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病理] |
前列腺癌多见于老年男性,好发于前列腺后叶,包膜下占75%。大致有三种情况:①肿瘤潜伏而无任何症状,仅在尸检或偶而手术时发现;②原发肿瘤不易发现,而发生了肺或骨的转移;③肿瘤局部恶性生长,穿破包膜,向附近组织浸润及远处转移。 |
[临床表现] |
临床早期无症状,肿瘤侵犯到膀胱和尿道时,出现尿频、尿痛、血尿和排尿困难。 |
[临床分期] Ⅰ期:肿瘤局限于前列腺体内。 Ⅱ期:前列腺被膜受侵,而无其他转移。 Ⅲ期:除前列腺外,精囊和膀胱颈也被浸润,但尚无远处转移。 Ⅳ期:前列腺癌已伴有淋巴结、骨骼或其他转移病变。 |
[影像学表现] |
1.超声表现: (l)早期前列腺癌,肿块增大不明显,包膜完整,无受侵征象时很难诊断。 (2)中、晚期图像显示前列腺左右两侧不对称增大,包膜回声不完整或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出现灶性强光点、光团或低回声区。 (3)晚期可看到精囊、前列腺周围、膀胱等周围组织受侵。 |
2.CT表现: (1)当癌结节仅限于包膜内时,CT表现为前列腺内密度稍低的癌给节或前列腺外形轻度隆起,此时诊断较困难。 (2)当肿瘤穿破包膜时,前列腺外形可有较明显的不对称,有不规则性增大,癌结节与正常组织有较明显的对比,尤其在增强后为低密度灶。 (3)肿瘤向周围侵犯时,膀脱精囊角消失是一个重要征象,或者前列腺周缘毛糙,脂肪间隙变小或消失。 |
3.MR表现: |
(1)早期在T2加权像上,在高信号的前列腺外围叶中出现低信号缺损区,前列腺外缘光整,与周围静脉丛界限清楚。 (2)前列腺癌向周围组织器官侵犯主要表现为肿瘤与受侵器官相贴,受累区的信号表现与原发瘤相似。例如:精囊在T2加权像上表现为两侧或一部分被低信号所取代;与肿瘤相邻的静脉丛信号降低。在T1加权像上,可观察对周围脂肪的侵犯,表现为高信号脂肪内出现低信号区,尤其是前列腺直肠角的消失是典型的周围脂肪受侵表现。受侵膀胱壁出现不对称结节状增厚等。 |
[鉴别诊断] |
早期前列腺癌需与前列腺增生症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