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肿瘤咨询在线 >> 文章中心 >> 医生手札 >> 正文

《无效的医疗:手术刀下的谎言和药瓶里的欺骗》

更新时间:2013-11-11 14:07:27 来源:本站 作者:web 可选字体【

《无效的医疗:手术刀下的谎言和药瓶里的欺骗》

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教授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向全国政协人大委员们推荐了德国作者尤格·布莱克的畅销书《无效的医疗》(全名《无效的医疗:手术刀下的谎言和药瓶里的欺骗》。

黄洁夫在会议开始,便向大家推荐了一本畅销书《无效的医疗》,希望在座的委员都能好好看看这本书,反思目前在我国公立医院中同样存在的“无效的医疗”。他将“过度诊疗”的问题提给了所有医卫界的委员。“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在美国,40%的医疗是无效的;在我国,这种现象也已经非常突出”。他说:“很多药不是该吃的,却在吃;很多治疗是不需要的,却在做;很多手术会使病人更痛苦,却也在做”。

连卫生部副部长都对过度医疗深恶痛绝又无可奈何,足可见过度医疗形势之严峻程度。事实上,过度医疗已经成为中国医疗界,特别是肿瘤界的顽疾、癌症、大毒瘤,属于晚期癌症。一刀切之已经不可能根治了,非综合治理而不能奏效。

美国在癌症的治疗方面的进步也大大超过我国,主要体现在癌症的综合诊断和治疗方面。众所周知,癌症是全身性疾病,往往涉及全身多个组织和器官,如何将手术化疗放疗等多学科有机结合大有学问。

在美国,癌症的综合治疗已形成常规。癌症的多学科讨论会诊,各学科医生均从病人的实际病情出发,客观全面地制定最佳诊疗方案,而不是只从自己的利益和学科范围考虑问题,这就大大提高了癌症的治愈率和有效率,避免了过度医疗。

反观我国的医院,对癌症病人的治疗是实行流水线式的简单治疗程序,千篇一律的先手术,后化疗、放疗,谁先抓到病人就先以自己的技术把病人折腾一番,不会轻易放手。最后病人不行了就扔到中医科,各学科综合会诊后的合理的分科治疗难得一见,而晚期癌症病人,不适合这样的雁过拔毛的程序式治疗。

简单式机械化、程序化的“一刀切”纯医学治疗模式,直接导致了我国相当多的癌症病人在医院治疗的失败,非福利医疗体制下,过度医疗成为常态,成为医院和医生牟利的工具。而这种现状的改变,还需要走过一段漫长之路。

这是从学术上探讨过度医疗之原因,而事实上,过度医疗更重要的原因却是:经济效益的激励,是金钱使然。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肿瘤咨询在线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sitemap - 网站导航 - 进站必读 - 招纳义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