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过度关心病人不可取
癌症属于大病,一旦被确诊,病人和家属都会产生恐慌心理,病人会对人生悲观失望,表现为或病急乱投医,过度治疗;或吾心已死,抵制、拒绝治疗,或不配合治疗。还有少数病人,在得知患了癌症后,就直接被吓死了,选择拒绝治疗,等待死亡。
癌症病人家属在病人的康复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家属可以要求病人改变对疾病的看法,要求他接受自我想象力,要求他运动,引导他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帮助他建立自信心,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
家属与病人经常地进行思想与感情的沟通有助病人的治疗和康复,家属应给予癌症病人一定的心理慰藉。有研究显示,那些患上癌症后能以积极态度接受治疗并调整生活方式的人,治疗起来效果会好很多。相反,即使用最好的药物,对于那些情绪颓丧、丧失信心的病人,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癌症毕竟不同于感冒,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人还是把癌症当成重病和绝症来对待。癌症病人家属对于病人既不能不闻不问,又不能过分关心,因为大多数的病人并不喜欢同情和怜悯,更讨厌被人们背后议论。
病人渴望表达他的内心感受,亲属应该扮好“听众”的角色,聆听倾诉,反应恰到好处。要让病人有真诚表达内心感受的机会,又允许他自己沉默。癌症病人的脾气都不会好,有时病人的情绪会爆发出来,除了不能与之针锋相对,要表明理解病人的心情,表达自己的感受。要忠告病人:发脾气的不良情绪对身体不利。
要鼓励病人树立和保持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积极配合治疗、参与康复。不要把病人看成毫无生活能力的人,在支持病人、爱护病人的同时,要避免对病人关心过度,根据医生的建议,能上班的继续上班,能做家务的适当做些轻家务;能锻炼的坚持锻炼,当然要量力而行,不可劳累。
家属要比平时更加关心、体贴病人,但要避免对病人关心过度,就是对病人可以关怀备至、体贴入微,但不能事无巨细,事事代劳,一切包办,把病人能做的事也全部揽下来,实质上这种帮助正好孤立了病人,解除了他与疾病作斗争的最基本武器,结果病人证实了自己“就废人一个”的感觉。再也没有比剥夺病人的生活更摧毁病人意志的了。
对病人关心过度,不仅会把病人“宠坏”,还会导致一系列的治疗误区:养尊处优、缺乏锻炼;思想脆弱、无力抗争;身体虚弱、免疫力差;过度营养;过度用药;过度检查;过度手术;过度求医;极其容易掉入医疗陷阱、受骗上当……癌症治疗的常见误区,会在后面的章节分别讨论,详情见后。
对病人关心过度,有百害而无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