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

>> 小说、诗词、散文、艺术作品...写好就发表,无需编辑审稿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肿瘤咨询在线论坛文学艺术『 文学艺术 』 → 疯狂的广告

您是本帖的第 1245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疯狂的广告
web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半人半兽
等级:管理员
文章:2831
积分:13654
注册:2003年12月25日
楼主
 

发贴心情
疯狂的广告
疯狂的广告
                           
  现在的世界,已经是广告的天下。君不见:街边贴广告、高楼挂广告、报纸登广告、广播放广告、地上跑的是广告、天上飞的还是广告,就是闭门家中坐也无法躲避广告:电视整天播放广告、信箱里堆满了邮寄广告……儿童唱的是那首旋律优美的广告歌:“妈妈,我要喝……”;小伙子说的是那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词:“味道好极了!”老年人议论的是那种畅销全国的广告产品--“×××神功元气袋。”从你诞生到这个世界伊始,广告就时刻伴随,直到你生命的最后一刻。不管男女老幼;无论衣食住行,广告都照顾周全无微不至。广告简直就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铺天盖地的广告正左右着我们的言行、控制着我们的思维,越来越侵入我们的生活。
  有人说:广告是当代最严重的环境污染,集噪音污染、放射污染、化学污染等诸多污染之大成。特别是低劣、庸俗的广告,直叫人惨不忍睹,实为精神污染。这样评价广告也许有失偏颇,但有些广告,播出后确实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问题就出在广告的文化效应上面。广告的文化效应是指广告作品在社会文化中引起的效果。广告绝不是一种纯经济或纯商品行为,而是一种与人们生活紧密联系的社会文化现象,广告的传播必然会引起商业以外的社会文化效应: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
  前几年,电视台曾播出一则“来福灵”农药的电视广告:舞会上,卡通人物翩翩起舞,大厅的门被撞开,凶恶的害虫向人体扑来,嘴里唱着:“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来福林”农药上来:“正义的来福林、正义的来福林……”把害虫赶走。“来福林”广告创意妙绝,更兼生动形象、音乐通俗,一时流传全国,人们毫不费劲就记住了广告歌,街头、商店、学校都不时有人哼唱:“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尤其是小朋友们,更是唱得起劲。但渐渐地,人们发现不对劲了,男孩子们常常一面起劲地唱着:“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一面向女孩子们发动进攻。看着天真可爱的孩子整天唱:“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父母、长辈们觉得有点不是滋味,纷纷指责电视台;报纸也开始表示“困惑”;老师更是“无法容忍”。面对这始料不及的文化负面效应,电视台只好停播该广告。
  “高果糖”的电视广告是这样:课堂上,一学生当堂背诵唐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卡住了,想了一下后又大声背道:“疑是高果糖。”顿时引起轰堂大笑。由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唐诗早己妇孺皆知,广告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人们一下就记住了“高果糖”。但很快也招来一片反对声:有人认为这是恣意窜改中国语言文学的精粹,是误人子弟,特别是对于正在学习中国语言的少年儿童,更易产生混乱。呼吁要“整顿、规范、纯洁祖国语言文字”。面对如此大的罪名,电视台只好停播“高果糖”广告。其实高果糖广告尚不至于引起语言混乱,因为人们能很容易分辨“真”、“伪”,有些所谓的“伪成语”广告就真有点鱼目混珠,例如:“石(实)力雄厚”,石材厂广告;“默默无蚊(闻)”,杀蚊片广告;“无鞋(懈)可及”,鞋广告;“慰然晨(成)风”,晨风集团广告;“天尝(长)地酒(久)”,酒广告;“肠(长)治久安”,药广告;“别无锁(所)求”,锁广告;“众旺(望)所归”,房地产广告;“咳(刻)不容缓”,止咳药广告;“鳖(别)来无恙”,保健品广告;“熨(运)用自如”,电熨斗广告;“静(尽)在其中”,空调机广告。如何评价这些谐音广告,见仁见智,但其“副作用”是肯定存在的。
  有些广告把国产货与洋货相比,本意是要表示自己的产品质量好,结果是暗示洋货质量高,其中尤以酒类广告居多。有些外国产品,质量确是不错,但在广告上硬性“拉郎配”,借洋货来抬高自己的身份,实际上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花钱替别人作广告。如林河酒的电视广告,广告词是“林河酒,XO的享受!”另一种酒的广告词为“西方人头马,东方鞭杞酒。”三英酒的广告更直接:“三英酒,不是洋酒、胜似洋酒。”还有某产品的广告词为“花国产产品的钱,买进口产品的质量。”这样的广告,崇洋媚外,有损国格。
  有的产品夜郎自大,以“老子天下第一”自许,似乎是语不惊人誓不休。保守一点“销量全国第一。”胆子大的“销量世界第一。”殊不知这“第一”是不可以乱封的。“有山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广告词同样给人以狂妄自大的感觉。至于满街的“全市最平”、“跳楼价”、“大出血”;满屏幕的“国优、部优”、“金奖、银奖”,不知谁会相信。
  贬低别人以抬高自己的广告就更是数不胜数。如有种啤酒的电视广告,斟其它牌的啤酒,酒杯逃跑,只有斟这种啤酒,酒杯才不走。还有一种饼的广告是这样:一个小皇帝高高在上,大臣们献上各种饼都不要,最后献上这种饼,结果龙颜大悦。这些广告表现手段低劣,违反了《反不公平竞争法》。
  有些广告连哄带骗,具有强烈的暗示,结果起了误导的作用。如有种口服液的广告称“要考100分,要喝XXX。”言下之意是喝了XXX口服液就一定可以考100分了,其中有很大程度的欺骗成分。另外有一种八宝粥的广告词是“好孩子要喝XX牌八宝粥。”弄得孩子们都吵着要喝XX牌八宝粥。人们不禁要问:难道不喝XX牌八宝粥的就不是好孩子了?还有一种奶的广告词是“今天你喝了XX奶吗?”显然是要告诉人们:XX奶不可缺少,就象空气、阳光和广告一样。
  语法不通广告词也时有耳闻,如新飞冰箱的电视广告,广告词称“新飞冰箱广告做得好,不如新飞冰箱质量好。”广告做得好与冰箱的质量不属同类物质,如何能进行比较?
  有些广告宣传的是封建传统观念,如有一洗衣机的广告,称该洗衣机是丈夫送给妻子的最隹礼物,许多洗衣机的品牌取名为“爱妻牌”,难道在90年代的今天,洗衣服仍然是做妻子的专利?而洗衣粉的广告,大多数是以女性为主角。这样公然宣扬男尊女卑封建传统观念的广告,我们的妇联真该管管!
  有些广告明显地不健康,具有很大的毒害作用。如有种啤酒的电视广告是这样的:一群喝得醉熏熏、流里流气的小青年在酒吧寻衅闹事,其为一人说:“大哥,你看那小妞。”要调戏服务员,当有人出头阻止时,“大哥”一声令下:“上!”真不明白广告宣扬什么。对于身心正在发育、模仿性极强的小青年,这则广告无异于一剂毒药。
  最出位的是一些性功能的保健药电视广告,其画面之开放,无异于“三级片”。如XX液的电视广告,画面是如火如荼、红红火火,男人女人都如痴如醉、相互缠绕,表现的是服XX液以后的强烈性饥渴迷乱之情。表现手法之大胆,与黄色电影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还有一种性功能保健品的广告是:一女子接到丈夫加班的电话,另一女子问:“你先生工作这么累,会不会影响你们的这种生活?”画面出现男女裸体搂抱图象,前一女子则取出一瓶药,说:“我送他这个。”不言而喻,这里的“这种生活”是指性生活。这些广告宣传的是庸俗、淫秽,“扫黄”应该先“扫扫”这些黄色广告。
  有些满天飞的邮寄广告更是离谱,如《无本大利经营法》、《无本工厂家中办、当年收入三十万》,除了抢银行外,还有什么生意可以“无本”而“当年收入三十万?”以上这些还不足为奇:“可以不保守地讲,凡是能幸运地得到这套资料的人,能使癌症绝症不绝、重新获得第二次生命;瘫痪者能够重新站起;半身不遂者扔掉拐杖;聋人听到有声世界;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气管炎得到根除;老年人将长生不老;心脏病、类风湿、高血压、尿毒症、近视眼都能治愈;矮子可以增高;驼背直起腰……”还有更离奇的:“虏心茶:用几种常见的中药,放入茶内,女人饮之,会常思念于你,爱你发狂。蒙汉药:《水浒》中孙二娘的蒙汉药,用少许藏在指甲或手中,暗放茶酒中,饮者立即昏倒,任人摆布。全能透视眼镜:能隔墙看人、透视人体、麻将、扑克等物质。”还有:麻醉烟、迷魂香、强盗水、美女脱衣方……这种广告除了骗人钱财以外,还有叫唆犯罪之嫌。
  有些广告,使人不由想到“剽窃”二字。有个国产酒的电视广告,画面是无边的草原,天际远山隐约可见,一牛仔策马奔驰。画外音:“饮XX酒,开阔心胸,畅展眉头。”这与人所共知的“万宝路”香烟的美国西部牛仔经典电视广告何其相似乃尔。只不过美国西部换成了中国西部,美国牛仔变成了中国牛仔,画外音“这里是万宝路世界”改成了:“饮XX酒……”。看似相似,但给人的感觉是东施效颦。广告街头曾在一夜之间冒出了许许多多“广州正在吃它!”的金福米广告,效果颇佳,让我们看看许多年前流行的“来味牌”(LEVYS)裸麦的广告词:“纽约 正在把它 吃光!来味牌 真正犹太裸麦”。是否亦有剽窃之嫌?剽窃者对好的广告都不会放过,“可口可乐”在不久前推出的全新广告中有句名扬世界的广告词“ALWAYS MY COCACOLA”,译成中文的广告词是“始终是我的可口可乐”。于是中国就有了许多的“ALWAYS……”广告接踵而至:“科龙”空调捷足先登,旋即打出“始终是科龙”的广告词;大名鼎鼎的“太阳神”也不能免俗,推出的巨幅报纸广告,显眼处赫然就是“总是太阳神猴头菇!”;“着着领先”的“华宝”空调也不甘后人,“还是华宝空调”。这类广告,模仿乎?剽窃乎?孔乙己曰“窃书不算偷。”但不知剽窃广告算不算偷。
  有的广告,为了强迫观众在短期内记住该商品,出怪招,在短时间内反复剌激,具体形式是在播出简单画面的同时,喊几句简单的广告语:画面常常是商品名称、商标之类的静物,广告词是简单的商品名称加作用。如“XX绒线”广告,画面大红,当中是个小女孩的头。先是一个男人生硬而阴森森的声音‘XXX’,接着是一个小女孩的怪声怪调‘发羊财’、‘来真德’。实在不敢恭维,有真德就不应该粗制滥造、折磨观众。由于这类广告在短短的时间内重复简单的句子二、三次,以期获得轰炸性的效果,人称之为“轰炸式”广告。这种广告,确实比较容易记牢,但惜乎记住了的却不一定就好,不一定就能让人接受。大多数观众对电视广告都持抵触态度,短时间内多次生硬的重复,只会加剧观众对广告、电视台乃至广告商品产生反感甚至抵制情绪,观众会迁怒于商品、电视台,结果适得其反。从广告制作角度来说,是一种不负责的态度,根本没有什么艺术和创意可言,实际上,这种广告是中国早期‘实行三包、代办托运’广告的翻版,也是一种原始的叫卖广告。
大特写   《岭南文化时报》1995、5、18 一版头条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6-8-25 12:15:55

 1   1   1/1页      1    
网上贸易 创造奇迹! 阿里巴巴 Alibaba
Copyright ©2000 - 2002 chinaonco.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页面执行时间 0.06250 秒, 4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