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肿瘤咨询在线 >> 文章中心 >> 医生手札 >> 正文

《癌症那些事儿》中卷治疗篇 过度手术 谋财害命

更新时间:2013-11-11 14:57:10 来源:本站 作者:张医生 可选字体【

过度手术 谋财害命

过度医疗有“三大过度”:“过度用药”、“过度检查”和“过度手术”,其中对病人和病人家属伤害最大的是“过度手术”。

病人和家属对手术切除肿瘤抱过高期望的,以为肿瘤就是“一刀切之”,殊不知“癌症只是慢性病”,手术只是癌症治疗的一小部分,再成功的手术也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手术只是长期抗战开始的前奏,更何况许多癌症不能手术。

许多人都认为,只要高价请来技术高超的外科专家,就能够把肿瘤一刀切之,其实肿瘤的预后与外科手术的技术关系不大:手术难度越高,肿瘤预后越差,复发越快,5年生存期越低。晚期癌症,慎重手术,晚期肿瘤,神仙无术。

有一位70岁的晚期胰头癌病人,全身黄疸,皮肤瘙痒,上腹疼痛,腹水。在外院行胆道支架置入排黄退黄术后,黄疸渐退,病情好转。但就是腹部疼痛,胰腺癌的主要症状就是疼痛,主要治疗是药物止痛。

在没有进行规范化止痛处理,也没有手术指征的情况下,该院外科居然给病人行开刀剖腹探查,没有切除肿瘤,也没有病理活检,病人没有任何获益,白白挨了一刀――不白挨,因为手术费用3万余,加上送给医生的“红包”数万元,这一刀总共花了十余万元。病人仍然疼痛难忍,后到我们科,按《规范化止痛处理》,使用几十元钱的止痛药,病人无痛回家过年。

这一刀,虽然还没有害命,明显有谋财之嫌。而过度手术、谋财害命的例不时见到在此就不便提起了。

“如果没有红包,手术减少一半”。这句话是一位外科主任说的。事实上外科医生的手术“红包”收入数倍于工资收入是公开的秘密,试问有谁做手术没有送过红包的?这个真没有!在金钱激励下,手术抢着做就成为常态,个别医生甚至铤而走险,违背医疗规范、超出手术指征抢做手术。

笔者接诊过一位中年男性病人,CT结果为“肺癌纵膈淋巴结转移,并肺炎”,当地医生建议立即行右肺全切除,加纵膈淋巴结清扫术。当时正值春节前一周,病人犹豫不决,首诊的外科医生放言:“春节前不手术,春节后就全身扩散”。病人经亲戚介绍前来咨询笔者看资料发现该院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病理为“慢性炎症”,没有其他检查,遂建议病人先行抗感染治疗,一边安排全身检查包括权威医院纤维支气管镜复检,结果是:“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广泛转移、“腰椎转移、压缩性骨折”显然没有肺部手术指征,而手术禁忌症有很多。

众所周知,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原则是不手术以化疗为主,如果在没有病理确定就匆忙抢闸开刀手术,切除一肺的结果,医疗事故鉴定属于二级医疗事故,责任医生降一级职称,停止执业一年,医院需赔偿数十万元起。坚持严谨的医疗态度、执行医疗规范、不追逐经济效益的原则,挽救了病人,也挽救了那位急性子的外科医生。

有一位肝癌病人,右肝肿瘤6公分,侵犯肝包膜和脉管,居然决定做腹腔镜切除,手术做不下去了,又紧急转为开腹手术。病人付了两个手术的钱,挨了两个手术的苦。后来业内专家私下评价:术前CT等检查明确不适宜腹腔镜切除,选择腹腔镜切除要么就是该专家的腹腔镜手术科研论文缺少病例,要么就是为了多赚一个手术的钱。建议癌症拒腔镜手术。

在笔者所接手诊治的晚期病人中,以笔者曾经也是外科医生判断,以及与外科专家会诊病例讨论后,认为手术过的病人中有近半是过度手术或手术不当有些过度手术之黑之恶劣,触目惊心,可以写成一本书,足以成为中国大陆外科医生之“耻辱柱”。有句话说得好:”人在做,天在看”。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肿瘤咨询在线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sitemap - 网站导航 - 进站必读 - 招纳义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