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肿瘤咨询在线 >> 文章中心 >> 文化艺术 >> 文学 >> 正文

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

更新时间:2011-10-9 6:11:18 来源:SINA 作者:SINA 可选字体【
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
瑞典诺贝尔委员会在10月6日下午1点(北京时间10月6日下午7点)宣布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二十世纪瑞典著名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Tomas Transtromer)摘得桂冠。1954年出版第一本诗集《诗十七首》,引起瑞典诗坛轰动,成为五十年代瑞典诗坛上的一件大事。成名后又陆续出版诗集《路上的秘密》《完成一半的天堂》《钟声与辙迹》等多卷,先后获得了多种国际国内文学奖。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诗选
特朗斯特罗姆诗全集 南海出版公司2011年3月出版特朗斯特罗姆诗全集 南海出版公司2011年3月出版

  四月与沉默

  春天荒凉的存在

  天鹅绒般发黑的水沟

  在我身边爬动

  没有反影

  那唯一闪耀的东西

  是黄色的花朵

  我被携带与我的影子中

  像一把被携带在

  黑色琴匣中的小提琴

  我要说的唯一的东西

  闪耀在无法企及之处

  就像当铺中的

  白银一样

  孤独

  1

  二月的一个夜晚,我差点在这里丧生

  我的车滑出车道,进入

  路的另一侧。相遇的车——

  它们的灯——在逼近

  我的名字,我的女儿,我的工作

  松开我,默默地留在背后

  在越来越远的背后,我是匿名者——

  像校园被对手包围的男孩

  逼近的车辆射出巨大的光芒

  它们照射着我,我转动转动着方向盘

  透明的恐惧像蛋白滴淌

  瞬息在扩大——你能在那里找到空间——

  它们大得像座医院的大楼

  被撞碎前

  你几乎能停下

  喘一口气

  这时出现了一个支点:一粒援救的沙子

  或一阵神奇的风。车脱了险

  飞速爬回原道

  一根电线杆横空飞起,断裂——一阵尖利的声响

  ——电线杆在黑暗中飞走

  四周已平静。我仍系着安全带坐着

  等待有人冒着风雪

  看我是否安然无事

  2

  我长时间的徘徊在

  东哥特结冰的田野上

  半天不见人影

  而在世界其他地方

  人在拥挤中

  出生,活着,死去

  想引人注目——生活在

  眼睛的海洋

  就必须有特殊表情

  在脸上抹泥

  呓语飘起,沉落

  在自身,天空

  影子和沙石间分裂

  我必须孤独

  早晨十分钟

  晚上十分钟

  ——无所作为

  所有人都在对方那里排队

  几个

  一个

  路上的秘密

  日光落在一个睡者的脸上。

  他的梦更加生动

  但他没有醒来。

  黑暗落在一个在不耐烦的

  太阳强光中行走于他人中间的

  人的脸上。

  天色如一场骤雨突然转暗。

  我站在容纳每一时刻的屋里--蝴蝶博物馆。

  阳光依然强烈如初。

  它那不耐烦的画笔正描绘着世界。

  辙迹

  凌晨两点:月光。火车在外面的

  田野中停下。一个远远的镇子的点点星火

  在地平线上冷冷地闪忽不定。

  当一个人在梦中走得如此之深

  当他再次返回屋子之际,

  他绝不会想起他在那里。

  或者当一个人在疾病中走得如此之深

  以致他的日子都变成某些闪忽的火花,蜂群,

  虚弱而寒冷于地平线上。

  火车完全静止不动。

  两点:强烈的月光,稀疏的星星。

  完成一半的天堂

  悲观中断其行程。

  痛苦中断其行程。

  秃鹰中断其飞翔。

  热切的光芒涌流而出,

  就连鬼魂也畅饮一番。

  我们的绘画看见日光,

  我们的冰期画室的红色之兽。

  万物开始四处环顾,

  我们数以百计在阳光中行走。

  每个人都是通向一个适合

  每个人的房间的半开之门。

  无穷的地面在我们脚下。

  水在树林间闪耀着。

  湖泊是一个嵌入大地的窗户。

作者简介: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TomasTranstromer1931-),瑞典诗人。1954年发表诗集《17首诗》,轰动诗坛。至今共发表163首诗,除《17首诗》外的作品结集为《途中的秘密》、《半完成的天空》、《音色和足迹》、《看见黑暗》、《野蛮的广场》、《为生者和死者》和《悲哀贡多拉》十部诗集。1990年患脑溢血导致右半身瘫痪后,仍坚持纯诗写作。他善于从日常生活入手,把有机物和科学结合到诗中,作品多短小、精炼,往往用意象和隐喻来塑造个人的内心世界,把激烈的情感寄于平静的文字里。他被誉为当代欧洲诗坛最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多次获诺贝尔学奖提名。199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沃尔科特曾说:“瑞典文学院应毫不犹豫地把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特朗斯特罗姆,尽管他是瑞典人。”

  托马斯·特兰斯特罗默的诗非常紧密,他使用很少的字来表达非常强烈的感情。他使用许多联想的手段。由于他用词非常少,他在50年代就已经达到了日本俳句的要求。在这里词不是诗的组成部分,而是音节。

  在结构上特兰斯特罗默从一开始就使用大胆的比喻,自由的节奏和古诗的结构。他的用语比较温和,不强硬,他的风格简单,但节奏性非常强,通过令人意外的诗句和联想非常吸引人。

  在内容上特兰斯特罗默很少描写自然景象或抽象的哲学思考,他一般描写对日常生活的反想。在这里他既不描写对媒介报道的世界大事,也不描写内心的冲突,他集中在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瞬间。德国电台评论他的诗“充满了味道、颜色、振动和杂音”。

  从文学史的观点上来看他与保尔·瓦莱里的“纯诗”相近。他有点“为艺术而艺术”的味道,但超出了纯粹的完美主义,而是“心理地、逻辑地自问”。他的诗无法规入一个流派。

编者按:令我们欣慰并松了口气的是,诺贝尔文学奖终于又远离政治,重回纯文学道路,这对推动发展世界文学特别是远离政治的纯文学是个大大的好消息。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肿瘤咨询在线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sitemap - 网站导航 - 进站必读 - 招纳义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