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肿瘤咨询在线 >> 文章中心 >> 医疗新闻 >> 正文

《生命时报》如果有一天,最亲的人离开了你……

更新时间:2016-4-5 8:18:25 来源:生命时报 作者:生命时报 可选字体【

如果你知道自己即将离世,你将用剩下的时光做什么?是陪伴最爱的人,还是追逐未完成的梦想,或是平平淡淡走向生命的终点……


耶鲁大学哲学教授谢利·卡根说,对死亡的正确反应不是恐惧,不是愤怒,而是感激,感激我们可以拥有生命。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我们和死亡之间,似乎隔着一道帘子。亲戚、朋友的去世,对人们的压力通常不是那么直接。有种说法是,父母就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那道帘子。等父母过世,很多人才会直面死亡这个话题。


对中国人来说,这个“帘子”掀开的那一刻可能更痛苦。由于自古以来对死亡话题讳莫如深,很多人还没来得及正视和了解死亡,就满怀恐惧地离去。


当最亲的人即将离开这个世界,当自己迎来生命的终点,我们能否用从容和安宁,代替恐惧与痛苦呢?




受访专家:

台湾南华大学生死学系所教授   游金潾

北大医学部医学人文系教授 王一方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健康教育系教授钮文异

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院长 郭航远


死亡也可以充满温情



一本叫《死亡如此多情》的书里,记录了百位临床医生口述的临终事件:“他的表情非常痛苦,脸色灰黄,佝偻着身躯,张着大口竭力呼吸,但仍然感觉力不从心……”“他常跟我说,你能不能给我打一针让我过去就算了,太痛苦了。”


在这本书中,临死前的人早已失去了尊严,很多都是浑身上下插满管子,在疼痛哀号中结束一生。


我们无法计算死亡到底有多少种形式,但它一定不止有“痛苦”这种结局。一位叫沈水涛的老人,就是伴着温情离去的。


鲜花、气球、蛋糕、亲友的陪伴,一阵阵传出的生日快乐歌⋯⋯这一切让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放疗科病房变得温馨起来。满头白发,身形消瘦,皮肤发黑,整洁的蓝色衬衫外是一件黑色西装外套,脸上洋溢着幸福。


2013年5月的一天,沈水涛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吹熄了为自己点燃的生日蜡烛。3天后,他平静地离去了。


62岁的沈水涛,发病前独自在新疆工作了25年,只有春节假期才回绍兴跟家人团聚。直到2013年5月,他被确诊为胰腺癌末期,住进了诸海燕护士长所在的放疗科病房。确诊后,生命留给他的时间只有不到半年。


住院后,虽然两个女儿精心照料,积极配合治疗,可对于癌症末期病人来说,目前的医疗手段仍显得无力。“25年来,父亲默默付出,我们从没为他做什么,一直觉得很亏欠。”女儿沈明琴说。


了解到病人住院期间恰逢生日,诸海燕便和家属精心策划了一场生日会。在医护人员和亲友等四十多人的陪伴下,病情已非常严重的沈水涛,脸上却散发出了少有的光彩。


“他走得非常平静,没有什么痛苦。”这让诸海燕和他的同事们备感欣慰,也让他们和病人家属成了朋友。诸海燕说:“我一直有个心愿,就是让更多人知道,除了医疗手段以外,我们还有很多可以为癌症末期病人做的。”


安然逝去,让生命享受最后一刻



诸海燕所说的心愿,就是积极传播“安宁疗护”。安宁疗护,又称临终关怀、姑息疗法等,由英国人桑德斯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创,他的目的是“尽一切努力,让患者安然逝去,也会尽一切努力,让患者好好活到最后一刻”。


“安宁疗护”在国外并不是新鲜事了,比如在英国,目前,已有一百多家安宁疗护机构,每年都会有十多个国家前往学习观摩。在日本,更是将这种人性照护发挥到了极致。

 

日本静冈县的癌症中心有一栋特殊病房———“姑息治疗”病房,是专为不能治愈的癌症末期患者准备的。病房宽敞舒适,窗外是绿树成荫的庭院。


为让患者在临终前享受更多的家庭温暖,医院尽量让亲人陪伴患者,并为家属提供心理咨询,帮他们减缓亲人即将逝去的痛苦。


日本的千叶县癌症中心则设有专门的“缓和照顾队”。这是一个癌症治疗辅助部门,由缓和医疗科医师、护士、药剂师、临床心理师、理学疗法师和营养师组成,他们全方位地为患者提供专业服务,以减少患者肉体和精神的痛苦,让其平静离去。


目前,日本的姑息治疗已很普遍,各地区的癌症治疗中心几乎都在提供专业服务。


安宁病房,给临终患者应有的尊重



在中国台湾,每年有3.5万多人死于癌症,其中40%的癌症末期患者接受了安宁疗护。他们有“四全照顾”的特色,即全人照顾(身、心、灵),全家照顾(病患、家人),全程照顾(临终、家属悲伤期),全队照顾(医生、护士、心理师、社工师、物理治疗师、职能治疗师、宗教人员等),让很多癌症末期病人免受了痛苦的煎熬。


尊严死提倡者,公益网站“选择与尊严”网站负责人,开国大将罗瑞卿的女儿罗点点曾走进台湾花莲慈济医院的安宁病房。


她发现,这里无论是医生、护士,还是工人,每个人都表情宽和、眼睛明亮。这种表情是对所有幼稚软弱的原谅,对所有错误无条件的宽容。它让你安心,因为看到它你就知道,无论你多么不完美,也不会被轻视和放弃。


在安宁病房,护士们都轻手轻脚,所有房门轻掩,护士长说,为了尊重和不打扰,而且这些门从不会为外人打开。


尽管看不见里面的病人,但这里的气味、声响和摆设,都使你深信不疑,门后这些病入膏肓、毫无自保能力的人们,都受到了应有的照顾和尊重。


进入弥留时,病人有更温馨的去处,他们被从病房移入一个告别室,那里一尘不染,墙上悬挂着耶稣、佛祖、观音诸神像……这些标志都用简单的机关控制,可以随时显现或退隐,让不同信仰的临终者在这里不分高低对错,都能和自己最爱的人或神共处一室。     


中国人的临终关怀做得太少



其实,中国大陆早在1988年就成立了首家安宁疗护机构,但目前,能提供安宁疗护的医院仍然极少。


罗点点曾在北京、上海等地调查,在1098份有效问卷中,81.2%的人没听说过“生前预嘱”。


她去各大医院传播“生前预嘱”时,常以“救死扶伤的医院不接受说‘死’”而被婉拒;在公园里发问卷调查也引起老人的不满。国人对“死”的忌讳,使“放弃抢救”的安宁疗护推广起来异常艰难。


现在大家已经意识到,人重要的不是光活着,而是有尊严、有品质地活着,减少人生最后一个无谓的伤害。


“安宁疗护”目前在我国可能遇到的最大的阻力是“谁有权来决定他的离去”。不少人认为,只要医生能在放弃积极抢救前确诊病人确实没救了,家属就可以决定是否进行安宁疗护。这做起来并不容易,而且涉及伦理与法律方面的问题,争论很大。


此前,在医疗技术飞速发展时,没有精力顾及人文、人性,出现了“技术性失语”,而安宁疗护就是人性化医疗服务中的重要一环。


 “优生、良活、安死”是医学应做到的三方面内容,但目前的医学大多在做“良活”,即治病救人,“优生”做得还可以,“安死”(即临终关怀)的内容做得太少了。


放手,也是一种思念



亲人的离开,往往对我们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与伤害,要想走出这片阴影,“哀悼”必要的一段过程。一般来说,度过失去亲人的悲伤要经历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接受失去亲人的事实。不少人接受不了这个事实,发现自己常常会产生去追寻逝去亲人的欲望等。这些情绪将使失去亲人者在悲伤过程的第一关就停滞了。


第二阶段,是经历悲伤的痛苦。有些人试图用某种方法逃避痛苦,比如只想逝去者不好的一面,以免除不舒服的感觉;有的把自己深深地投入到工作中;也有人借饮酒、吃药或者到处旅行来逃避悲伤。


第三阶段,是学会适应逝去的亲人已经不存在的新环境。扮演一个以前所不习惯的新角色,并掌握以前不具备的一些生活技巧,重新界定生命的目标。就如一位丧子的母亲所写:“直到最近,我才注意到生活中有些事物仍为我开放,让我快乐。我仍会为我的孩子哀悼,我对他的爱的回忆会永远活着,但是生活会继续下去。”


别再为逝去的亲人肝肠寸断,当你擦干眼泪继续前行,仍能收获生活的美好。也许悲伤不会被磨灭,但你至少拥有尝试的机会,放开抓住回忆的双手,时间会向你展现它的温柔。你可以通过这些方法,跟过去告别。


1

转移情感,转移注意力

将每天的作息时间安排得充实有序,不让其有所空闲。该干什么时,就专心致志地去干,不去想其他。


洗衣、扫地、做饭、听音乐、看电视、散步等都能对你产生安慰作用。也可以投入某种爱好活动,如练功舞剑、工艺制作、琴棋书画、养鸟种花等,用于陶冶情操,弥补生活单调。


2

适当宣泄

如果你情绪极度悲伤时可大哭一场,或向亲朋好友诉诉苦、谈谈心,以便宣泄心中的烦闷,达到治疗心理创伤的目的。


也可以到外面大声叫喊,或者把痛苦告诉一个装满水的玻璃瓶,然后把水倒掉。


3

自我自慰

可安慰自己:生老病死乃是天意,倘若抱着病残之身躯或怀着痛苦之心地活着,说不定是件更残酷的事情。死者是没有痛苦的,死亡使天然的束缚得以解除,也是一个安慰的结果。


4

避免自责

不要为亲人的离开感到自责,如果要想弥补歉疚,最好的办法就是精心地照顾好自己身边的亲人。


5

戒除怀旧诱因

俗语说,见物如见人。应该尽量戒除怀旧诱因,除了祭奠以外,平时把遗物收藏起来,尤其是最能引起自己痛苦回忆的物品,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去。


6

继承逝者的遗愿

继承逝者的遗愿,勇敢地挑起生活的负担,迎接挑战的义务。纪念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好好活着,实践他未完成的期望!


人死不能复生,如果我们改变不了事实,就只好改变自己,接受现实,潇洒前行。


告诉孩子,别怕面对死亡



除了死亡“质量”偏低,我们对孩子的生死观教育也做得不够。


家中有长辈过世,若家长没有正面告知孩子,孩子可能对死亡形成恐惧,日后面对亲近的人过世往往反应过度,难以走出痛苦。跟孩子谈论生死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选对时机

比如孩子饲养的宠物过世,父母可借机跟孩子说:“狗狗过世了,但我们很感谢狗狗在世时的陪伴,咱们一起祝福狗狗在另一个世界能够生活得很好。”善用这样的教育机会,孩子今后面对死亡时就容易用正向态度面对。


在熟悉的环境下谈

当孩子问起生与死的问题时,要立即告诉孩子。最好在孩子熟悉的环境下进行,比如孩子的房间,来降低孩子的孤独感。


不要跟孩子说过世的人是睡着了或去旅行

否则,孩子可能会害怕睡觉,担心自己永远醒不过来;或担心父母去上班是不是再也不回来了。


教孩子直面家人的死亡,说出心中感谢

爷爷奶奶过世时,通常是儿童第一次与死亡接触。此时可抱着孩子或拉着孩子的手,对孩子说:“爷爷过世了。虽然以后看不到他,但是他对我们的爱还会存在。”


这样做,能让孩子直接面对家人的死亡,同时教导他说出心中的爱、感谢与祝福。


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死亡也只有一次。只有一次的生命应该更加精彩,只有一次的死亡也最好能宁静坦然。


了解死亡,能让我们的人生书卷翻阅到这个词时,无论是作为旁观者,还是自己生命的句点,都不再只是看到痛苦和悲悯,而是轻叹一声,收获世间温暖。▲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bdf7370102wpcx.html?tj=1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肿瘤咨询在线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sitemap - 网站导航 - 进站必读 - 招纳义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