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 |
|
|
|
子宫内膜癌。B超示宫腔内不规则强中回声杂乱分布,呈粗糙不整的点状。BL:膀胱。
|
 |
子宫内膜癌。CT增强示宫腔内菜花样生长的肿瘤和积液,肿瘤密度低于子宫肌,肿瘤侧的子宫壁增厚。
|
 |
子宫内膜癌(ⅠB期)。CT增强示子宫壁强化,宫腔扩大不规则,内有不规则的软组织结节(白箭头)。手术病理证实为低分化腺癌,侵及浅肌层。
|
 |
子宫内膜腺癌。MRI增强示子宫肌强化呈中、高信号,规则(黑箭头)。子宫腔明显增大,内有低信号的积液及中等信号的小结节。 | |
[病因病理] |
子宫内膜癌又称宫体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主要发生在50岁以上绝经前后的妇女。病因主要是长期雌激素刺激,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称子宫内膜癌三联症)等。 组织学类型以腺癌最多,约占75%~80%,预后较好。 |
[临床表现] |
大部分患者主要表现为绝经后不规则阴道出血,疼痛,腹腔包块。 |
[临床分期] |
0期:原位癌或腺瘤样增生。 Ⅰ期:癌局限于宫体。 ⅠA 子宫腔长度≤8cm。 ⅠB 子宫腔长度>8cm。 Ⅱ期:病变累及宫体和宫颈。 Ⅲ期:扩散到子宫外,但未超越真骨盆。 Ⅳ期:扩散到真骨盆以外,或累及膀胱、直肠之粘膜、远外器官。 |
[影像学表现] |
1.B超表现: (1)早期仅表现为子宫内膜回声增强。增厚或伴有少许积液暗区。与子宫内膜增生、息肉、月经前期内膜图像相似,很难诊断。 (2)中晚期病变子宫体积增大,呈实质不均质性,有增强和分布不均的光点、光团。 (3)有出血、坏死时可出现低回声或暗区。宫腔积液亦表现为透声暗区。 2.子宫输卵管造影: (1)局限的边缘清楚的充盈缺损或边缘不规则、模糊的浸润。 (2)受侵子宫壁较僵硬,可有宫腔扩大。 (3)输卵管及宫颈受侵后,可僵硬或不规则狭窄。 3.子宫动脉造影: (1)动脉期可见肿瘤区大量新生血管扭曲、紊乱,甚至可见动静脉瘘所致静脉早现。 (2)毛细血管期可见肿瘤染色,染色可不均匀,造影剂排出延缓。 (3)静脉期静脉受压移位或闭塞,侧支静脉扩张迂曲。 (4)在血管像上易与子宫肌瘤鉴别。 4.CT表现: (l)Ⅰ、Ⅱ期子宫内膜癌不易与正常子宫肌组织鉴别。 (2)当肿瘤侵犯子宫壁超过1/3厚度时,强化后肿瘤相对于正常肌组织表现为不增强的低密度病变。 (3)Ⅲ、Ⅳ期病变,子宫体对称性增大或局限性轮廓变形、分叶,密度不均,内含低密度坏死区。 (4)宫体癌堵塞宫颈内口可产生子宫积液。 (5)肿瘤向宫外扩展,子宫周围脂肪组织内纤维结缔组织增多、增厚,甚至脂肪层消失,并可累及膀胱、直肠和盆壁。 5.MRI表现: (l)肿瘤小于 3cm时,病变与正常子宫内膜的信号对比差异不大,诊断困难。 (2)肿瘤较大时在T1加权像上与子宫肌层相比呈等信号,T2加权像上为高信号,其间可混有结节状中等或低信号区。 (3)显示肿瘤在宫外及周围器官的浸润;表现与宫颈癌的浸润基本一致。 |
[鉴别诊断] |
子宫内膜癌主要与子宫肌瘤鉴别;前者少见钙化,后者较多见;子宫肌瘤增强后密度较高,子宫癌密度略低。 | |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肿瘤咨询在线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篇文章: 子宫颈癌(Cervical carcinoma) 下一篇文章: 卵巢癌(Carcin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