵,中药白芨粉,葡聚糖微球,明胶微球等。

目前治疗肝癌的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化学疗法,放射疗法,中医中药治疗,中西医合治疗和肝移植。手术治疗在早中期肝癌的治疗中仍占主要地位,包括早期切除,二期切除,复发癌再切除,姑息性外科治疗和肝移植。近年来开展的肝移植为终末期肝癌患者带来了希望,但由于其适应证选择严格,技术要求高,费用多,手术成功率及远期存活率不高等,尚不能作为治疗肝癌普遍开展的技术。 另外其他一些治疗方法:免疫基因治疗,自杀基因治疗,过继性基因治疗,细胞因子治疗,单克隆抗体治疗等。80年代后期,普遍开展了介入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介入治疗是一种将治疗介质置于肝脏肿瘤组织内,导致肿瘤细胞坏死脱落,而又不损伤周围正常肝组织。其操作方便,安全有效。目前介入治疗方法包括肝脏瘤体内注射,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经皮瘤内酒精注射(PEI,皮下置泵化疗,微波治疗,射频治疗,电化学辽法,亚氦刀冷冻辽法,高强超声体外聚焦热疗(HIFU),放射性同位素介入治疗和中药介入治疗。目前介入治疗尤其是TACE更多是用于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以及肝癌切除前后的部分患者的治疗。晚期患者以姑息治疗为主,中医中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对中药介入治疗肝癌在理论基础、药理实验和临床应用等领域进行了的开拓性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的成果。

三、中药介入治疗肝癌:药物研究

临床上将一些具有抗癌活性和(或)栓塞效应的中草药提取物通过导管灌注到肝动脉内,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可减轻或避免化疗的毒副反应。常用的药物有:                                                                            

羟基喜树碱:从紫树科植物喜树中提取的生物碱,对多种恶性肿瘤有效,尤其对肝癌有较好的疗效。喜树性味苦寒,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的功效,喜树碱为广普抗癌药。1986Hslang等揭示了该类药物能选择性的抑制DNA拓扑异构酶I(TopoI),干扰肿瘤细胞的复制,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与目前其他的抗癌药无交叉耐药性,可供肿瘤血管栓塞之用,通过栓塞血管,导致癌灶发生广泛缺血,坏死,并可发挥缓释作用。田兆伦[2]等对23例不能切除的晚期肝癌采用皮下植入式药泵经肝动脉和门静脉灌注羟基喜树碱和5—FU化疗,总有效率达95.7%,平均生存期9.39个月。

白芨:白芨作为中药止血剂历史悠久,其功效为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其主要成分为甘露聚糖,淀粉,挥发油等。近年来以白芨作为栓塞剂治疗恶性肿瘤的报道较多,在肝肾恶性肿瘤,骨母细胞肉瘤,软骨母细胞肉瘤,骨肿瘤的动脉栓塞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985年冯敢生等报道用它作为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的结果,认为白芨具有作为栓塞剂的理化和药理作用,比明胶海绵更佳。且其所含粘液质(薛苈果多糖)是一种广谱抗肿瘤成分,对肿瘤的发生和发展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中药白芨胶是一种集“载体,导向,栓塞,缓释和自身抗肿瘤作用”为一体的较理想的外周性血管栓塞剂。

鸦胆子油:鸦胆子油的抗癌活性成分主要为油酸和亚油酸等。能抑制癌细胞DNA的合成,破坏肿瘤细胞的细胞膜结构,增强机体细胞的免疫能力通过激活凝血系统形成而起栓塞作用。陈世唏[3]等用鸦胆子油,碘油,阿霉素按121配制成超液化乳剂,从肝动脉灌注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76例,治疗后AFP阳性者有20%转阴,1年生存率为44%2年生存率为18%,认为鸦胆子油乳剂具有“双弹头”,“双载体”的功能,其取材方便,制作简便。配制成的超液乳化剂是新型长效化疗栓塞剂,对机体免疫力无抑制作用,适用于巨块型肝癌的治疗。

榄香烯:是从中药温莪术中提取的抗癌活性成份,以B-榄香烯为主。具有广谱抗肿瘤的作用,对肝癌,膀胱癌等具有较好的疗效。其作用机理是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生长代谢,对肿瘤细胞有直接抑制作用,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并且使受药物作用的细胞被迅速诱导凋亡,最终被杀灭。肖立森[4]等对榄香烯经肝动脉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近期有效率为56.3%,不良反应轻微,疗效优且副作用低,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华蟾素:为从我国传统生物药材中华大蟾蜍加工提取而成,蟾蜍性味辛,甘,温,有毒,有攻毒消肿,开窍止痛的功效。而华蟾素具有抗肿瘤和抗乙肝病毒作用,能抑制乙肝病毒复制,保护肝脏功能。周建芳[5]等曾在38例肝癌介入化疗时每次加入华蟾素60mg肝动脉灌注,经B超复查有效率为26.3%。与对照组比较肝功能恢复较快,并可缓解疼痛和提高对化疗的耐受性。

莪术油:是从中药莪术中提取的挥发油,莪术性味辛,苦,温,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之功效。莪术油中含有莪术醇,B榄香烯,莪术二酮等多种抗癌活性成分,具有抑杀癌细胞,增强免疫功能,且对实验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现正利用莪术油微球行肝动脉内灌注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初步结果疗效确切。

斑蝥素:斑蝥的主要成分斑蝥素可干扰细胞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杨敏一[6]等在B超引导下向瘤体中心射去甲斑蝥素(20mg/次),治疗中晚期肝癌41例,结果瘤体缩小为56%,疼痛时间明显减轻为81.2%1年生存率为34.1%,平均生存11.6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0个月。  

其他:冯晓灵[7]等用大蒜素,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葫芦素等制成的肝复康注射液对小鼠进行瘤体内注射,结果可见癌组织大片坏死,显示多量纤维组织增生,并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田利[8]等用莪术,乳香,没药的蒸提取液制成灭菌注射液瘤体内注射治疗原发性肝癌24例,转移性肝癌2例,结果部分缓解18例,有效率为69%,生存1年以上者8例,2年以上者2例。彭正顺[9] 等对20例化疗介入后病情恶化的肝癌患者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肝动脉灌注治疗肝癌,结果其缓解体征,肿块缩小,生化指标改善的总有效率为65%1年生存率为35%2年生存率为10%,明显优于对照组。饶荣生[10]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经肝动脉灌注治疗肝硬化型原发性肝癌33例,治疗后大部分症状及体征消失或减轻,癌肿缩小占66%AFP下降60%以上,生存1年以上为57.6% 2年以上为27.3%,认为丹参能改善肝脏微循环,提供肝脏多种有益因子,促进肝脏再生,提高免疫功能,因而提高了疗效。

四、中药介入治疗肝癌:临床研究

1 中药灌注治疗

该疗法始用于70年代初,当时曾用中药莪术油注射液,喜树碱悬液等行肝动脉灌注治疗肝癌,但疗效不太令人满意,可能与病例太少有关。80年代后期逐渐开始用华蟾素,复方丹参注射液等药物肝动脉灌注,取得了明显疗效。

孙钰[11]等用中药消癌平针剂采用Seldinger技术将导管超选择性插到肝固有动脉或肝左,肝右动脉后灌注,并于化疗药5FUDDPMMC等组成的对照组比较,结果消癌平组无完全缓解的病例,部分缓解5例,稳定16例,恶化10例。化疗组无完全缓解病例,部分缓解4例,稳定10例,恶化8例。消癌平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0.165%,                                                                                                     化疗组为50%,明显优于化疗组。提示消癌平可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缩小和稳定癌灶,延长生存期。

吴树强[12]等探讨鸦但子油乳联合化疗药经药盒植入系统(PCS)肝动脉灌注对消化道肿瘤肝转移的临床疗效,16例患者经锁骨下动脉穿刺植入PCS至肝脏供血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并联合鸦胆子油乳(A组),14例患者单纯用化疗药灌注(B组),结果A组患者生存期达9~24个月,中位生存期17个月,有效率68.8%1年生存率81.3%2年生存期43.8%B组生存期4~18个月。中位生存期14个月,有效率为57.1%1年生存率42.9%2年生存率28.6%。结果说明鸦胆子油乳联合化疗药物肝动脉内灌注治疗能提高消化系统肿瘤肝转移的疗效,并可改善患者的体力状况及降低骨髓毒性。

2 中药灌注栓塞治疗                     

程剑华[13]等用中药介入经肝动脉灌注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16例(其中莪术油治疗12[例, 榄香烯治疗4例,同时服用辨证施治的中药。结果显示:肿瘤部分缓解(PR5 ,有效率为31.125%;瘤体缩小8例,瘤体缩小率为50%AFP转阴4例,下降4例,占61.15%:腹水征改善或消失3例,占42.19%。肝功能GPT恢复正常3例,改善2例,占50%。疗后半年生存率为83.13%1年生存率为60%。说明中药介入治疗肝癌有较好的疗效。

韩铭钧[14] 等用莪术油,鸦胆子油和碘油配制成复方莪术油经肝动脉灌注栓塞治疗84例原发性肝癌,治疗后肿瘤明显平均明显缩小率为39.2%123年生存率分别是80%43.4%24%。无因治疗引起肝功恶化和骨髓抑制现象。部分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明显改善。说明复方莪术油治疗肝癌有肯定的疗效。证实这种中药油剂具有抗癌,低毒,栓塞和留滞于肿瘤局部的特点,成为一种新型有效的栓塞剂。

叶小卫[15]等采用含羟基喜树碱的联合治疗方案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E)治疗原发性肝癌9例,全部患者均经股动脉行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插管后顺导管注入羟基喜树碱10~20mg,并注入吡喃阿霉素50~70mg,卡铂300mg,丝裂霉素10mg,碘油8~25mg组成的化疗栓塞乳剂,止呕剂为枢丹8mg。患者每月行TAE治疗1次,每位患者接受1~4次治疗,全部病例共行19TAE治疗。结果:CR 1例,PR 5例,NC 3例,有效率(CR+PR)为66.17%7AFP阳性者中,4例与术后明显下降,3例不变。术后患者症状多数减轻。

李祥武[16]等用羟基喜树碱50~80mg经肝动脉灌注治疗7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并用碘油和明胶海绵栓塞。结果完全缓解2例,占2.18%,部分缓解38例,占53.15%,无变化29例,占40.18%,恶化2例,占2.18%,总有效率为56.13%。证明高浓度的羟基喜树碱对核分裂有抑制作用,阻止细胞进入分裂期从而达到抗癌的目的。

吴哲生[17]等用香榄烯乳经股动脉灌注到肝动脉治疗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并用碘油栓塞,结果示32例中有23例瘤体有不同程度缩小,(CR 1例,PR8例),NC 6例,PD 3例。随访的患者10例中,有4例生存1年以上,最长的已经存活210个月。证实了中药榄香烯乳有较好的抗癌作用,同时提高了患者的免疫机能,延长了生存期。

周鸿飞[18]等用蟾酥微球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22例,单次用微球200~800mg,灌注次数1~3次,最大剂量为1400mg,除4例短时间内死亡不能评价结果外,其余18例中肿瘤缩小大于50%7例,缩小25%~50%6例,治疗前AFP大于400mg/ml14例,治疗后明显下降11例,其中2例降至正常。说明中药蟾酥微球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栓塞剂.

罗时辉 [19]等用固本合剂(为太子参,鸡骨草,郁金,生地,丹皮,竹茹,枸杞子制成)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至肝动脉,行灌注化疗栓塞,并和顺铂,5-氟尿嘧啶组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固本合剂治疗后对骨髓抑制,胃肠反应以及肝功能损害都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并可十分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梁宇闯[20]等对32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行肝动脉插管血管造影,对17里有门静脉癌栓或有动脉瘘者灌注榄香烯乳,15例无门静脉癌栓及动静脉瘘者行榄香烯乳—碘油混悬液栓塞并单纯灌注榄香烯乳。结果血清学指标ALTASTAFPT-BIL有不同程度好转,大于6月,大于1年,大 于2年,大于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3.75%81.25%53.13%25.00%。说明经肝动脉插管灌注榄香烯乳可有效的灭活肿瘤,并可改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肝功能和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对有动静脉瘘者,能不同程度的封堵瘘口。

于起涛[21]等对 64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采用经肝动脉插管灌注栓塞(TACE)联合华蟾素进行治疗(A组),同时对64例相同患者单纯进行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治疗(B组),结果显示A组部分缓解率为71.19%高于B50.10%A组中位生存期为21.13月,B组为16.11月,1年,2年生存率A组为68.18%53.11%B组为46.19%31.12%。说明TACE和华蟾素有协同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作用,不但明显提高治疗效果,而且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华阳[22] 等用榄香烯乳(观察组)与常规化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观察,结果用榄香烯组无明显毒副作用反应,临床症状缓解率较明显,证实用榄香烯经肝动脉灌注治疗原发性肝癌,具有临床实用意义。

六、中药介入治疗肝癌:我们的工作

广州市中医院肿瘤科有病床80余张,肝癌为主要的病种,收治的病人大多数是晚期肝癌,中药介入是治疗肝癌的主要方法之一。我们从1994年开始进行中药介入治疗肝癌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近十年来,收治了1000例肝癌病人,进行了3000例次中药介入治疗,在中药介入治疗肝癌的单药和复方、药理实验和临床应用等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

以下是近年来,我们在中药介入治疗晚期肝癌所做的一部分工作:

在一组前瞻性的临床研究中,张华[23]等将晚期肝癌141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对照组,一次性插管)85例,按常规每月一次插管介入化疗栓塞治疗。B组(治疗组,药盒系统组)56例,常规每月一次插管介入化疗栓塞并经左锁骨下动脉植入药盒系统,连续灌注HCPT10天,10mg/d.结果:根据WHO标准判断疗效A组:CR1例(1.2%),PR41例(48.2%),NC37例(43.5%),PD6例(7.1%),CR+PR42例(49.4%)。B组:CR2例(3.6%),PR36例(64.3%),NC18例(32.1%),PD4例(7.1%),CR+PR38例(67.8%),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生存期:A组最短2月,最长26月,中位数13月;B组最短5月,最长39月,中位数16月,B组优于A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示经皮左锁骨下动脉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操作简便,损伤小,并发症少,疗效高,是治疗晚期肝癌的有效途径。

张华[24]等观察了经皮左锁骨下药盒肝动脉灌注拓僖(羟基喜树碱粉针剂)为主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82例,随机分两组:A组(一次性插管组)40例,B42例(药盒系统组),结果APR19例(47.5%),NC18例(45.0%),PD3例(7.5%);BPR30例(71.4%),NC9例(21.4%),PD3例(7.1%)。两组相比B组疗效明显优于A组,毒副作用B组明显低于A组,结果示经皮左锁骨下药盒肝动脉灌注拓僖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好且副作用低,值得进一步研究。在另一组212例晚期肝癌的研究中,我们也取得了相似的研究结果。

我们在临床的中药介入治疗肝癌时,使用了不同的药物,吴薏婷[25]等经皮穿锁骨下动脉导管药盒系统(PCS)植入术行(HCPT)化疗栓塞,术后配合持续长程灌注中药针剂复方苦参注射液(岩舒照射液)治疗晚期肝癌,并用静脉滴注为对照。结果显示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灌注后,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有效率达90%,疼痛缓解率93%,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化疗栓塞配合复方苦参注射液药盒灌注,有协同相加作用,能较好的控制病情,缓解疼痛,提高生存质量。

中药介入结合球囊间断阻断肝动脉血流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陈庆强[26]等探讨采用介入球囊间断阻断肝动脉血流合并华蟾素灌注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经左锁骨下动脉置入球囊导管于肝动脉内,间断阻断肝动脉血流,合并中药华蟾素混合碘油栓塞,华蟾素肝动脉灌注,治疗10例晚期肝癌,结果:PR8例,NC 2例,大部分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无明显的副作用。结论显示本方法可使肝癌多次缺血并得到药物灌注的双重作用,提高了临床疗效,延长了生存期,尤其适合于肿瘤较大,并有一定程度肝功能损害的患者。

王昌俊[27]等使用华蟾素经肝动脉灌注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30例,常规TAE对照组30例,。结果:CR+PR7.%,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2.6%; 24.5%; 17.9%,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中药介入治疗转移性肝癌也有较好的疗效。王昌俊[28]等使用羟基喜树碱经肝动脉灌注治疗大肠癌肝转移16例,与CFP方案常规TAE对照组15例对照,结果:CR1例,PR8例,NC3例,PD3例,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9.4%;52.3%;49.7%,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在中药减少介入栓塞后综合征等介入副作用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研究:李金昌[29]观察中医辨证配合介入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将10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单纯介入组44例,综合治疗组(中药+介入)62例,在介入治疗的同期或前后服用中药,气滞血淤型用膈下逐淤汤,肝郁脾虚型用逍遥散,肝胆湿热型用茵陈五苓散,阴虚内热型用滋水清肝饮。结果综合治疗组在肝区疼痛,疲乏无力和食欲不振方面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单纯介入组(P0.05〉,两组近期疗效,综合治疗组CR3.2%PR24.2%NC+PD72.6%;单纯介入组CR2.3%PR15.9%NC+PD81.8%,(P0.05)。两组生存率综合治疗组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是24.2%14.6%;单纯介入组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是13.6%11.4%,(P0.05)。显示了综合治疗组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其近期疗效和生存率比单纯介入组有一定提高。

七、中药介入治疗肝癌:前景和展望

由于化学药物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可引起严重的肝功能损害,消化道症状,肾毒性作用和骨髓抑制,降低免疫功能等副作用。对于一般情况较差的晚期病人,不能进行化学药物灌注治疗,为了提高介入对晚期病人的疗效,提高生活质量及延长病人的生存期,诸多学者从中医药方面着手,进行探讨研究,发现中药介入有很大的优势和较好的疗效。中药介入治疗已经成为不能切除肝癌非手术治疗或治疗后二次手术机会的首选方法。尤其是从早期开始全程配合中医中药辨病辨证口服,更成为治疗中晚期肝癌颇为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

临床研究表明,中药介入治疗肝癌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中药毒副作用小,疗效优,部分肝功能差不能进行化疗药物介入的患者仍可耐受;2)和化疗药介入同用,起到化疗增效剂的作用;3)中药具有多途径的抗肿瘤作用,不易产生耐药性,并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4)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存期。

认为今后研究的重点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中药单药和复方抗肿瘤作用的研究,寻找更加低毒,高效的介入中药; 2)加强中药介入姑息治疗早期化和序贯疗法,寻找更合理有效的中药介入治疗方案; 3)加强导管药盒技术的应用,发挥中药的优势;4)加强中药介入栓塞剂的研究。中药介入,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提高了生活质量,所以,继续开发高效安全的中药制剂,更深入的研究中药介入治疗的途径,寻找更加有利于患者的治疗方案,提高肝癌治疗的远期疗效,成为我们临床工作者共同努力的方向。

              

1冯敢生,颜小琼,王丽雅。中药白芨作为血管栓塞剂的动物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中华放射学杂志:1985194193~196 

2田兆伦,申耀宗,钟青。皮下植入式药泵经肝动脉和门静脉灌注羟基喜树碱治疗肝癌。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5:15(1):100。   

3陈世唏,庄一平,吴美琦等,鸦胆子油—碘油/阿霉素超液化乳剂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研究。江苏医药:19911710536~538

4肖立森。朱为民。榄香烯经肝动脉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总结。中国肿瘤临床19962310):757~758

5周建芳,宋时国。华蟾素加化学药物动脉灌注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中国中西药结合杂志,1997117):686~687

6杨敏一,梁宝英,余清平,等。B超导向瘤体中心注射去甲斑蝥素治疗中晚期肝癌41例。人民军医199369):44~46

7冯小灵,蒋亚生,李柏。肝癌局部注射丝裂霉素与中药“肝复康”的临床及实验对照分析。肿瘤 1994145):291~292

8田利,陈庆仁,江正辉。B超引导下经皮瘤内注射中药挥发油提取物治疗肝癌26例。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1147

9彭正顺,饶荣生,倪恿文,等。肝动脉灌注活血药治疗晚期肝癌疗效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36330~332

10饶荣生,倪恿文,李凌,等。复方丹参肝动脉灌注治疗硬化型肝癌的初步观察(附33例报告)。江西医学院学报:1993331):37~39

11孙钰,沈建华,等。中药消癌平针剂经肝动脉介入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临床研究。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114~15

12吴树强,贾勇士,等。鸦胆子油肝动脉灌注治疗转移性肝癌。中国肿瘤:2004138):523~524

13程剑华,刘伟胜,等。中药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16例疗效观察。新中医:1998303):30~31

14韩铭钧,任克,等。油性中药抗癌剂OCC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843年随访报告。临床放射学杂志:1998172):112~113

15叶小卫,周岱翰,等。羟基喜树碱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中国肿瘤:1999316):31

16李翔武,谷文韬,梁兆玉。羟基喜树碱经肝动脉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总结。中国肿瘤临床:2000275396~397

17吴哲生,黄瑀。榄香烯乳肝动脉介入治疗肝癌32例。新中医:30

18周鸿飞,余振江。蟾酥微球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9212160

19罗时辉,章跃平,王鹰,徐安。固本合剂在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的应用。江西中医药20041212):44~45

20梁宇闯,林坚,李卓永,等。经肝动脉插管灌注榄香烯乳治疗中晚期肝癌的观察。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4262):200~201

21于起涛 ,蒙志斌。华蟾素联合肝动脉插管灌注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73):35~36             

22华阳,李康。榄香烯乳在治疗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中医药学刊:2003213):393

23张华,王清茂,经皮左锁骨下动脉植入药盒系统治疗晚期肝癌。癌症:2000198792

4张华 ,黄金活,李金昌,等。经皮左锁骨下药盒肝动脉灌注拓僖为主治疗晚期肝癌临床分析。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4115):440~441

25吴薏婷。药盒灌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TACE治疗肝癌的临床观察。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3):233~234

26陈庆强,陈敏山,邓力,王昌俊。介入球囊间断阻断肝动脉血流合并华蟾素灌注治疗晚期肝癌。癌症:1999186714~716

27 王昌俊,陈庆强,邓力,卢秋红,梁洁。华蟾素肝动脉灌注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1:99(1)5~7。

28 王昌俊,陈庆强,邓力。羟基喜树碱肝动脉灌注治疗大肠癌肝转移。中国肿瘤临床:2001:28(1)76~77。

29李金昌 。中医辨证配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广东医学:2001213263~264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肿瘤咨询在线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sitemap - 网站导航 - 进站必读 - 招纳义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