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瘤(Thymoma)
胸腺瘤(Thymoma) |
|
|
|
|
 |
纵隔胸腺瘤。胸片正位(上图)示肿瘤位于左侧纵隔,肿瘤呈明显分叶状。侧位(下图)肿瘤位于胸骨后前纵隔的上、中部。
|
 |
纵隔胸腺瘤。CT增强纵隔窗示右前纵隔软组织密度肿块(标记),有强化表现。中心密度略低。
|
 |
纵隔胸腺瘤。放射治疗后2年。CT平扫纵隔窗示升主动脉右前方可见一类圆形囊性病变,囊壁有钙化。 | |
[病因病理] |
胸腺瘤是前纵隔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年龄组范围大,以在中年人中发病较多。病理上可分为上皮样细胞型、淋巴上皮样型、淋巴细胞型和梭形细胞型。胸腺瘤有明显的恶性变倾向。 |
[临床表现] |
临床上约15%~50%的胸腺瘤患者伴有重症肌无力症状。 |
[影像学表现] |
1.X线表现: ①纵隔向一侧增宽,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纵隔肿块,边缘清楚。 ②纵隔肿块密度均匀,多位于前纵隔的中部,少数可达隔肌之上。 ③侧位上,肿块主要位于胸骨角之后。 2.CT表现: ①胸腺瘤表现为前纵隔升主动脉前方软组织密度肿块,呈圆形或分叶状,直径1-10cm,与周围纵隔脂肪分界清楚。 ②胸腺瘤内可含钙化,部分胸腺瘤可发生囊变,特别是放疗后的胸腺瘤。 ③增强检查,胸腺瘤发生轻至中度强化。 ④提示恶性胸腺瘤征象是肿块边界不清、纵隔淋巴结增大、心包积液和心包增厚、邻近肺实质受侵出现肿块和胸膜下转移结节。 3.MRI表现: ①前纵隔升主动脉前方圆形或卵圆形肿块,边缘光滑,T1加权像上呈略低信号,周围为高信号纵隔脂肪包绕。 ②肿块内可有囊变,囊变区呈长T1低信号和长T2高信号,钙化灶则呈无信号结构。 ③Gd-DTPA增强检查,肿瘤明显强化,囊变、坏死区无强化。 ④恶性胸腺瘤MRI表现与CT相似,肿块形态不规则,纵隔脂肪和邻近结构广泛浸润。 |
[鉴别诊断] |
需与其他前纵隔肿瘤如畸胎类肿瘤、生殖细胞瘤、淋巴瘤鉴别。 | |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肿瘤咨询在线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篇文章: 胸内甲状腺肿(Intrathoracic goiter) 下一篇文章: 畸胎类肿瘤(Teratogenous tum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