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

>> 中医治疗肿瘤之定位,中医治疗肿瘤之思路...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肿瘤咨询在线论坛学术园地『 中医中药 』 → 临床常用方剂选

您是本帖的第 2057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临床常用方剂选
管理员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 义工
等级:管理员
威望:1
文章:827
积分:4593
注册:2004年1月31日
楼主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管理员

发贴心情
临床常用方剂选

1.         麻黄汤

组成:麻黄 桂枝 杏仁 炙甘草

用法: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功用:辛温发汗,泄卫调营

主治:风寒束表,营卫失调(卫强营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口中和,脉浮紧。

2.         大青龙汤

组成:麻黄 桂枝 杏仁 炙甘草 石膏 大枣 生姜

用法: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停后服。

功用:发汗解表,清热除烦。

主治:表寒里热。伤寒发热恶寒俱盛,全身疼痛,无汗烦躁,脉浮紧。

3.         桂枝汤

组成:桂枝 芍药 生姜 炙甘草 大枣

用法:水煎,温服。啜热粥,温覆以助汗,以微汗为度。

功用:解肌表、和营卫、调和阴阳。

主治:营卫不和,阴阳失调,头痛项强,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脉缓者。

4.         九味羌活汤

组成:羌活 防风 苍术 白芷 细辛 川芎 生地黄 黄芩 甘草

用法:水煎服。急汗热服,以羹粥投之;缓汗温服,不用汤投之。

功用:解表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表寒夹湿。外感风寒湿邪。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

5.         香苏散

组成:炒香附 紫苏叶 陈皮 甘草

用法:为细末,每服6克,开水送服。

功用:理气解表

主治:外感风寒,内有气滞。形寒身热,头痛无汗,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舌苔薄白。

6.         小青龙汤

组成:麻黄 桂枝 半夏 干姜 细辛 五味子 芍药 甘草

用法: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功用:宣肺降逆,温化水饮。

主治:肺失宣降,寒饮内停。1恶寒发热,无汗,咳嗽气喘,痰多清稀,苔润滑,不渴饮,脉浮紧。2痰饮喘咳,不能平卧,无表证者。3肢体重痛,肌肤悉肿者。

7.         止嗽散

组成:荆芥 桔梗 紫苑 百部 白前 陈皮 甘草

用法:为末,每服6克。开水调,食后,临卧服。

功用: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主治:风邪犯肺,肺失宣降,咳嗽,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寒发热,苔薄白,脉浮缓。

8.         银翘散

组成:银花 连翘 荆芥穗 薄荷 豆豉 苦桔梗 牛蒡子 竹叶 甘草 苇根

用法:作散,每服18g,作汤,水煎沸,日服4次。

功用: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上焦风热。温病初起,但热不寒,或微恶寒,头痛,口渴,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9.         桑菊饮

组成:桑叶 菊花 连翘 薄荷 桔梗 杏仁 甘草 苇根

用法: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

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热犯肺,肺失宣降。风温初起,咳嗽,身微热,口微渴,苔薄白,脉浮数。

10.      荆防败毒散

组成:羌活 独活 柴胡 前胡 枳壳 桔梗 川芎 茯苓 甘草 荆芥 防风 薄荷 生姜

用法:水煎服。

功用:散寒解表祛湿

主治:风寒湿在表,及时疫疟疾、痢疾、疮疡具有风寒湿在表者。

11.      大承气汤

组成:大黄,芒硝,枳实,厚朴

用法:先煮枳厚,后下大黄,汤成去滓,纳芒硝,溶化服。

功用:峻下热结。

主治:阳明腑实,胸痞腹满,大便秘结,腹痛拒按,潮热谵语,舌苔黄燥或焦黑起刺,脉滑数或沉实有力。

12.      温脾汤

组成:大黄,当归,附子,干姜,甘草,人参,芒硝

用法:水煎服。大黄后下。

功用:攻下寒积,温补脾阳。

主治:痼冷积滞。1-寒实积聚,胁下偏痛,恶寒肢冷,脉沉而紧。2-寒积便秘。

13.      麻子仁丸

组成:麻仁,杏仁 芍药,炙枳实,厚朴,大黄

用法:六味为末,炼蜜为丸,10克,日1~2次。

功用:润肠泻热,行气通便

主治:肠热津虚,大便秘结。胃肠燥热,大便秘结,小便数多,或痔疮便秘,或习惯性便秘。

14.      济川煎

组成:当归 牛膝 肉苁蓉 泽泻 升麻 枳壳

用法:水一盅半,煎七分,食前服。

功用: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主治:肾虚便秘。大便秘结,小便清长,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迟。

15.      十枣汤

组成:大枣,芫花,甘遂,大戟

用法:三药分别研为细散,和匀,每次以枣汤吞服药粉3克。清晨空腹服,不知者渐加。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功用:攻逐水饮。

主治:水饮结于胸腹。1水邪结于胸中,咳唾引痛,心下痞硬,干呕短气,头痛目眩,或其人常常汗出,舌苔滑,脉沉弦者;2水肿腹胀,胁下支滿,按之痛,甚则痛引肩背者。

16.      小柴胡汤

组成: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甘草,大枣

用法: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邪踞少阳,1.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弦,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2.亦治热入血室,黄疸,便泌,失血,眩晕,妊娠恶阻,风丹,虚人感冒等证。

17.      大柴胡汤

组成:柴胡,黄芩,半夏,生姜,芍药,大枣,大黄。

用法: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主治:少阳阳明合病。寒热往来,胁肋胀痛,呕不止,心下痞硬;或心下急痛;或协热下利;火烦热如狂,发狂,兼见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18.      蒿芩清胆汤

组成:青蒿,黄芩,青黛,竹茹,枳实,陈皮,半夏,茯苓 ,滑石,甘草。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主治:少阳湿(痰)热。寒热如疟,热重寒轻,胸胁胀痛,口苦吐酸苦水,或呕吐黄涎而粘,或干呕,呃逆,舌红苔白或黄腻,脉弦数者。亦治疗眩晕,黄疸,湿热盗汗;神志不清,心悸,失眠,咳嗽,咳血;热淋,痔疮下血等证。

19.      柴胡疏肝散

组成:柴胡,枳壳,白芍,川芎,甘草,香附,陈皮

用法:水一盅半,煎八分,食前服。

功用: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主治:肝气郁结证。胁肋胀痛,或往来寒热,嗳气太息,脘腹胀满,脉弦。及胃痛,腹痛,痛经等证。

20.      逍遥散

组成: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

用法: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加生姜,薄荷少许,同煎至七分。

功用: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主治:肝郁血虚脾弱。两胁作痛,头晕目眩,口燥咽干,食少神疲;或乳胀胁痛,月经不调;或寒热往来,脉象弦大而虚。

21.      半夏泻心汤

组成:半夏 干姜 黄芩 黄连 人参 炙甘草 大枣

用法: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寒热平调,散结除痞。

主治:寒热互结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尖红,苔薄黄而腻,脉弦数。

22.      白虎汤

组成:生石膏 知母 甘草 粳米

用法: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清热生津。

主治:阳明气分热盛,高热,汗出恶热,烦渴饮冷,脉洪大有力。

23.      竹叶石膏汤

组成:竹叶 石膏 半夏 人参 麦冬 炙甘草 粳米

用法: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主治:热病后期,气分余热未尽,津气已伤。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咽燥口渴,或虚烦不寐,舌红少苔,脉虚而数者。

24.      清营汤

组成:犀角 生地 玄参 麦冬 黄连 银花 连翘 竹叶 丹参

用法: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

功用: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主治:温邪初入营分。身热,入夜尤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斑疹隐隐,口渴或不渴,舌质绛,脉细数。

25.      犀角地黄汤

组成:干地黄 生白芍 丹皮 犀角

用法: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渣再煮一杯服。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治:1.热入血分。迫血妄行而为吐血、衄血、便血、溺血;迫血外溢而发斑,兼见神昏谵语,舌绛起刺,脉数;2热与血结,蓄血发狂,但欲漱水不欲咽,腹不满而自言满,大便黑而易解。

26.      黄连解毒汤

组成:黄连 黄芩 黄柏 栀子

用法: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二服。

功用:泻火解毒。

主治:1热毒充斥三焦,身大热,烦躁不安,神昏错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2外科疮痈疔疖,见红肿热痛者。

27.      凉膈散

组成:大黄,朴硝,甘草,山栀子,黄芩,薄荷,连翘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9克,入竹叶7片,蜜少许,水煎,食后温服。得利下住服。

功用:泻火通便,清上泻下。

主治:上中二焦火热证。烦燥口渴,面赤唇焦,胸膈烦热,口舌生疮,或咽痛吐衄,便秘溲赤,或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脉滑数。

28.      仙方活命饮

组成:白芷 贝母 防风 赤芍药 当归尾 甘草节 皂角刺 穿山甲 天花粉 乳香 没药 金银花 陈皮

用法:酒一大碗,煎五七沸服。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主治:痈疡肿毒初起。红肿掀痛,或身热凛寒,苔薄白或黄,脉数有力。

 

29.      龙胆泻肝汤

组成:龙胆草,黄苓,栀子,木通,泽泻,车前子,生地,当归,柴胡,甘草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

主治:1-肝胆实火上炎,头痛晕胀,目赤肿痛,耳聋耳肿。2-肝胆湿热下注,小便淋涩,阴囊潮湿,阴痒阴肿,带下臭秽稠粘。口苦,急躁易怒,舌红苔黄,脉象弦数或濡数。

 

30.      泻白散

组成:地骨皮 桑白皮 甘草

用法:锉散,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盏,煎七分,食前服。

功用:清泻肺热,平喘止咳。

主治:肺热喘咳。气喘咳嗽,皮肤蒸热,日晡尤甚,舌红苔黄,脉细数。

31.      清胃散

组成:黄连,黄芩,石膏,生地黄,牡丹皮,升麻。

用法:为末,水盏半,煎至七分,去滓放冷服。

功用:清胃凉血

主治:胃火牙痛。牙痛牵引头痛,面颊发热,其齿喜冷恶热,或牙宣出血,或牙龈红肿溃烂,或唇舌颊腮肿痛;口气热臭,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滑数。

32.      青蒿鳖甲汤

组成:青蒿 鳖甲 生地 知母 丹皮

用法:以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

功用:养阴透热。

主治:温病后期,邪伏阴分。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苔少,脉细数。

33.      清暑益气汤

组成:西洋参 石斛 麦冬 黄连 竹叶 荷梗 知母 甘草 粳米 西瓜翠衣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主治:暑热气津两伤。身热汗多,口渴心烦,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

34.      理中丸

组成:人参 干姜 炙甘草 白术

用法:捣筛为末,蜜和丸,如鸡黄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服,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汤法: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温中散寒,补气健脾。

主治:脾胃虚寒。脘腹疼痛,喜温欲按,自利不渴,畏寒肢冷,呕吐,不欲饮食,舌淡苔白,脉沉细;或阳虚失血,或小儿慢惊,或病后喜唾涎沫,或霍乱吐泻,以及胸痹等中焦虚寒所致者。

35.      小建中汤

组成:桂枝 芍药 生姜 炙甘草 大枣

用法:水煎,汤成,去渣,纳饴糖60克再加热使其溶化,温服,日3次。

功用: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主治:虚劳里急。腹部挛痛,喜温喜按,或虚劳,心中悸动,虚烦不宁,或手足烦热,咽干口燥。面无华,舌淡嫩,脉细弦。

36.      四逆汤

组成: 炙甘草二两 干姜 附子 

用法: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功用:回阳救逆。

主治:少阴阳虚,四肢厥逆,恶寒倦卧,神疲欲寐,脉沉微者;中焦虚寒,或吐或利,或吐泻交作,脉迟弱者;误汗或过汗亡阳,恶寒汗出,舌淡苔白者。

37.      阳和汤

组成:熟地黄 鹿角胶 肉桂 姜炭 白芥子 麻黄 生甘草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主治:阳虚寒凝,血滞痰阻。一切阴疽、流注、鹤膝风等属于阴寒之证。证见局部漫肿无头,皮色不变,不热,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迟。

38.      四君子汤

组成:人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用法: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

功用:益气健脾

主治:脾虚气弱,食少便溏,面色痿白,语声低微,四肢无力,脉细软,或沉缓。

39.      参苓白术散

组成:人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山药 白扁豆 莲子肉 薏苡仁 缩砂仁 桔梗

用法:为细末,每服二钱,大枣汤调下。

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脾虚夹湿。饮食不化,脘部痞闷,或吐或泻,四肢无力,形体消瘦,面色蒌黄,脉象虚弱。

40.      补中益气汤

组成:黄芪 人参 白术 炙甘草 陈皮 当归 升麻 柴胡

用法: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食远稍热服。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1.脾胃气虚。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恍白,大便稀溏,脉大而虚软。2.气虚下陷。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3.气虚发热。身热自汗,渴喜热饮。

41.      归脾汤

组成: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黄芪 当归 龙眼肉 枣仁 远志 木香          

用法: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枣子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1心脾亏损,心悸、怔忡、健忘、不寐,体倦食少,舌淡脉弱。2脾不统血,气不摄血,月经不调,崩中漏下,皮下出血,舌脉如前。

42.      炙甘草汤

组成:炙甘草 桂枝 人参 生姜 大枣 生地黄 阿胶 麦冬 麻仁

用法:清酒七升,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滋阴养血,益气温阳,复脉止悸。

主治:1.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脉结代,虚羸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而瘦小;2.虚劳肺痿。咳嗽,涎唾多,形瘦短气,虚烦不眠,自汗盗汗,咽干舌燥,大便干结,脉虚数。

43.      六味地黄丸

组成:熟地黄 山茱萸 干山药 泽泻 茯苓 丹皮

用法: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温开水化下3丸

功用:补肾滋阴

主治:肾阴亏损。虚火上炎,腰酸腿疼,齿牙不固,小便淋闭或不禁,消渴,耳鸣眼花;咽干舌痛,盗汗不眠;头晕目眩,遗精梦泄,阳强易举,或足跟疼痛;咳血失音,气喘,咳嗽;水泛为痰,尺脉虚大者。

 

44.      一贯煎

组成:北沙参,麦门冬,当归,生地,枸杞子,川楝子。

用法:水煎服。

功用:滋阴疏肝。

主治:肝肾阴虚,气滞不运。胁腹痛疼,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弱或弦数。亦治疝气瘕聚。

45.      肾气丸

组成:干地黄 干山药 山茱萸 泽泻 茯苓 丹皮 桂枝 炮附子

用法: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酒下15丸。日再服。

功用:温补肾阳

主治:肾阳不足,腰酸腿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小便不利,或小便不通,或小便反多,以及痰饮、水肿、消渴、脚气等证。

46.      定喘汤

组成:白果(去壳、炒黄) 麻黄  杏仁 桑白皮 苏子 半夏 款冬 黄芩 甘草

用法:水三盏,煎二盏,作二服。

功用:宣肺降逆,清热化痰。

主治:哮喘。咳嗽气喘,痰多而绸,苔黄腻,脉滑数。

47.      血府逐瘀汤

组成:牛膝,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白芍,生地,枳壳,柴胡,桔梗,甘草

用法:水煎服。

功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头痛,胸痛或心区闭闷,失眠多梦,心悸怔忡,急躁易怒,胁痛日久不愈;妇女月经不调;眼科血灌瞳神,爆盲,血瘀日久者。

48.      鳖甲煎丸

组成:鳖甲 乌扇 黄芩 柴胡 鼠妇 干姜  大黄 芍药 桂枝 葶苈 石韦 厚朴 牡丹 瞿麦 紫葳 半夏 人参 蟅虫 阿胶 蜂巢 赤硝 蟋螂 桃仁 

用法:为末,取锻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斗,浸灰,候酒尽一半,着鳖甲于中,煮令泛烂如胶漆,绞取汁,内诸药,煎为丸,如梧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

功用:行气活血,祛湿化痰,软坚消癥。

主治:疟母。疟疾日久,胁下癖块,及癥瘕积聚,腹中疼痛,肌肉消瘦,饮食减少,时有寒热,或女子月经闭止。

49.      羚角钩藤汤

组成:羚羊角粉(冲服),钩藤,桑叶,菊花,生地黄,白芍药,甘草,贝母,竹茹,茯神

用法:水煎服

功用:凉肝熄风,增液舒筋。

主治:肝热生风。头晕目眩,壮热神昏,烦闷躁扰,手足抽搐,舌质干绛,脉弦数有力。

50.      桑杏汤

组成:桑叶 杏仁 香豉 栀皮 象贝 沙参 梨皮

用法:水二杯,煮取一杯,顿服。重者作再服。

功用:轻宣温燥

主治:外感温燥。头痛身热,口渴,干咳少痰,舌红,苔薄白而燥,右脉数大。

51.      三仁汤

组成:杏仁 白蔻仁 薏苡仁 厚朴 半夏 通草 滑石 竹叶

用法:水八碗,煮取三碗,每服一碗,日三服。

功用: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者。

52.      真武汤

组成:附子 生姜 白术 芍药 茯苓

用法: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功用:温阳利水。

主治:1.脾肾阳虚,水气内停。小便不利,四肢沉重,腹痛下利,或肢体浮肿,苔白不渴,脉沉。2.阳虚水泛。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

53.      独活寄生汤

组成:独活 防风 细辛 秦艽 桑寄生 杜仲 牛膝 桂心 当归 川芎 芍药 干地黄 人参 茯苓 甘草

用法: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湿身勿冷。

功用: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

主治: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腰膝重痛,腿足无力,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热,心悸气短,苔白脉迟。

54.      温胆汤

组成:陈皮 半夏 茯苓 枳实 竹茹 甘草

用法:四钱,水一盏半,姜5片,大枣1枚,煎七分,食前服。

功用:理气化痰,清胆和胃。

主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1.呕吐、嘈杂、心悸、不眠、眩晕、癫痫等病,胸闷痰多,口苦微渴,苔黄而腻,脉象滑数或弦数。2湿热证,邪留三焦气分,寒热起伏,胸痞腹胀,小便黄赤,短数,苔黄而腻者。

55.      乌梅丸

组成:乌梅,蜀椒,细辛,干姜,黄连,当归,熟附子,桂枝,人参,黄柏。

用法: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功用:温脏安蛔

主治:1蛔厥,上腹部突然阵发性剧烈绞痛,或钻顶样痛,得食即呕,甚至吐蛔,痛剧时面青汗出,手足逆冷,脉伏。2.久泻。

 

1.         麻黄汤

组成:麻黄 桂枝 杏仁 炙甘草

用法: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功用:辛温发汗,泄卫调营

主治:风寒束表,营卫失调(卫强营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口中和,脉浮紧。

2.         大青龙汤

组成:麻黄 桂枝 杏仁 炙甘草 石膏 大枣 生姜

用法: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停后服。

功用:发汗解表,清热除烦。

主治:表寒里热。伤寒发热恶寒俱盛,全身疼痛,无汗烦躁,脉浮紧。

3.         桂枝汤

组成:桂枝 芍药 生姜 炙甘草 大枣

用法:水煎,温服。啜热粥,温覆以助汗,以微汗为度。

功用:解肌表、和营卫、调和阴阳。

主治:营卫不和,阴阳失调,头痛项强,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脉缓者。

4.         九味羌活汤

组成:羌活 防风 苍术 白芷 细辛 川芎 生地黄 黄芩 甘草

用法:水煎服。急汗热服,以羹粥投之;缓汗温服,不用汤投之。

功用:解表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表寒夹湿。外感风寒湿邪。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

5.         香苏散

组成:炒香附 紫苏叶 陈皮 甘草

用法:为细末,每服6克,开水送服。

功用:理气解表

主治:外感风寒,内有气滞。形寒身热,头痛无汗,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舌苔薄白。

6.         小青龙汤

组成:麻黄 桂枝 半夏 干姜 细辛 五味子 芍药 甘草

用法: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功用:宣肺降逆,温化水饮。

主治:肺失宣降,寒饮内停。1恶寒发热,无汗,咳嗽气喘,痰多清稀,苔润滑,不渴饮,脉浮紧。2痰饮喘咳,不能平卧,无表证者。3肢体重痛,肌肤悉肿者。

7.         止嗽散

组成:荆芥 桔梗 紫苑 百部 白前 陈皮 甘草

用法:为末,每服6克。开水调,食后,临卧服。

功用: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主治:风邪犯肺,肺失宣降,咳嗽,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寒发热,苔薄白,脉浮缓。

8.         银翘散

组成:银花 连翘 荆芥穗 薄荷 豆豉 苦桔梗 牛蒡子 竹叶 甘草 苇根

用法:作散,每服18g,作汤,水煎沸,日服4次。

功用: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上焦风热。温病初起,但热不寒,或微恶寒,头痛,口渴,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9.         桑菊饮

组成:桑叶 菊花 连翘 薄荷 桔梗 杏仁 甘草 苇根

用法: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

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热犯肺,肺失宣降。风温初起,咳嗽,身微热,口微渴,苔薄白,脉浮数。

10.      荆防败毒散

组成:羌活 独活 柴胡 前胡 枳壳 桔梗 川芎 茯苓 甘草 荆芥 防风 薄荷 生姜

用法:水煎服。

功用:散寒解表祛湿

主治:风寒湿在表,及时疫疟疾、痢疾、疮疡具有风寒湿在表者。

11.      大承气汤

组成:大黄,芒硝,枳实,厚朴

用法:先煮枳厚,后下大黄,汤成去滓,纳芒硝,溶化服。

功用:峻下热结。

主治:阳明腑实,胸痞腹满,大便秘结,腹痛拒按,潮热谵语,舌苔黄燥或焦黑起刺,脉滑数或沉实有力。

12.      温脾汤

组成:大黄,当归,附子,干姜,甘草,人参,芒硝

用法:水煎服。大黄后下。

功用:攻下寒积,温补脾阳。

主治:痼冷积滞。1-寒实积聚,胁下偏痛,恶寒肢冷,脉沉而紧。2-寒积便秘。

13.      麻子仁丸

组成:麻仁,杏仁 芍药,炙枳实,厚朴,大黄

用法:六味为末,炼蜜为丸,10克,日1~2次。

功用:润肠泻热,行气通便

主治:肠热津虚,大便秘结。胃肠燥热,大便秘结,小便数多,或痔疮便秘,或习惯性便秘。

14.      济川煎

组成:当归 牛膝 肉苁蓉 泽泻 升麻 枳壳

用法:水一盅半,煎七分,食前服。

功用: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主治:肾虚便秘。大便秘结,小便清长,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迟。

15.      十枣汤

组成:大枣,芫花,甘遂,大戟

用法:三药分别研为细散,和匀,每次以枣汤吞服药粉3克。清晨空腹服,不知者渐加。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功用:攻逐水饮。

主治:水饮结于胸腹。1水邪结于胸中,咳唾引痛,心下痞硬,干呕短气,头痛目眩,或其人常常汗出,舌苔滑,脉沉弦者;2水肿腹胀,胁下支滿,按之痛,甚则痛引肩背者。

16.      小柴胡汤

组成: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甘草,大枣

用法: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邪踞少阳,1.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弦,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2.亦治热入血室,黄疸,便泌,失血,眩晕,妊娠恶阻,风丹,虚人感冒等证。

17.      大柴胡汤

组成:柴胡,黄芩,半夏,生姜,芍药,大枣,大黄。

用法: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主治:少阳阳明合病。寒热往来,胁肋胀痛,呕不止,心下痞硬;或心下急痛;或协热下利;火烦热如狂,发狂,兼见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18.      蒿芩清胆汤

组成:青蒿,黄芩,青黛,竹茹,枳实,陈皮,半夏,茯苓 ,滑石,甘草。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主治:少阳湿(痰)热。寒热如疟,热重寒轻,胸胁胀痛,口苦吐酸苦水,或呕吐黄涎而粘,或干呕,呃逆,舌红苔白或黄腻,脉弦数者。亦治疗眩晕,黄疸,湿热盗汗;神志不清,心悸,失眠,咳嗽,咳血;热淋,痔疮下血等证。

19.      柴胡疏肝散

组成:柴胡,枳壳,白芍,川芎,甘草,香附,陈皮

用法:水一盅半,煎八分,食前服。

功用: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主治:肝气郁结证。胁肋胀痛,或往来寒热,嗳气太息,脘腹胀满,脉弦。及胃痛,腹痛,痛经等证。

20.      逍遥散

组成: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

用法: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加生姜,薄荷少许,同煎至七分。

功用: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主治:肝郁血虚脾弱。两胁作痛,头晕目眩,口燥咽干,食少神疲;或乳胀胁痛,月经不调;或寒热往来,脉象弦大而虚。

21.      半夏泻心汤

组成:半夏 干姜 黄芩 黄连 人参 炙甘草 大枣

用法: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寒热平调,散结除痞。

主治:寒热互结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尖红,苔薄黄而腻,脉弦数。

22.      白虎汤

组成:生石膏 知母 甘草 粳米

用法: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清热生津。

主治:阳明气分热盛,高热,汗出恶热,烦渴饮冷,脉洪大有力。

23.      竹叶石膏汤

组成:竹叶 石膏 半夏 人参 麦冬 炙甘草 粳米

用法: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主治:热病后期,气分余热未尽,津气已伤。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咽燥口渴,或虚烦不寐,舌红少苔,脉虚而数者。

24.      清营汤

组成:犀角 生地 玄参 麦冬 黄连 银花 连翘 竹叶 丹参

用法: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

功用: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主治:温邪初入营分。身热,入夜尤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斑疹隐隐,口渴或不渴,舌质绛,脉细数。

25.      犀角地黄汤

组成:干地黄 生白芍 丹皮 犀角

用法: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渣再煮一杯服。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治:1.热入血分。迫血妄行而为吐血、衄血、便血、溺血;迫血外溢而发斑,兼见神昏谵语,舌绛起刺,脉数;2热与血结,蓄血发狂,但欲漱水不欲咽,腹不满而自言满,大便黑而易解。

26.      黄连解毒汤

组成:黄连 黄芩 黄柏 栀子

用法: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二服。

功用:泻火解毒。

主治:1热毒充斥三焦,身大热,烦躁不安,神昏错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2外科疮痈疔疖,见红肿热痛者。

27.      凉膈散

组成:大黄,朴硝,甘草,山栀子,黄芩,薄荷,连翘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9克,入竹叶7片,蜜少许,水煎,食后温服。得利下住服。

功用:泻火通便,清上泻下。

主治:上中二焦火热证。烦燥口渴,面赤唇焦,胸膈烦热,口舌生疮,或咽痛吐衄,便秘溲赤,或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脉滑数。

28.      仙方活命饮

组成:白芷 贝母 防风 赤芍药 当归尾 甘草节 皂角刺 穿山甲 天花粉 乳香 没药 金银花 陈皮

用法:酒一大碗,煎五七沸服。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主治:痈疡肿毒初起。红肿掀痛,或身热凛寒,苔薄白或黄,脉数有力。

 

29.      龙胆泻肝汤

组成:龙胆草,黄苓,栀子,木通,泽泻,车前子,生地,当归,柴胡,甘草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

主治:1-肝胆实火上炎,头痛晕胀,目赤肿痛,耳聋耳肿。2-肝胆湿热下注,小便淋涩,阴囊潮湿,阴痒阴肿,带下臭秽稠粘。口苦,急躁易怒,舌红苔黄,脉象弦数或濡数。

 

30.      泻白散

组成:地骨皮 桑白皮 甘草

用法:锉散,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盏,煎七分,食前服。

功用:清泻肺热,平喘止咳。

主治:肺热喘咳。气喘咳嗽,皮肤蒸热,日晡尤甚,舌红苔黄,脉细数。

31.      清胃散

组成:黄连,黄芩,石膏,生地黄,牡丹皮,升麻。

用法:为末,水盏半,煎至七分,去滓放冷服。

功用:清胃凉血

主治:胃火牙痛。牙痛牵引头痛,面颊发热,其齿喜冷恶热,或牙宣出血,或牙龈红肿溃烂,或唇舌颊腮肿痛;口气热臭,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滑数。

32.      青蒿鳖甲汤

组成:青蒿 鳖甲 生地 知母 丹皮

用法:以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

功用:养阴透热。

主治:温病后期,邪伏阴分。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苔少,脉细数。

33.      清暑益气汤

组成:西洋参 石斛 麦冬 黄连 竹叶 荷梗 知母 甘草 粳米 西瓜翠衣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主治:暑热气津两伤。身热汗多,口渴心烦,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

34.      理中丸

组成:人参 干姜 炙甘草 白术

用法:捣筛为末,蜜和丸,如鸡黄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服,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汤法: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温中散寒,补气健脾。

主治:脾胃虚寒。脘腹疼痛,喜温欲按,自利不渴,畏寒肢冷,呕吐,不欲饮食,舌淡苔白,脉沉细;或阳虚失血,或小儿慢惊,或病后喜唾涎沫,或霍乱吐泻,以及胸痹等中焦虚寒所致者。

35.      小建中汤

组成:桂枝 芍药 生姜 炙甘草 大枣

用法:水煎,汤成,去渣,纳饴糖60克再加热使其溶化,温服,日3次。

功用: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主治:虚劳里急。腹部挛痛,喜温喜按,或虚劳,心中悸动,虚烦不宁,或手足烦热,咽干口燥。面无华,舌淡嫩,脉细弦。

36.      四逆汤

组成: 炙甘草二两 干姜 附子 

用法: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功用:回阳救逆。

主治:少阴阳虚,四肢厥逆,恶寒倦卧,神疲欲寐,脉沉微者;中焦虚寒,或吐或利,或吐泻交作,脉迟弱者;误汗或过汗亡阳,恶寒汗出,舌淡苔白者。

37.      阳和汤

组成:熟地黄 鹿角胶 肉桂 姜炭 白芥子 麻黄 生甘草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主治:阳虚寒凝,血滞痰阻。一切阴疽、流注、鹤膝风等属于阴寒之证。证见局部漫肿无头,皮色不变,不热,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迟。

38.      四君子汤

组成:人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用法: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

功用:益气健脾

主治:脾虚气弱,食少便溏,面色痿白,语声低微,四肢无力,脉细软,或沉缓。

39.      参苓白术散

组成:人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山药 白扁豆 莲子肉 薏苡仁 缩砂仁 桔梗

用法:为细末,每服二钱,大枣汤调下。

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脾虚夹湿。饮食不化,脘部痞闷,或吐或泻,四肢无力,形体消瘦,面色蒌黄,脉象虚弱。

40.      补中益气汤

组成:黄芪 人参 白术 炙甘草 陈皮 当归 升麻 柴胡

用法: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食远稍热服。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1.脾胃气虚。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恍白,大便稀溏,脉大而虚软。2.气虚下陷。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3.气虚发热。身热自汗,渴喜热饮。

41.      归脾汤

组成: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黄芪 当归 龙眼肉 枣仁 远志 木香          

用法: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枣子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1心脾亏损,心悸、怔忡、健忘、不寐,体倦食少,舌淡脉弱。2脾不统血,气不摄血,月经不调,崩中漏下,皮下出血,舌脉如前。

42.      炙甘草汤

组成:炙甘草 桂枝 人参 生姜 大枣 生地黄 阿胶 麦冬 麻仁

用法:清酒七升,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滋阴养血,益气温阳,复脉止悸。

主治:1.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脉结代,虚羸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而瘦小;2.虚劳肺痿。咳嗽,涎唾多,形瘦短气,虚烦不眠,自汗盗汗,咽干舌燥,大便干结,脉虚数。

43.      六味地黄丸

组成:熟地黄 山茱萸 干山药 泽泻 茯苓 丹皮

用法: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温开水化下3丸

功用:补肾滋阴

主治:肾阴亏损。虚火上炎,腰酸腿疼,齿牙不固,小便淋闭或不禁,消渴,耳鸣眼花;咽干舌痛,盗汗不眠;头晕目眩,遗精梦泄,阳强易举,或足跟疼痛;咳血失音,气喘,咳嗽;水泛为痰,尺脉虚大者。

 

44.      一贯煎

组成:北沙参,麦门冬,当归,生地,枸杞子,川楝子。

用法:水煎服。

功用:滋阴疏肝。

主治:肝肾阴虚,气滞不运。胁腹痛疼,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弱或弦数。亦治疝气瘕聚。

45.      肾气丸

组成:干地黄 干山药 山茱萸 泽泻 茯苓 丹皮 桂枝 炮附子

用法: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酒下15丸。日再服。

功用:温补肾阳

主治:肾阳不足,腰酸腿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小便不利,或小便不通,或小便反多,以及痰饮、水肿、消渴、脚气等证。

46.      定喘汤

组成:白果(去壳、炒黄) 麻黄  杏仁 桑白皮 苏子 半夏 款冬 黄芩 甘草

用法:水三盏,煎二盏,作二服。

功用:宣肺降逆,清热化痰。

主治:哮喘。咳嗽气喘,痰多而绸,苔黄腻,脉滑数。

47.      血府逐瘀汤

组成:牛膝,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白芍,生地,枳壳,柴胡,桔梗,甘草

用法:水煎服。

功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头痛,胸痛或心区闭闷,失眠多梦,心悸怔忡,急躁易怒,胁痛日久不愈;妇女月经不调;眼科血灌瞳神,爆盲,血瘀日久者。

48.      鳖甲煎丸

组成:鳖甲 乌扇 黄芩 柴胡 鼠妇 干姜  大黄 芍药 桂枝 葶苈 石韦 厚朴 牡丹 瞿麦 紫葳 半夏 人参 蟅虫 阿胶 蜂巢 赤硝 蟋螂 桃仁 

用法:为末,取锻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斗,浸灰,候酒尽一半,着鳖甲于中,煮令泛烂如胶漆,绞取汁,内诸药,煎为丸,如梧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

功用:行气活血,祛湿化痰,软坚消癥。

主治:疟母。疟疾日久,胁下癖块,及癥瘕积聚,腹中疼痛,肌肉消瘦,饮食减少,时有寒热,或女子月经闭止。

49.      羚角钩藤汤

组成:羚羊角粉(冲服),钩藤,桑叶,菊花,生地黄,白芍药,甘草,贝母,竹茹,茯神

用法:水煎服

功用:凉肝熄风,增液舒筋。

主治:肝热生风。头晕目眩,壮热神昏,烦闷躁扰,手足抽搐,舌质干绛,脉弦数有力。

50.      桑杏汤

组成:桑叶 杏仁 香豉 栀皮 象贝 沙参 梨皮

用法:水二杯,煮取一杯,顿服。重者作再服。

功用:轻宣温燥

主治:外感温燥。头痛身热,口渴,干咳少痰,舌红,苔薄白而燥,右脉数大。

51.      三仁汤

组成:杏仁 白蔻仁 薏苡仁 厚朴 半夏 通草 滑石 竹叶

用法:水八碗,煮取三碗,每服一碗,日三服。

功用: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者。

52.      真武汤

组成:附子 生姜 白术 芍药 茯苓

用法: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功用:温阳利水。

主治:1.脾肾阳虚,水气内停。小便不利,四肢沉重,腹痛下利,或肢体浮肿,苔白不渴,脉沉。2.阳虚水泛。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

53.      独活寄生汤

组成:独活 防风 细辛 秦艽 桑寄生 杜仲 牛膝 桂心 当归 川芎 芍药 干地黄 人参 茯苓 甘草

用法: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湿身勿冷。

功用: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

主治: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腰膝重痛,腿足无力,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热,心悸气短,苔白脉迟。

54.      温胆汤

组成:陈皮 半夏 茯苓 枳实 竹茹 甘草

用法:四钱,水一盏半,姜5片,大枣1枚,煎七分,食前服。

功用:理气化痰,清胆和胃。

主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1.呕吐、嘈杂、心悸、不眠、眩晕、癫痫等病,胸闷痰多,口苦微渴,苔黄而腻,脉象滑数或弦数。2湿热证,邪留三焦气分,寒热起伏,胸痞腹胀,小便黄赤,短数,苔黄而腻者。

55.      乌梅丸

组成:乌梅,蜀椒,细辛,干姜,黄连,当归,熟附子,桂枝,人参,黄柏。

用法: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功用:温脏安蛔

主治:1蛔厥,上腹部突然阵发性剧烈绞痛,或钻顶样痛,得食即呕,甚至吐蛔,痛剧时面青汗出,手足逆冷,脉伏。2.久泻

我是网站清洁工。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9 14:40:09

 1   1   1/1页      1    
网上贸易 创造奇迹! 阿里巴巴 Alibaba
Copyright ©2000 - 2002 chinaonco.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页面执行时间 0.23438 秒, 4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