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扁鹊“不信者不治”
据称为中医始祖、位居十大古代名医之首的名医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医道高明,周游列国,到各地行医,为民解除痛苦。扁鹊行医有提出“六不治”,就是有六种病人不能接诊治病。深感名医扁鹊的“六不治”用于现代,可以端正病人和医生的心态,调节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
一不治:不信者不治。其中又包含了三方面的含义:第一,医生不要治疗不信你的病人。精神因素对于癌症的预后转归影响巨大。如果病人不相信医生,不能以心相托,如实反映病情,医生如何去治病?!就是治好了,病人也不会相信你的。第二,病人不要选择不相信的医生治病。病人要是对为自己治病的医生充满疑虑,进医院不是治病,而是挑刺找茬,没有一个求医的正常心态,奉劝你还是远离不信的医生,否则你将会充满着失望。第三,不信医生的病人无药可治。有病不信医生,本身就是心理问题,也是一种病。以目前的医疗大环境,这第三点要调整为“医生的话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
二不治:信巫不信医者不治。这点也是名医扁鹊要告诉人们的,信与迷信是有区别的。提醒人们注意,靠迷信是治不了疾病的,而且还是会耽误病情的。可见,中医在几千年前就已经与巫术分道扬镳势不两立了,把中医视为“不科学”的迷信的,别有用心。
三不治:衣不适体,食不调匀者不治。“钱不是万能,但没钱是万万不能。”治疗癌症何尝不是:“有钱不一定行,没钱万万不行。”扁鹊这里不是嫌贫爱富,是不想治疗那些因为无钱看病,而将病拖得很严重很复杂的病人。笔者向来认为在目前还没能达到全民免费医疗的大环境下,治病特别是治癌症要“量力而行”:钱多钱少都要治。过度治疗“贪贵求洋”拼钱,才会“衣不适体,食不调匀”。
四不治:轻命重财者不治。这种人就是爱财如命的守财奴。守财奴稍微花点钱看病,特别的心痛不说,还要求多多,心态极不正常,对治疗效果有过高的期望。不仅病人心情不会好,疗效不会好,也让医生极其难受。这类人还有可能走极端,没有达到自己认为应该治好的标准,就会找医生的晦气。你说医生何苦来?
五不治:粗知数味药名者不治。是指自以为很懂医术,“不是医生,胜过医生”,一知半解的“半桶水”。医学是最深奥的科学之一,医学生比其它学科多学一年,做医生是学到老、考到老。有的病人临急抱佛脚,攻读了几下医书,就“天下无不治之症”了,跃跃欲试,回家后自己加减药量,增加药物,疗效不大或是没有治好,就说是扁鹊无能,治好了自然就是自己的功劳。
六不治:日换医生者不治。癌症病人都是道听途说,网络联系,偏访名医,出入于各家医院,东治治,西看看,实际上是谁也不相信,前面看的医生的药还没有起作用,后面的治疗又上来了。有道是:“一个医生治病,两个医生拼命,三个医生要命。”这里,“拼命”和“要命”的不是医生,是不尽相同的治疗和药物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