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肿瘤咨询在线 >> 文章中心 >> 医生手札 >> 正文

《癌症那些事儿》治疗篇一、1/3的癌症可以治愈

更新时间:2013-6-4 15:01:49 来源:本站 作者:web 可选字体【

 

中 卷 治疗篇

――病人和病人家属必须了解的癌症常识和内情

一、早期发现:1/3的癌症可以治愈

治病就要“治未病”,治癌更要“治未癌”。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是名列中医四大经典之首的《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的一段名言。

译成白话文为:“所以圣人不治已发生的疾病而治疗未萌发的病患;不强治已爆发的动乱,而是在未乱之前就加以治理,这就是其中的道理。假如病已经形成后才去医治,动乱已经发生后才去平治,这就好像口渴了才去掘井,临战了才去铸造兵器,那不是太晚了吗?”

“上工”意指良医,“治未病”多理解为“无病”,也即“预防为主”。这句话从正反两方面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提示疾病要早期预防,不要等到疾病形成后再治。

 “上工治未病”的经典论断,为后世医家所尊崇,经历代名家解读,有很多释义。 “未病”,除了指平常健康之人“无病”外,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即有患病的因素存在,或理解为“病将作”“即将病”更为确切。

 由此“上工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医生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止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要采取能够预防和救急的措施,才能掌握控制疾病的主动权,达到治病的最佳效果。

名医朱震享在《格致余论》中说:“与其求疗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怯;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基本意思就是重在预防。

    所以,中医的“治未病”包含三种意义:一是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三是预后防止疾病的复发及治愈后遗症。

“上工治未病”用于治疗癌症,就在于早期发现癌症、早期治疗癌症而根治癌症根本策略就是预防癌症、不患癌症。

一言蔽之:治病要“治未病”,治癌也要“治未癌”。

 

早期发现是提高癌症治愈率的捷径

癌症如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1/3的病人可获得治愈。但国内的大多数病人,发现时已经是晚期癌症。癌症早期常无特殊症状,甚至毫无病态。故病人不会主动到医院就诊检查,而一旦症状明显又常常已属晚期。其实,一些症状和体征是可能和早期癌症有关的,可称之为“早期征兆”或“警告”。癌症的早期发现,除了政府的重视,医务人员进行普查外,还有赖于病人提高警惕,学会自我检查,自我发现。

癌症是可防可治的多发病、常见病,癌症确实不好治,尤其是到了中晚期,但如果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很多可以达到临床治愈。早期癌症和晚期癌症的治疗效果,是“可治愈”和“无法治”的天壤之别。

早期发现癌症,越早发现越好治。

人体每天大约产生10000个左右的癌细胞,但由于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能够及时地将癌细胞吞噬,所以一般人不易得癌症;当人体免疫细胞的活性降低,癌细胞的活性却大大加强,免疫细胞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抵抗能力下降,此时癌细胞大量增加。当体内癌细胞数量达到10亿个时,肿瘤有一公分大小,CT和B超都可以检出。

癌症是慢性病,正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癌细胞裂变的平均周期是四周,差不多是一个月时间。癌症不可能:“昨天还没事,今天一早醒来就摸到个肿块”。

罗马,不是在一天内建成的。癌症,也不是在一夜间形成的。

 

发现癌症的早期征兆

癌症的三级预防策略中,Ⅱ级预防是“三早”,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才能有效地提高治愈率。作为非专业人士参与Ⅱ级预防,除了定期体检,就是自我检查,而自我检查的重要一环,是要注意癌症的早期征兆和癌前病变。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癌症早期的八大警号,而中国医学科学院据此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概括提出了癌症早期的十大征兆,以引起人们对癌症的注意:

(1)身体任何部位,如乳腺、皮肤、唇舌或其它部位有可触及的硬结或不消的肿块;特别是无痛性肿块迅速增大,要特别引起重视;

  (2)黑痣颜色加深、迅速增大、瘙痒脱发、溃烂或出血等改变;

  (3)持续性消化不良;不明原因的消瘦、厌食;

  (4)吞咽粗硬物有哽噎感,胸骨后不适,灼痛或食道有异物感;

  (5)耳鸣、重听、鼻塞、头痛、咽部分泌物带血,颈部肿块;

  (6)持续性声哑,不明原因刺激性咳嗽或痰中带血;

  (7)原因不明的大便带血,无诱因的腹痛;无痛性血尿、外耳道出血;

  (8)月经不正常,大出血,月经期外或绝经后不规则阴道出血;

  (9)久治不愈溃疡;炎症的长期刺激,慢性溃疡很多会转变成为溃疡性癌症;

(10)原因不明的体重减轻或低热,要做全身检查,在没有癌症的特异性表现时,体重减轻和低热也是癌症的表现之一。

出现以上任何一种情况,就应该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出现以上症状不一定是癌症,如果不幸是癌症,也可以争取早期治疗,争取更好的治疗效果,也可以挽回一些损失。有的人害怕体检,担心“不检没事,一检就有事”。其实,没事检查也没事,有事不检查也是有事,而且会小病拖成大病,变得难以挽回。

必须强调指出,无论是八大警号还是十大征兆中的任何一项,都不是癌症专有,也不能看成是确诊癌症的依据。不要因为有了上述征兆,就惶恐万状,坐卧不安。当然也不可以掉以轻心,熟视无睹,造成延误诊断和治疗。

 

癌前病变不一定会转变为癌症

癌前病变,就是某些具有潜在癌变可能性的良性病变。癌前病变本身不是癌,但有一小部分会继续发展,若长期不愈则可能会转变成癌。

以下是比较公认的几种常见的癌前病变:

  粘膜白斑:最常见的癌前病变,多发生于口唇、舌尖、食道、外阴、宫颈等处,其中口腔和外阴的白斑要特别注意。如果是突起的块状斑片,并有瘙痒和触痛,要警惕。

  萎缩性胃炎:有上腹部灼痛、胀痛、钝痛感,进食后表现明显,尤其是伴有肠上皮化生及间变的人,日后发生胃癌的危险性增大。

  乳腺囊性增生:表现为乳房周期性疼痛,该病恶变的危险性比正常妇女增加2~4倍。特别是家族中有乳腺癌病人的,应提高警惕。

  肠息肉:尤其是多发性家族性结肠息肉,甚至可以多个息肉同时发生癌变。多发性家族性结肠息肉者,40岁后有50%癌变,70岁后几乎100%癌变。

色素痣:易受摩擦部位的色素痣,譬如生长在手掌、足底、面部、颈项、腰部等,如果出现迅速增大、色泽迅速加深、溃烂等,则有可能是恶变的征兆。

癌前病变不一定会变成癌,处理目前建议以手术切除后,做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宜,但也不是所有的癌前病变都要手术。

 

原位癌是癌症的初级阶段

原位癌是上皮细胞增生达到恶性变的早期阶段。所以原位癌又叫做“上皮内癌”。原位癌肿瘤与邻近正常组织有明显界限,发展缓慢,可在若干年内局限在上皮内,病理检查显示为一种无规律的表皮增生。原位癌可以进一步发展为早期癌症,偶尔也可以消退。

上皮组织是覆盖身体表面及体内脏器的内、外表面的一层组织,包括若干层上皮细胞和基底膜。其下是间质和真皮组织。原位癌就是指癌细胞只出现在上皮层内。而未破坏基底膜,或侵入其下的间质或真皮组织.更没有发生浸润和远处转移,所以原位癌有时也被称为“浸润前癌”或“0期癌”。

常见的原位癌有皮肤原位癌、子宫颈原位癌、胃原位癌、直肠原位癌、乳腺导管内癌和乳房小叶间原位癌。

由于原位癌没有形成浸润和转移,不符合癌症的特点,所以没有“癌” 浸润生长和转移别处的危害。此时如果能及时发现,尽早切除或给予其它适当治疗,完全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

癌症三级预防中的早期发现,最理想的就是在原位癌阶段被发现,因为此时能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例如,最早期的子宫颈癌是原位癌,病人没有自觉症状,肉眼也看不出癌变,通过子宫颈癌普查,采用宫颈细胞涂片的方法可以发现它,如果及时予以治疗.治愈率可达100%。

肿瘤标志物怎么看?

肿瘤标志物指由肿瘤组织自身产生,可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生化物质。临床用作诊断癌症的参考指标。目前已经用于临床的常用肿瘤标志物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胚胎抗原、糖类抗原、天然自身抗原、细胞角蛋白、肿瘤相关的酶、激素以及某些癌基因等。

大部分的肿瘤标志物都可以作为疗效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动态监测肿瘤的指标。临床常见肿瘤标志物与之相对应的癌症类型解读:

(1)食道癌:癌胚抗原(CEA)

(2)胃癌:癌胚抗原(CEA)、糖类蛋白肿瘤标志物(CA125、CA19-9)

(3)大肠癌:癌胚抗原(CEA)、糖类蛋白肿瘤标志物(CA125、CA19-9)

(4)胰腺癌:癌胚抗原(CEA)、糖类蛋白肿瘤标志物(CA19-9,CA242,CA72-4)

(5)肺癌:癌胚抗原(CEA)

(6)乳癌:癌胚抗原(CEA)、糖类蛋白肿瘤标志物(CA153)

(7)前列腺癌: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抗原(PSA)

(8)肝癌:甲胎蛋白(AFP)、糖类蛋白肿瘤标志物(CA19-9)

(9)甲状腺癌:降钙素(STg,CT)

(10)宫颈癌:癌胚抗原(CEA)、糖类蛋白肿瘤标志物(CA125)

 

肿瘤标志物增高怎么办

正常人每天都会产生一定量的癌细胞,所以几乎所有的肿瘤标志物都不会是零,有一个正常值范围,只要数值在正常值范围就是正常的。单一个肿瘤标志物增高,不能诊断癌症,肿瘤标志物只是一个参考指标,要结合影像检查比如B超、CT和PET-CT扫描,才能做出临床诊断,而癌症的最终诊断是病理活检。

如果肿瘤标志物异常增高怎么办?肿瘤标志物异常增高,特别是超过正常值一倍以上,或者是动态观察到持续增高,说明体内有癌症活动,特别是手术后的病人。只是某处癌细胞聚集的数量少于5000万个,目前的设备无法检出肿瘤。这个时候无法手术、放疗和化疗,可以中医辨证论治,调理身体,配合日常生活和饮食结构的调整,调动自身的正能量,抑制肿瘤细胞的活跃。

有一位宫颈癌的病人,手术后无瘤生存期第5年的例行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和糖类蛋白肿瘤标志物(CA125)异常增高都在一倍以上,但是全身检查包括最昂贵、最先进的PET-CT全身扫描都做了,全身没有找到肿瘤。

原先手术的外科医生让病人等着,等到肿瘤长出来后,再来找他再次手术切除。病人感到郁闷和恐慌。后来经对中医有所了解的丈夫提醒,前来咨询笔者,笔者建议病人:中医辨证论治,调理身体,提高机体清除癌细胞的能力,同时为病人制订了日常生活和饮食方案,抑制癌细胞的生长,不让肿瘤长出来。

三个月后,病人的肿瘤标志物下降了一半,再过三个月,病人的肿瘤标志物降到正常值的低值区域水平。病人感叹正是中医治未病理念的早期介入,使她免除了第二刀之苦,并跳出了晚期癌症的深渊――因为手术后不复发就是正常人一个,而手术后复发的病人,医学上的分期为晚期。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肿瘤咨询在线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sitemap - 网站导航 - 进站必读 - 招纳义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