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 声
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的传世之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是全世界公认最受欢迎的畅销书,被读者誉为是“荡涤心灵的牧歌”。昆德拉在书中剖示隐密的无情,探讨爱的真谛,涵盖了男女之爱、朋友之爱、祖国之爱。在任何欲望之下,每个人对于各类型的爱皆有自由抉择的权利,自应负起诚恳执著的义务。认为人生责任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却也是最真切实在的,解脱了负担,人变得比大地还年轻,否则,人生将变得毫无意义。
笔者从业肿瘤临床几十年,耳濡目染生离死别,感同身受人间悲剧,充分体验到的却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应该担当的那份责任和义务。
人类战胜癌症的路还有多远
经常有人发出如是疑问:人类科技发达,已经可以登月、太空探索、核武器以及电子电脑电气化生活了,为什么在人类生命最大的威胁癌症面前却是那么地软弱无能、毫无作为,只是一次次地被媒体攻克,然后又一次次地让民众失望,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地球人都知道:“没什么别没钱,有什么别有病”。有病最忌讳的是患癌症,因为一旦一个家庭有人患癌,那就意味着全家陷入困境。“一人患癌,全家向偶”。甚至有一个癌症病人拖垮一家工厂、一家企业的事情。
谁能让我们远离甚至是告别癌症的威胁,就是全人类的大英雄,给予诺贝尔奖是实至名归,给予任何奖励都不为过分。哪怕倾全国之力或全球之力攻克癌症、战胜癌症,也远比占领月球和火星强,对于人类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还具有长远意义,绝对是永载史册,功盖千秋。
美国总统尼克松曾经信心爆棚,想要做这样的大英雄,在其总统任职宣誓时,在致美国国会的国情咨文中吹响了攻克癌症的冲锋号:“美国人医治这种该死的疾病(癌症)的时间成熟了,我们应该集中像研究核裂变以及登陆月球所付出的力量一样来做这件事,让我们的人民都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奋斗。美国长期以来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如今,让我们成为世界上最健康的国家的时机成熟了”。“我希望未来几年,当我们在回首这项事业时,希望人们把它看作本届政府所采取的最有意义的措施”。
显然尼克松放了个大大的空炮,因为时至今日,唯一向癌魔宣战的总统已经下台多时,人类仍然不敢妄称征服了癌症,甚至连控制都谈不上。聊可慰藉的是,人们在与癌症的战斗中,逐步认识癌症,转变思维,改变战略,以对付慢性病的理念,对付癌症,预防为主,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已经可以控制大部分癌症的发生和发展。这就是人类与癌症战斗的现状。
美国的一项调查报告指出,全球一些最普通的癌症死亡率正在下降,比如美国死于肺癌、结肠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人数如今已经大大减少。死亡率的降低应当归因于两个方面:一是新的治疗方式;二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中国却还很不乐观,甚至是相当地严峻。
只有在抗癌事业相关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病人及其家属,以及国家和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集中像研究核裂变以及登陆月球所付出的力量一样来做这件事”,才有可能成就战胜癌症的人类奇迹。
画外音:少搞那些上天下海、遨游太空的空虚显摆,少制造些可以毁灭人类的大面积杀伤武器,加大投入多研究研究人类自身的疾病,战胜癌症才有希望。
人类最终战胜癌症的可能途径是:
(1) 大力倡导健康生活和饮食习惯,预防癌症。
(2) 进行定期的全面肿瘤普查和筛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3) 把主要的治癌费用预算,用在早中期癌症的治疗,提高癌症治愈率。
(4) 积极研究和努力控制临床治愈病人的转移和复发,中医中药是个宝库。
(5) 转变思维,从医疗体制和行政、法律、经济高度限制癌症的过度医疗。
(6) 提高民众素质,建全社会保障制度,普及姑息和缓医疗的理念,加强临终关怀。
与医学同道共勉:
癌魔尚未征服,同道仍需努力。让我们共同期待人类最终战胜癌症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