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肿瘤咨询在线 >> 文章中心 >> 癌症治疗 >> 正文

膀胱肿瘤(Tumors of Urinary Bladder)

更新时间:2004-7-3 7:14:41 来源:xraydoor 作者:web 可选字体【

膀胱肿瘤
(Tumors of Urinary Bladder)

 

膀胱癌(造影)
膀胱癌。膀胱造影示膀胱下部偏左侧有不规则充盈缺损。

 

膀胱癌(B超)
膀胱癌。B超示膀胱右后壁突起两个乳头状肿块(白色箭头),肌壁正常。

 

膀胱癌(CT增强)
膀胱癌。CT增强延迟扫描示膀胱左后壁软组织肿块凸入膀胱(箭头),边缘不规则,肿块处膀胱轮廓外缘毛糙。

 

膀胱癌(MRI)
膀胱癌。MRI横断面T2加权示膀胱后壁略高信号肿块,膀胱轮廓线清晰。

 

儿童膀胱横纹肌肉瘤(造影)
儿童膀胱横纹肌肉瘤。膀胱造影示膀胱容积明显增大,其内见多发大小不等之葡萄状充盈缺损。

 

儿童膀胱横纹肌肉瘤(CT增强)

儿童膀胱横纹肌肉瘤。CT增强示膀胱内可见多数小球状葡萄样软组织肿块。

[病因病理]
    膀胱肿瘤可分为上皮性和非上皮性肿瘤两大类。前者占95%以上,为中、老年人疾病,病理上分为乳头状瘤、乳头状癌及非乳头状癌(占少数,如鳞癌和腺癌)三种,但由于所有上皮细胞肿瘤都有多发、复发及间变的倾向,临床上对已发现的膀胱瘤,均以恶性瘤对待。非上皮性肿瘤大都为肉瘤,成年患者多为平滑肌肉瘤,幼儿则为横纹肌肉瘤,也称葡萄状肉瘤,肿瘤呈多数黄色息肉样或葡萄样肿物,属于异常发生学起源的罕见胚胎性肿瘤。
[临床表现]
   临床上与上皮性肿瘤症状不同,血尿少而肿块和排尿困难较突出,尤其是发生于近膀胱颈处者。
[影像学表现] 
     1.膀胱造影:根据膀胱内起自膀胱壁的充盈缺损即可诊断膀胱肿瘤。肿瘤可单或多发。乳头状瘤(包括息肉)充盈缺损边缘光滑,呈圆形或花边状(造影剂渗入乳头绒毛之间),常较小,基底部的膀胱轮廓光滑柔软,空气造影可见壁厚度正常。乳头状癌充盈缺损表面常凹凸不平,呈不规则形或菜花状,肿瘤基底处膀胱轮廓大都较僵硬、不整齐或连续性中断。但早期乳头状癌,造影表现不易与乳头状瘤区别。非乳头状浸润型癌,造影主要表现为扁平状充盈缺损,局部膀胱轮廓常僵硬不整齐。儿童的膀胱横纹肌肉瘤,充盈缺损多呈葡萄状或多数球状,颇具特征。
    2.B超表现:更易早期发现膀胱肿瘤,显示膀胱液性暗区内起自膀胱壁的较强回声实性团块。团块可呈类圆形、乳头状形或不规则形。良性乳头状瘤或息肉蒂较长,实时观察可见瘤体飘动,膀胱壁回声带连续完整;早期乳头状癌膀胱壁回声带连续性也完好,随着肿瘤浸润程度的增加,才出现膀胱壁回声带连续性中断。
    3.CT表现:能发现早期膀胱肿瘤及肿瘤浸润的范围和程度,并能较好显示肿瘤对邻近结构的侵犯及有否淋巴结转移,进行较准确的肿瘤分期。早期乳头状癌呈结节状或乳头状,较大乳头状癌则呈不规则形或菜花状,非乳头状浸润癌则呈表面不规则的膀胱壁增厚。少数病例,CT可见肿瘤钙化。当癌肿侵及膀胱周围组织,可见膀胱壁外缘毛糙,进而可见膀胱壁周围脂肪间隙内出现软组织肿块。
    CT对膀胱横纹肌肉瘤和平滑肌肉瘤也有特征性表现。二者均显示为膀胱内多个大小不一的小球状或葡萄状软组织肿块影,发生于膀胱颈者;常并发膀胱壁增厚。
    4.MR表现:诊断原则与CT相同。突入膀胱的肿块和膀胱壁的局限性增厚在T1加权上呈等或略高信号,T2加权上呈低于尿液的略高信号。
[鉴别诊断]
    膀胱肿瘤应和输尿管囊肿及前列腺肥大或肿瘤鉴别。输尿管囊肿可为两侧性,呈圆形,边缘非常光整,位置在三角区后部两侧。前列腺肥大或肿瘤位于膀胱底部,肿块可突入膀胱,但基部宽广,并有尿道的改变。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肿瘤咨询在线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sitemap - 网站导航 - 进站必读 - 招纳义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