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避免过度医疗、才能延长生命
当医生自己面对癌症和死亡……
“医生也会生病?!”“医生也会患癌?!”这样的惊叹声没少听,这里人们似乎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医生也是人,是人就会生病。医生也会患癌症,医生也要面对死亡。医生的死亡也许没有人关心,但当医生自己患上癌症时,他们又会如何选择治疗方案呢?这恐怕是很多人有兴趣、想了解的事。
美国南加州大学家庭医学科副教授、医学博士Ken Murray的一篇关于美国医生自己患癌后的治疗选择文章,引起了网络轰动,在国内广为转载。
《网易》:“不要抢救:美国医生的临终选择”。
《新浪博客》:“当医者面对自身死亡”
《健康时报》:“美国医生的临终选择”
《中国日报》:“有尊严的长眠――关乎体面关乎权利”
《人民网文摘》:“无效医疗:医生打死都不会说的秘密”
陶渊明老先生说过:“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笔者于是找到了
阅读过英文版原文后,认为作者的观点还是比较中肯的,作者是医生,却不唯医学;作者讲科学道理,却不是科学一切。坊间的译本有点乱,笔者认为最好读原文,以正本清源,让我们看看,洋大夫是怎么处理自己“面对癌症,面对死亡”这个热门话题的。
文章太长,担心浮躁的读者没有耐心看完,先摘录文章重点,提纲挈领一下:
医生也是人,医生也会患癌,也会死亡,不同之处在于医生不会选择过度治疗和无效抢救。因为他们知道治疗效果是有限的,而死亡是必然的。
有不少例子选择高生活质量的生活,有尊严地逝去,而不是在痛苦治疗和抢救中活着。也有更多的是家属和病人在无知彷徨中,选择了过度治疗和无效抢救,步入苟延残喘,劳民伤财的噩梦,毫无生活质量可言。
癌症病人放弃治疗、自杀、安乐死――统统都是过度医疗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