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肿瘤咨询在线 >> 文章中心 >> 文化艺术 >> 正文

意大利乡村十日谈

更新时间:2009-2-1 11:57:42 来源:web 作者:web 可选字体【

乔科莫的家乡普蒂尼亚诺(Putignano),是意大利南部的普利亚大区的一个小镇,毗邻人称天堂小镇的阿尔贝罗贝洛。与罗马、威尼斯等世界著名景点以及旅游开发过度的天堂小镇阿尔贝罗贝洛相比,普蒂尼亚诺没有如织的游人群,没有庸俗的旅游商业铜钱味,有的是自然风光和朴素民情,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意大利南部小镇的文化和传统,是典型的意大利南部原始小镇。普蒂尼亚诺之游,是真正的意大利南部风情游。
应乔科莫邀请,在他家小住了十日,与意大利人同吃同住同劳动,来了个真正地意大利南部小镇深度游。

第一日:“乔”这一家子

乔科莫的家乡普蒂尼亚诺(Putignano),是意大利南部的普利亚大区的一个小镇,毗邻人称天堂小镇的阿尔贝罗贝洛。与罗马、威尼斯等世界著名景点以及旅游开发过度的天堂小镇阿尔贝罗贝洛相比,普蒂尼亚诺没有如织的游人群,没有庸俗的旅游商业铜钱味,保留自然风光和朴素民情,坚守着原汁原味的意大利南部小镇的文化和传统,是典型的意大利南部原始小镇。

普蒂尼亚诺早在13世纪就已经有一定的规模了,普蒂尼亚诺更以其具有700年历史的嘉年华节而驰名世界,普蒂尼亚诺市民全都是天主教信徒。

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 FriedrichⅡ(1194—1250)特别钟爱普蒂尼亚诺,曾经在鎮內建造城堡,作为行宫,经常到普蒂尼亚诺居住和狩猎,可是普蒂尼亚诺人似乎不太买帐,对皇帝缺乏应有的尊敬,有一次腓特烈二世外出狩猎,晚上回来时,城門已经关上了,腓特烈二世吃了个闭门羹,于是恶从胆边生,就把城堡和城門一并拆除了,移情别恋,一走了之。普蒂尼亚诺坐失天子恩宠和发展良机,也许这也就是普蒂尼亚诺人享数百年太平安乐生活和保持传统的原因。

普蒂尼亚诺狂欢节(Carnevale di Putignano) 是意大利最著名的狂欢节之一,而且是时间最长的,普蒂尼亚诺狂欢节有各种寓意的彩车游行和节目表演。每年的11月份举行,可惜我们来得不是时候,没能看到普蒂尼亚诺狂欢节。

乔科莫父母都是教师,在普蒂尼亚诺小镇上有一套三居室:感觉与中国的没有什么太多差别。不过,装修材料和家具、电器等用品的质量明显要高很多档次。国内的次品太多。
小区也是安全锁,客厅和房间很象中式家具和被褥,厨房的厨柜和饭厅也和我家的差不多。其实差别还是有的:炒第一个中国菜就把他家的锅给炒焦糊了-早就听说欧洲的锅是不堪炒的-第二天发现再也找不见了-扔了,只有暗中一声叹息:可惜,以后再也无法炒中国菜了。
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在厕所, 看上去好象是两个马桶,其实一个是和我们的厕所里面的抽水马桶一样的大便的马桶,另一个象马桶不是马桶的,用于便后冲PP的。从没带过相机上厕所,也不好意思特意去拍照,所以没照片。如果被发现我拍他们的厕所,不知道意大利人会作何感想?!
意大利人的家庭观念与中国人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我经常纳闷两个远隔万里的国家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相似之处-乔科莫的父亲已经退休,是个整天都乐呵呵的快乐汉子;乔科莫的母亲则是慈祥贤惠的那类典型的母亲;乔科莫有两个妹妹:一个刚大学毕业,政府安排了几个工作,都觉得不满意没去上班-反正政府的失业救济金也足够花销的了;另一个是比萨大学的在读愽士。

 

第二日:特鲁利TRULI庄园别墅

乔科莫家在郊外的农村还拥有一栋带橄榄果园和TRULI的庄园别墅。走进别墅的院子门,一眼就看到了右侧橄榄树丛中,有一栋特鲁利。乔科莫领我们进了特鲁利,我好奇地打量这栋我们即将下榻的世界文化遗产:特鲁利的结构看上去很简单,方形的石灰石围成园形的房舍,堆砌至一定的高度後再用片狀的石灰石板往上叠砌,逐步收窄封顶,就成了圆锥狀的尖顶,里面无柱无樑的,而石板之间也没有水泥等任何的粘合剂,整栋特鲁利都是堆砌而成。室内面积约莫20余平方米,中间是一大床,四周有摆些简单的橱柜家俱。乔科莫告诉我:特鲁利冬暖夏凉,住在特鲁利里面,不必担心石板之间不用水泥而有塌顶的危险,因为特鲁利这种建筑形式,已经久经几百年的考验而不倒。不过,千万不要乱拉特鲁利的石块,因为其中有一块是整个特鲁利的机关:只要一拉动这块石块,整个特鲁利就会垮塌下来。

 


第三日:家族鸡尾酒舞会

家族鸡尾酒舞会:好家伙,来了200多人,一个家庭一张台-不象我们中国人做客是一家一个代表。这可不是黑手党开会哦!
有几个象黑手党打手的-手持长枪短炮的-是乔科莫的堂兄弟们,那位特大肚子的象黑手党教父的,是乔科莫的伯父-在意大利国家电信工作,慬点英语,所以被安排专门招呼我-我就管他叫“教父”-告别普蒂尼亚诺的时候,“教父”亲自开车送我们去火车站。
那两位做奶酪的大厨-一开始我以为意大利也有兰州拉面,吃那么多的奶酪,难怪一个个都那么肥-看到我偷拍他们,有点不好意思,我做了一个手势:COME ON, BABY--他们就很大方很配合地摆开姿势让我拍。

 

第四日:超市 AUCHAN

看来意大利人也看出我不太喜欢吃意大利饮食,就决定带我去超市买东东:自己任选。最大的超市叫AUCHAN,是法国人开的,在郊外。我想法国的家乐福超市够大了,还有比家乐福更大的法国超市?这法国佬的超市也太霸道了,做到世界各地了。
来到超市,发现确实是超级大:也搞不清楚占地有多少亩,反正还没买东东,我已经走到饿极了,就赶快顺手在超市买了1/4批萨和一听可口可乐,在一边狠吞虎咽解决肚子问题。乔科莫几个人都说不饿,我也就不和他们讲客气了。
超市里面不仅大,而且物质那是相当地丰富:一排过去有是同类品种,水果类;冰冻食品类;服装类;电器......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这超市没有的东东。
靠,最搞的是光面条就有三大排,能有几百种面条,把我眼都看花了。如果每种菜汁面条都算一种的话,我看能有好几千种!
意大利的面条其实外形和中国差别不大,真正的不同是质地。我在乔科莫家煮过一次面条,煮了两个多小时,楞是没有煮熟:原来意大利人喜欢吃軔性的面条。
各人买自己要吃的、要穿的,就分头行动了。
中午就在快餐店吃快餐:还是批萨好,有不同口味,可以买1/4。但快餐店里面的批萨要比超市里面自己做的要贵,可口可乐也要贵些:可能的包括了座位费吧,可别人超市那边也有坐位呀,也就几歩路。也是乱来。

 

第五日:特鲁利之都-阿尔贝罗贝洛

次日,我们驱车前往阿尔贝罗贝洛游玩:那里的特鲁利最多最集中。1996年,阿尔贝罗贝洛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就是因为这里保存着1000多座特鲁利,是真正的“特鲁利之都”。
    一路上,公路两旁都是橄榄树,在地中海温暖柔和的阳光下,大片橄榄树林随着起伏的丘陵地形高低延伸,莽莽苍苍的绿色融进了地平线,融进了东边的亚得里亚海,融进了南边的地中海……在这样一幅写意画的背景上,点缀着点点白色圆锥顶的特鲁利。我想,只有上帝,才能画出如此美丽的图画。
    据乔科莫介绍,特鲁利这种用石灰石板层层铺就的圆锥顶房子是普利亚地区独有的风貌。整个普利亚地区总计有10000多座特鲁利,主要集中在三个小镇:阿尔贝罗贝洛(Alberobello)、普蒂尼亚诺(Putignano)和马丁纳弗兰卡(Martina Franca)。  
特鲁利的起源有两种说法:其一,旷野栖身说。特鲁利是农民们的“旷野栖身地”。由于普利亚地区气候干旱,农民在旷野劳作,时间不能太久,需要盖一个“窝棚”休息避暑,而当地最容易获得的建筑材料是石灰石,建造特鲁利又简单易行,于是特鲁利便四处开花。其二,农民抗税说。每年国王的收税官员都要下到乡村向农民收税,收税是按房子挨家收。在国王的收税官员来到特鲁利之前,农民就抽动特鲁利的机关砖块,特鲁利屋顶倒塌,国王的收税官员自然不能收税。等国王的收税官员走后,农民又堆砌好特鲁利的屋顶完好如初,迅速地重建自己的家。第二种传说比较有含金量:劳动人民和统治阶级斗智斗勇,并取得了胜利。
    总之,特鲁利的历史起源是农民的临时小窝棚,到了13世纪,这种建筑在普利亚地区逐渐定型,到17世纪早期又开始了大发展。那时候,许多没有土地的农民来到普利亚地区,不得不选择特鲁利这种简易的居所,但是时间一长,农民们也就习惯把特鲁利真正地当成家了……
  我们在夕阳下漫步在阿尔贝罗贝洛宁静的“天堂小道”上,满眼都是白色的特鲁利,随处可见有几百年历史的历史文物特鲁利,依然有人居住其中。一般越古老,顶部的石板码放得越不规整。天堂小镇确实名不虚传,地中海的气候使天非常地蓝,而特鲁利又特别地白,在这种蓝白相衬的色调中,走在小镇的街道上,太美的风景让人不敢看,给我一种“不真”的感觉,倒像是在一个童话的世界里。
    阿尔贝罗贝洛的意思是美丽的橡树,15世纪已有人居住,直到1635年才开始发展,目前小镇有人口19000人。自从阿尔贝罗贝洛和特鲁利名列世界文化遗产,从前简陋的农民居所特鲁利也都成了无价之宝。阿尔贝罗贝洛及其特鲁利是意大利南线旅游线路中的必游之地,世界各地游客蜂拥而至,阿尔贝罗贝洛也不能免俗地染上了浓厚的商业气息。整个镇子分新旧两部分,旧镇主要密集了1000多座特鲁利,已经彻底变成了一处旅游胜地,起伏的街道徜徉着世界各地的参观者,许多特鲁利做了旅游商品店,有的卖明信片,有的卖书,还有卖食品、小工艺品、艺术品的,种类齐全,都跟特鲁利沾边。走在小镇上,两旁的特鲁利小商店,不时传出不同语言的“请进来看看”的招揽游客声音。
    信步走进路边一个制作和售卖特鲁利工艺品模型的小作坊,一个年轻的艺术家,用建造特鲁利的石材,剪裁成小块石料,制成不同大小的微型特鲁利。他向我们展示了制作特鲁利的工艺,还热情洋溢地介绍了特鲁利的知识:文化的、历史的、建筑的......,建造特鲁利的石材都有清晰的普利亚地区气候的烙印——由于常年受偶然一见的雨水冲击,这里的石灰石分层明显,层次分明的石灰岩即成为特鲁利的方便建材。虽然是取材于和特鲁利一样的材料,但制作微型特鲁利却需要粘合剂,不能达到祖先的技术水平,艺术家很坦然地告诉我们。我们还看到一个剖面的特鲁利建筑模型,惊讶原来我们昨晚卧榻之处的结构居然就是这样的!参观后我们买了一个27欧元的微型特鲁利,作为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世界遗产的纪念品收藏。
    走在阿尔贝罗贝洛,我们留连忘返,特鲁利座座皆相似,又栋栋都不同,看不完,意未尽,不觉已经是夜色栅阑,点点灯光下的天堂小镇更象童话世界,我们欧亚结合的一行5人急忙赶回家路。匆匆之中,突然路边的一个特鲁利小店门口有个小姑娘服务员对我招手并用日语喊:“こんばんは、こちらに来-を見る。(晚上好,请进来-看看。)”
     “我不是日本人,我是中国人!”我条件反射性地大声说,然后又用英语重复一次。“I am not Japaness, I am Chinese!”
    “Sorry,Sorry......(对不起,对不起......)”小姑娘服务员用英语连声说。
    哗,小街爆发出一阵善意的笑声。
    在回家的路上,我反复大声地说着一句刚从乔科莫那儿学来的意大利语:
    “Io sono un cinese.(我是中国人!)”
(本文被新华网,21CN.COM,中国旅游等20余家网站转载)

 

第六日:自己动手做家庭批萨

在意大利肯定是要吃够批萨,但自己动手做家庭批萨又是别样风味。大家都动手做,我在一边学也就是只看不做,但乔科莫的妹妹一定要我也去动手做批萨,说佃个人都必需动手,不劳者不得食。原来在意大利做家庭批萨就和我们逢年过节包饺子一样:是家庭乐趣、感情交流。
自制家庭披萨:
工具-烧炉-做披萨-烤披萨-成品(著名的薄如纸的披萨,哈)
批萨必备工具:
左起-
勾(拔柴火);
小园铲(帮助大铲);
大铲(送批萨进出);
刷(刷干净烤炉)
第一歩:烧红炉
第二歩:做批萨(和中国包饺子一样,可以随心所欲加料)
第三歩:上铲送进烤炉萨
第四歩:成品出炉分割成几块

 

第七日:波利尼亚诺之晕

吃了家庭批萨,第二天,我们去巴里地区著名的海滨旅游观光城市Polignano the mare 波利尼亚诺玩,看名字就有个海滨,所以是正宗的海滨城市。Polignano的名字和Putignano有点相似。我发现意大利的城市和小镇叫什么的“-NO”的很多,象米兰的意大利名就是“Milano”。
因为有一位晕车了,所以这次玩得不很尽兴就赶快打道回府。我猜一定是昨晚的批萨和海鲜吃多了点!而且这一晕就几天,把乔科莫预订好的米兰和威尼斯之游都晕没了。这就是今年去法国还要去米兰和威尼斯的原因。为了了却一桩心愿。
教训:以后不要吃太多了,得不偿失,意大利美食太多了,不过,乔科莫在我家吃中国菜也吃到拉肚子去医院输液,害我还去做陪人。
这下也算是扯平了,我晕。

 

第八日:上教堂做礼拜

上教堂做礼拜是意大利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也去体会了一把。
首先是信徒们进去站好位,我这个烂芋充数的假信徒,更是被安排在第一排,等候主教大人,等候神的光芒......信徒们都在聊家常,我这个假信徒最正经:一声不吭,静候主教的接见。
不久,人们的喧哗声没了,一位穿白衣服的中年牧师出来,说了一通话,又带大家读了一通经文-大家已经从桌子下面拿出了圣经,我也赶紧拿出来,摆在桌面上,都是意大利文的,我当然也看不懂,也不会读,站在那里象个呆鹅,原来做礼拜如此痛苦,但比起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来,还是要好过十万倍-接着又出来一个更大点年纪的,约莫40多岁的牧师,又带着大家读了一通。最后是主教大人闪亮登场:白发苍苍,白色服装,白色围巾,大概有6-70岁,走路有点颤颤的,还不需要人扶,很慈祥的样子。主教上来讲了一通,然后又带读圣经,感觉众信徒的声音都响亮起来了:跟读得是又响又溜。
我还是那个呆鹅样,嘴在嚅动,两眼紧盯着主教大人。
我发现:
主教大人两眼盯着我-好象我没有读圣经一样。
我两眼盯着主教大人-好象我读了一样。
一会儿,主教下去后面休息了。两个牧师在分水和面包,两个中年女信徒上去拿了装面包的小蓝,从后面一排排地发面包:其实每人都是象征性地吃一点点水一小片面包,不然,还不够一个人吃的。来到我们面前,我们也象征性地吃了一点点:这就是传说中的耶稣的血和肉。
然后那两个中年女信徒各拿一个空的小蓝,也是从最后排走向前面,所过之处,信徒们都会将一些小的欧元硬币放入小蓝中:多少随缘。我们当然也是随大流,反正我们外来的不用管,早就有人安排好的。
最后,音乐起,主教大人走下圣坛,来到我们这些凡人俗子中,为我们新来的人祝福:喃喃声声,总之是祝福,也不知道说得是什么。
我发现主教大人披上了表示其身份地位的绿袍-原来这位主教大人是绿衣主教,小镇上的最高级别-好象红衣主教是主教中的最高级别,再上去就是教皇了,教皇只有一个,是在红衣主教中选出-不知道我这样理解对不对。
做礼拜是不准拍照的,我偷拍了几张。
罪过,罪过,上帝饶恕我,阿门!

 

第九日:意大利美食

意大利的米饭:煮意大利米饭是不能盖盖的,开锅中小火煮3-6个小时,据说有煮8个小时的!要不停地搅拌-太费事了!也有加入南瓜的南瓜饭。
在意大利,请人吃米饭是很高规格的:非贵宾非大酒席是不会轻易上米饭的!
中国人如果在意大利天天要吃米饭,确实有点难为人了。
意大利的面条之多,确实是多过中国:据说有几百种面条,如果每种菜汁面条都算一种的话,看能有好几千种!其实外形和中国差别不大,真正的不同是质地。我在乔科莫家煮过一次面条,煮了两个多小时,楞是没有煮熟:原来意大利人喜欢吃軔性的面条。
意大利人也许是面条普及,家家户户都存放有好几种。那天我说要去上街找穷游上盛传的墨鱼面条吃,结果乔科莫妈妈一转身就拿了一大筒墨鱼面条出来:今天晚餐就吃墨鱼面条,加海鲜。呵呵,那叫一个好吃,那天可是把我给撑得,那是再也不敢轻易讲吃方面的字了!
以下省略N段诱发口水的文字。



第十日:摘仙人掌果的故事

意大利人的晚餐是大餐:一般都在八点以后才会开始做,一家人边吃边聊,吃上3-4个小时。我天天等吃晚餐那是“等你等到我瞌睡”。这天的晚餐照例是吃到我昏昏欲睡,突然听到他们讨论明天上午去采摘仙人掌果的话题,我一下睡意全无:采摘仙人掌果?我要去!
乔科莫鼓励我:对,你没去过,你应该去,Have a try,他和两个妹妹都极力怂恿我去。我以前没听说过仙人掌果可以吃,这么好的事,你不要我去,我也会要去的。
第二天,乔科莫的父亲一早就带我们去摘仙人掌果。乔科莫还在“福-禄-寿......zzzZZZ”,梦凯撒呢。
到了果园一看,不得了,一大片一丛丛的仙人掌树比人还高,我从没见过这么大的仙人掌树和这么多的仙人掌果,有红色和黄色两种,一丛丛的仙人掌树上果实累累,红色和黄色的仙人掌果就长在仙人掌叶的顶端。仙人掌果浑身长满小刺,碰都不能碰:一不小心,就要痛上几个月,都是些又小又软的刺,根本没办法挑刺的!
仙人掌树和仙人掌果都长满了刺,当然不能用手摘啦。乔科莫的父亲发给我们一人一个摘仙人掌果的专用工具:那是一个木棒上发了个撗的铁皮做成的小杯状套筒,口稍大。两头都可以套摘仙人掌果,就象一个T字形,是所谓“仙人掌果采摘器”。
乔科莫的父亲教我们套摘:将仙人掌果套入小铁皮筒内,拧断仙人掌果蒂,就放入果的桶中。技术难度虽然不高,但很容易脱落。我们摘了一会,落到桶里的不多,掉落地的倒不少。乔科莫的父亲比我们要熟练,但也有不少掉落的:浪费了仙人掌果,什么时候才能把这一丛仙人掌的果都摘完,难怪要一大早就上果园开摘,我心里直犯嘀咕,这效率也太低了,可是据说意大利人字典中没有效率和时间的词。乔科莫的父亲的父亲就是这样做的也是这样教的,乔科莫的父亲的父亲的父亲也是这样做的也是这样教的......
这实在是一件苦差事,摘没几颗,我两臂已经酸痛不止了:难怪乔科莫和他的两个妹妹都不愿意来摘仙人掌果,我明白了昨晚晚餐上我抢着要去摘仙人掌果时他们狡猾的笑容和极力怂恿我去的态度。
好象脑筯突然急转弯,我把两支“仙人掌果采摘器”合用,套住一个仙人掌果,一拉一个,直接送入桶内。由于成为封闭的器具,也不用拧,速度快,又不会掉落,不一阵,就把一大丛的仙人掌果全部摘完了,没有掉落一粒。哈,果然干什么事都是有诀窍的!
旁边,把个乔科莫的父亲看得目瞪口呆:从来没见过这样摘仙人掌果的!
我们很快接完,满载而归,乔科莫刚刚梦凯撒回来,见到我们,惊呀不己:回来得这么快?还没去摘仙人掌果吧?!他们个个都知道摘仙人掌果的艰难,不明白本来一上午的工作,怎么就一个小时就干完了。
乔科莫的父亲很激动地向每个人都表演了一番我发明的摘仙人掌果的新技术,不停地说:中国人,很聪明!以后摘仙人掌果就容易了。
开剥仙人掌果要戴手套保持手不被刺:一不小心就被刺,被刺了要痛好几个月-等仙人掌果的小刺被人体溶化了才会不痛。乔科莫的父亲是剥仙人掌果的高手,他只用一张硬紙一把小刀就可以开剥仙人掌果。乔科莫叫我在旁边打下手:捧着一个大碗准备接剥下的仙人掌果。他自己则站在一旁指手画脚,俨然一个监工,还不无调侃地对我说:我小时候就是专干你那个活的!
乔科莫的父亲用小刀在仙人掌果的两端各切一刀,中间再划一刀,两手一剥,“三刀一剥”:一颗仙人掌果就跳落到我捧着的碗中了,动作流畅,机械化,很快就剥完了我们摘的一大桶:获得有红有黄的仙人掌果两大碗。
历经艰难,终于到了享受成果的时候了:仙人掌果有红色和黄色两种颜色,肉嫩、汁多,很多籽,籽非常硬,味道非常清甜,我开始是吐籽吃肉吃甜味,但乔科莫的父亲比划着(他只会意大利语,我不会意语)纠正我:要连核一起吃,就是呑:他一口一个地呑,我也试了一下地道的吃法,果然,味道好很多,很清甜!当然,还是不太习惯,好象咽喉不够大,估计主要是心理不习惯,我摇摇头:Na,Na(No, No)......于是,在他们全家善意的嘲笑声中,我选择了喝仙人掌果汁,象甘露一样清甜的仙人掌果果汁!
也许是摘仙人掌果的后续作用,我从意大利回来不久,就收到了乔科莫全家每人亲笔签名的热情洋溢的邀请信:他们的橄榄果园里的橄榄大丰收,全家盛情邀请我去意大利摘橄榄!

 

再见,普蒂尼亚诺

终于到了告别的时候了,再见,普蒂尼亚诺,真的真的很想再见!
在火车上的小酒吧,我请乔科莫喝咖啡,他要了超浓的咖啡(Espresso据说是意式咖啡的精髓)一小口就没了,接着就只好看着我喝了;我要了泡沫咖啡(卡布其诺 Cappuccino):一大杯,还是我的划算
火车呜呜,直奔罗马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暴走罗马!
  
背影音乐:何日《重归苏莲托》
看,那海浪轻轻荡漾,心中激起无限欢笑,漪旎风光令人 奢望 ,花坡春水路满香。
看,这果园一片金黄,蜜橘长满在山坡上,传来一阵阵的芳香,心中充满阳光。
但是,你向我说再见,从此远离我的身旁,离开你可爱的家乡,永远留在远方。请别抛弃我,不要再使我悲伤。
重归苏莲托,回到我身旁。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肿瘤咨询在线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sitemap - 网站导航 - 进站必读 - 招纳义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