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伽马刀:分为头部伽马刀和体部伽马刀。头部伽马刀是将
多个钴源安装在一个球型头盔内,使之聚焦于颅内的某一点,形成一
窄束边缘锐利的伽马射线。在治疗时将窄束射线汇聚于病灶形成局限
的高剂量区来摧毁病灶,(见右上图)主要用于颅内小肿瘤和功能性
疾病的治疗。体部伽马刀主要用于治疗全身各种肿瘤。(见左下图)
(2)X刀(又称光子刀):是继头部伽马刀之后迅速发展起来的在直
线加速器上进行类似于伽马刀治疗的立体定向放疗技术,目前广泛用
于头部和全身肿瘤的治疗。头部X刀简称头刀,体部X刀简称体刀。
(3)质子刀:是利用质子线所特有的Bragg峰治疗肿瘤的新技术。
Bragg峰是一个高剂量区,通过调整Bragg峰的位置,使肿瘤位于高剂
量区内受到大剂量照射,正常组织位于高剂量区外受量减少。目前我
国尚无这一设备。
(4)超声聚焦刀和聚能刀:都是将声波聚集,将声能转换为热
能治疗肿瘤的一种技术。理论上在均匀介质内聚焦点温度可达到70~
100度,但在人体内由于传导介质不均匀,同时受血流散热的影响,
实际治疗温度很难达到理论值。加上有空气和骨头的部位不能使用,
故临床应用范围有限,疗效尚不肯定。
(5)激光刀:是利用激光对腔道黏膜病灶和皮肤病灶进行切割
式治疗,主要治疗良性病灶和早期腔道内肿瘤。
(6)细胞刀:是将微电极插入病变细胞内直接毁损细胞的治疗
方法,目前主要用于帕金森氏病等功能性疾病的治疗。
(7)氩氦刀:是通过经皮穿刺管道到病灶处,同时用氩、氦两
种惰性气体产生的高温和低温治疗肿瘤。目前主要用于肝癌的治疗,
是一种有创治疗。
哪些疾患适合用“光”刀(北京医院放疗科 刘原照)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适应症主要包括非功能性神经外科疾病、功
能性神经外科疾病和颅外肿瘤。
非功能性神经外科疾病
(一)颅内良性肿瘤脑膜瘤: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对于手术风
险大,术后明显残留者,可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瑞典卡洛琳斯卡医
院治疗131例脑膜瘤,局部控制率达92.4%。
垂体瘤及颅咽管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为辅助治疗手段。
听神经瘤:对于肿瘤直径小于25mm者更具有优越性。疗后听神经
及面神经损伤率均低于手术方法。
(二)颅内恶性肿瘤脑转移瘤:根据病人的全身情况,从改善病
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和避免不必要的消费等方面综合考虑适应
症如下:①转移瘤直径小于3~4cm,数目小于3~4个;②KPS评分大
于50分;③预计生存期大于3个月;5没有严重的颅内高压者。多肿瘤
中心研究表明:脑转移瘤病人不治疗的中位生存期仅为1~3个月,采
用普通全脑放疗的为3~6个月;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为9~12个
月。
胶质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手术及放疗的重要补充。可用于“
清洗”手术切除后的“瘤床”即肿瘤残存边缘。美国三家医院治疗11
5例胶质瘤,术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与术后普通放疗比较,平均生存
期增加高12个月。
(三)颅内血管疾病动静脉畸形:与手术、栓塞配合,明显提高
治愈率。2年完全闭合率达70~80%。
海绵状血管瘤:目前对其治疗尚有争议。
颈静脉球瘤:仅有少数病例报道。
功能性神经外科疾病
三叉神经痛:不少学者报道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
帕金森氏病:对于长期服用药物仍进行性发展者,采用立体定向
放射治疗帕金森氏病引起的震颤,有效率达80~90%。
癫痫:仅有少数病例报道。
颅外肿瘤鼻咽癌:放射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对于放疗后仍有残
留者,可辅以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眼球脉络膜黑色素瘤:对于肿瘤直径小于10mm者疗效较好。
体部肿瘤:对有明确病灶的晚期肿瘤病人有一定的姑息治疗作用,
如不能手术的肺癌、肝癌、胰腺癌等。
伽马(γ)刀的由来(中日友好医院放射肿瘤科 唐劲天)
伽马刀是一种什么样的刀呢?最简单的回答为:伽马刀是一种无
形的刀。
1950年瑞典神经外科医生LarLeksell率先提出了立体定向放射外
科治疗的创新设想。他主张在传统外照射的基础上,利用精确的定位
系统和高能射线束,对病变靶区进行多角度、单次、大剂量照射,达
到靶区内病变凝固性坏死的不可逆生物效应,以治疗多种脑部疾患。
这一设想引进了外科治疗的思维意识,与传统的外照射有很大的不同。
LarLeksell主张一次大剂量的照射,照射的体积小,治疗的适应症限
制严格;而传统的放射治疗则采用多次小剂量的治疗,治疗的适应症
相对宽泛。根据LarLeksell的设想,1968年瑞典的Elekta公司研制成
世界上第一台伽马刀。90年代中期我国引进了伽马刀技术和设备,并
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完全国产化的、世界上第一台旋转式头部伽马刀。
紧接着,全身伽马刀装置也相继问世。
具备条件才能上(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放疗科 蔡勇)
开展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必须具备一定条件,硬件包括四部分:1、
高精度诊断立体定位系统;2、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确定照射
范围、剂量、次数、时间等;3、电气控制系统:包括操作台、电控
柜、电机等;4、治疗系统:包括辐射源装置(直线加速器和钴源)、
机架、三维治疗床等。这些设备一般需要几百万到上千万元,此外还
要按国家标准建设辐射防护设施。还需要肿瘤放射治疗专家、神经外
科专家、物理剂量师等,需要专门培训学习,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
,医生的水平直接决定着治疗是否成功。
目前在我国应用的主要是伽马刀和X刀。头部伽马刀的应用一般
由神经外科专家和肿瘤放射治疗专家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X刀也包括头部刀和体部刀,在直线加速器上进行非共面多轨道
等中心旋转照射,像伽马刀一样形成边缘锐利的高剂量区域,在临床
上起到像外科手术一样的效果,也称为“刀”。
伽马刀也治良性病(北京铁路总医院放疗科 孙保锦)
伽马刀能治疗良性疾病吗?回答是肯定的。1968年第一台伽马刀
在瑞典斯德哥尔摩Sophiabemmet医院问世后,就主要应用于功能性疾
病的治疗。像顽固性慢性疼痛,神经性疼痛,三叉神经疼痛,顽固性
精神病,癫痫,震颤麻痹,扭转痉挛,手足徐动症,痉挛性斜颈等。
随着伽马刀的更新换代,则更多的用于脑动静脉畸形、动脉瘤、听神
经痛、垂体瘤、颅咽管瘤、脑膜瘤、血管网织细胞瘤等良性肿瘤的治
疗。
经伽马刀高剂量照射的靶点一般发生3个时期的变化。首先是靶
点的坏死、急性炎症反应;其次是胶质瘢痕开始形成,呈现慢性炎症
反应;最后是胶质瘢痕形成,炎症反应消失。这一过程约需一年以上
的时间。这也说明伽马刀不像一般手术那样,是切除病变,它只是使
病变失活,皱缩或瘢痕化。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瘤体缩小或未增大。
临床上患者通常表现为症状逐渐缓解、消失。都意味着治疗有效。
采用伽马刀治疗时,病人可保持清醒,无痛苦,不需要麻醉,无
出血及术后感染。只要定位精确,施以合理的剂量。伽马刀的治疗是
安全可靠的,甚至无需住院。对年纪大、体质差,已经多次手术等原
因不能耐受开颅手术的病人可以伽马刀治疗。对经药物及其它治疗无
效的患者可考虑采用伽马刀治疗。
“导弹”还得和“常规军”结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王俊杰)
放射治疗已经成为一个独立完整的学科和理论体系,射线治疗癌
瘤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国际抗癌联盟统计有70%的癌症患者需要借
助于放疗达到根治、姑息治疗目的或配合术前和术后治疗。近10年来
由于三维立体定向技术和计算机的出现,形成了立体定向放疗,它在
歼灭肿瘤恶魔的战争中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
我们将传统的外放疗形象地比喻为“常规军”,其作用是消灭看
不见的或体积较小的,性质较敏感的癌瘤;而立体定向放疗是“爱国
者导弹”,其作用是攻克那些隐藏体内深部的、性质比较顽固的和常
规部队不能消灭的“癌瘤堡垒”。因此,需要常规军队与现代化技术
合理的、有效的结合,才能打赢这场战争。如果协调不合理,各自为
战,就会延误战机,导致癌瘤迅速扩散,治疗失败。
脑转移瘤占脑恶性肿瘤病人的10~15%,70%具有多灶性。对于
小细胞肺癌、分化性质较差的脑转移瘤,普通外放疗这一常规军即可
完全胜任,不必要使用立体定向放疗,以免对患者造成沉重的经济负
担。肾癌、结肠癌、黑色素瘤这类非常顽固的脑转移瘤,常规放疗对
他们如隔靴搔痒,需要“爱国者导弹”将其定点摧毁。而非小细胞肺
癌脑转移需要外放疗与立体定向放疗结合才能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现在的问题是,大多数拥有“爱国者导弹”——伽马刀的医院,
其外放疗和伽马刀分别隶属放疗科和神经外科,由于管理上的弊端,
许多时候不是根据患者的身体和癌瘤的实际情况实施治疗,而是出于
部门利益的考虑,出现了许多扩大适应症和过度治疗的问题,非但没
有提高疗效,相反却给患者造成了不必要的负担。过分夸大和片面宣
传其疗效是不科学的。只有将患者看成一个整体,放疗科和神经外科
医师共同协商,探讨和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才能达到以最小的代价,
获得最佳的疗效。
替病人算一下成本(北京医院放疗科 李高峰)
国内一些大医疗中心往往成立放射治疗、神经外科、医学影像科
组成的专家组,共同商讨病人的治疗原则,确定病变范围。立体定向
放射治疗由于采用的设备包括使用γ刀、X刀、直线加速器,CT、MR,
治疗计划系统等,均为目前医院中最为昂贵的设备,三维治疗计划设
计比较复杂,通常一个计划设计需耗时3~10小时,个别复杂的病例
需1~2天,执行治疗时的摆位需精细,治疗时间也比较长。故无论从
机器的成本,所消耗的工时,所需的费用都是较高的。此项治疗的收
费对国内病人而言相对较高,但国外病人用γ刀等治疗因可在门诊进
行,相对来说就比较便宜。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于某些疾病有着其它方法无法替代的优势和
疗效,若应用合理,能给病人带来明显的益处,则高额医疗费的投入
还是很值得的。但一些病人及家属由于治病心切,把大量的资金投到
一些保健品上,期盼会有奇迹发生,往往既浪费了钱财又耽误了治疗。
目前国内许多大的医疗中心对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适应症的选择是比较
严格的,通常他们会为病人及家属交待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益处、
疗效、并发症等,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此项治疗目前的收费还相
对偏高,但病人从医疗服务中所获得的利益相对于经济付出来说是无
法衡量的。我们建议:病人及其家属在选择某一治疗方法时,应多多
进行咨询,多走几家医院,多问几个医生,最后选择最合理的治疗,
少走弯路,这样也就把钱用在最该用的地方。
别让“光”刀变成“伤人不见血的刀”
(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王绿化)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狭义上指刀和X刀放射治疗,广义上还包括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并不像一些广告上说的那样能治疗各种肿瘤,应
用不当会使这种“不要开刀即可治疗肿瘤”的手段,变成了“伤人不
见血的刀”。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应用不当会有哪些危害呢?(1)达不到治疗
肿瘤应有的目的,如对CT和MRI发现的多发脑转移肿瘤(4个病灶以上
)的病例,仅对一个或几个病灶给予刀或X刀治疗,可能会有一些
病灶缩小或消失,但对减轻患者痛苦和延长寿命并没起到任何作用。
另一种情况是,肿瘤的大小和部位不适合做刀和X刀治疗,如肿瘤
体积大,刀和X刀仅能针对一部分或大部分肿瘤,治疗后肿瘤可能
会有缩小,但很快就会复发。(2)引起放射性损伤,不仅没能减轻
病人的痛苦反而增加新的痛苦。如在垂体瘤的治疗中,可能造成视神
经损伤,导致病人失明。在躯体部肿瘤的治疗中,会造成肺损伤、肝
脏损伤、食管或胃肠道狭窄或穿孔等情况。(3)有些肿瘤根本不适
合应用刀和X刀治疗,如恶性淋巴瘤,精原细胞瘤等。(4)增加病
人不必要的经济负担。个别单位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追求成本回收,
无限制地扩大治疗适应症,增加了医疗开支,病人利益受到损害。
因此,是否需要进行立体放射治疗一定要慎重选择,不可盲目应
用。要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肿瘤放射治疗专家确定是否适合应用立
体放射治疗,治疗单位要具有正确实施的技术力量。
伽马刀不是万能的(中日友好医院放射肿瘤科 朱京丽)
一时间,运用神奇的伽马刀、X刀,不手术就能根治肿瘤的宣传
被报纸、电视等媒体炒得沸沸扬扬。这无疑应该是肿瘤患者的福音。
伽马刀、X刀的问世,使手术变得无创伤、无感染、安全可靠,患者
可以在轻松的气氛中度过手术关。
但伽马刀、X刀也不是万能的。医生先要根据CT或MRI片上显示的
肿瘤确定治疗靶区,也就是画出肿瘤的边界,(见中图)这种边界肉
眼可见,被称为“物理学边界”。但是,肿瘤是向周围正常组织浸润
性生长,在CT或MRI片上是很难显示出来的,因此,目前还很难界定
肿瘤真正的生长范围,即“生物学边界”。伽马刀或X刀治疗范围有
可能达不到“生物学边界”,就像斩草未能除根一样,残留的肿瘤细
胞仍然会在体内兴风作浪。另外,经血行转移的肿瘤,病变一般都比
较广泛,例如脑转移瘤70~80%为多发病灶。这些转移的肿瘤在体积
很小的时候,也同样不能在CT或MRI片上显示出来,因此,在做伽马
刀或X刀治疗时,难免遗漏病灶。
据国内外统计,恶性肿瘤患者有60~70%在病程的不同阶段都需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同其它方法一起综合使用。
在做伽马刀或X刀前或后,适当配合普通放疗,就可以减少遗漏病灶
的情况发生。
实际上,世上没有包治百病的治疗方法,任何医疗手段都有其适
应症。患者一定不能偏听偏信某些广告的过度宣传。
多个钴源安装在一个球型头盔内,使之聚焦于颅内的某一点,形成一
窄束边缘锐利的伽马射线。在治疗时将窄束射线汇聚于病灶形成局限
的高剂量区来摧毁病灶,(见右上图)主要用于颅内小肿瘤和功能性
疾病的治疗。体部伽马刀主要用于治疗全身各种肿瘤。(见左下图)
(2)X刀(又称光子刀):是继头部伽马刀之后迅速发展起来的在直
线加速器上进行类似于伽马刀治疗的立体定向放疗技术,目前广泛用
于头部和全身肿瘤的治疗。头部X刀简称头刀,体部X刀简称体刀。
(3)质子刀:是利用质子线所特有的Bragg峰治疗肿瘤的新技术。
Bragg峰是一个高剂量区,通过调整Bragg峰的位置,使肿瘤位于高剂
量区内受到大剂量照射,正常组织位于高剂量区外受量减少。目前我
国尚无这一设备。
(4)超声聚焦刀和聚能刀:都是将声波聚集,将声能转换为热
能治疗肿瘤的一种技术。理论上在均匀介质内聚焦点温度可达到70~
100度,但在人体内由于传导介质不均匀,同时受血流散热的影响,
实际治疗温度很难达到理论值。加上有空气和骨头的部位不能使用,
故临床应用范围有限,疗效尚不肯定。
(5)激光刀:是利用激光对腔道黏膜病灶和皮肤病灶进行切割
式治疗,主要治疗良性病灶和早期腔道内肿瘤。
(6)细胞刀:是将微电极插入病变细胞内直接毁损细胞的治疗
方法,目前主要用于帕金森氏病等功能性疾病的治疗。
(7)氩氦刀:是通过经皮穿刺管道到病灶处,同时用氩、氦两
种惰性气体产生的高温和低温治疗肿瘤。目前主要用于肝癌的治疗,
是一种有创治疗。
哪些疾患适合用“光”刀(北京医院放疗科 刘原照)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适应症主要包括非功能性神经外科疾病、功
能性神经外科疾病和颅外肿瘤。
非功能性神经外科疾病
(一)颅内良性肿瘤脑膜瘤: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对于手术风
险大,术后明显残留者,可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瑞典卡洛琳斯卡医
院治疗131例脑膜瘤,局部控制率达92.4%。
垂体瘤及颅咽管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为辅助治疗手段。
听神经瘤:对于肿瘤直径小于25mm者更具有优越性。疗后听神经
及面神经损伤率均低于手术方法。
(二)颅内恶性肿瘤脑转移瘤:根据病人的全身情况,从改善病
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和避免不必要的消费等方面综合考虑适应
症如下:①转移瘤直径小于3~4cm,数目小于3~4个;②KPS评分大
于50分;③预计生存期大于3个月;5没有严重的颅内高压者。多肿瘤
中心研究表明:脑转移瘤病人不治疗的中位生存期仅为1~3个月,采
用普通全脑放疗的为3~6个月;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为9~12个
月。
胶质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手术及放疗的重要补充。可用于“
清洗”手术切除后的“瘤床”即肿瘤残存边缘。美国三家医院治疗11
5例胶质瘤,术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与术后普通放疗比较,平均生存
期增加高12个月。
(三)颅内血管疾病动静脉畸形:与手术、栓塞配合,明显提高
治愈率。2年完全闭合率达70~80%。
海绵状血管瘤:目前对其治疗尚有争议。
颈静脉球瘤:仅有少数病例报道。
功能性神经外科疾病
三叉神经痛:不少学者报道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
帕金森氏病:对于长期服用药物仍进行性发展者,采用立体定向
放射治疗帕金森氏病引起的震颤,有效率达80~90%。
癫痫:仅有少数病例报道。
颅外肿瘤鼻咽癌:放射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对于放疗后仍有残
留者,可辅以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眼球脉络膜黑色素瘤:对于肿瘤直径小于10mm者疗效较好。
体部肿瘤:对有明确病灶的晚期肿瘤病人有一定的姑息治疗作用,
如不能手术的肺癌、肝癌、胰腺癌等。
伽马(γ)刀的由来(中日友好医院放射肿瘤科 唐劲天)
伽马刀是一种什么样的刀呢?最简单的回答为:伽马刀是一种无
形的刀。
1950年瑞典神经外科医生LarLeksell率先提出了立体定向放射外
科治疗的创新设想。他主张在传统外照射的基础上,利用精确的定位
系统和高能射线束,对病变靶区进行多角度、单次、大剂量照射,达
到靶区内病变凝固性坏死的不可逆生物效应,以治疗多种脑部疾患。
这一设想引进了外科治疗的思维意识,与传统的外照射有很大的不同。
LarLeksell主张一次大剂量的照射,照射的体积小,治疗的适应症限
制严格;而传统的放射治疗则采用多次小剂量的治疗,治疗的适应症
相对宽泛。根据LarLeksell的设想,1968年瑞典的Elekta公司研制成
世界上第一台伽马刀。90年代中期我国引进了伽马刀技术和设备,并
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完全国产化的、世界上第一台旋转式头部伽马刀。
紧接着,全身伽马刀装置也相继问世。
具备条件才能上(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放疗科 蔡勇)
开展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必须具备一定条件,硬件包括四部分:1、
高精度诊断立体定位系统;2、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确定照射
范围、剂量、次数、时间等;3、电气控制系统:包括操作台、电控
柜、电机等;4、治疗系统:包括辐射源装置(直线加速器和钴源)、
机架、三维治疗床等。这些设备一般需要几百万到上千万元,此外还
要按国家标准建设辐射防护设施。还需要肿瘤放射治疗专家、神经外
科专家、物理剂量师等,需要专门培训学习,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
,医生的水平直接决定着治疗是否成功。
目前在我国应用的主要是伽马刀和X刀。头部伽马刀的应用一般
由神经外科专家和肿瘤放射治疗专家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X刀也包括头部刀和体部刀,在直线加速器上进行非共面多轨道
等中心旋转照射,像伽马刀一样形成边缘锐利的高剂量区域,在临床
上起到像外科手术一样的效果,也称为“刀”。
伽马刀也治良性病(北京铁路总医院放疗科 孙保锦)
伽马刀能治疗良性疾病吗?回答是肯定的。1968年第一台伽马刀
在瑞典斯德哥尔摩Sophiabemmet医院问世后,就主要应用于功能性疾
病的治疗。像顽固性慢性疼痛,神经性疼痛,三叉神经疼痛,顽固性
精神病,癫痫,震颤麻痹,扭转痉挛,手足徐动症,痉挛性斜颈等。
随着伽马刀的更新换代,则更多的用于脑动静脉畸形、动脉瘤、听神
经痛、垂体瘤、颅咽管瘤、脑膜瘤、血管网织细胞瘤等良性肿瘤的治
疗。
经伽马刀高剂量照射的靶点一般发生3个时期的变化。首先是靶
点的坏死、急性炎症反应;其次是胶质瘢痕开始形成,呈现慢性炎症
反应;最后是胶质瘢痕形成,炎症反应消失。这一过程约需一年以上
的时间。这也说明伽马刀不像一般手术那样,是切除病变,它只是使
病变失活,皱缩或瘢痕化。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瘤体缩小或未增大。
临床上患者通常表现为症状逐渐缓解、消失。都意味着治疗有效。
采用伽马刀治疗时,病人可保持清醒,无痛苦,不需要麻醉,无
出血及术后感染。只要定位精确,施以合理的剂量。伽马刀的治疗是
安全可靠的,甚至无需住院。对年纪大、体质差,已经多次手术等原
因不能耐受开颅手术的病人可以伽马刀治疗。对经药物及其它治疗无
效的患者可考虑采用伽马刀治疗。
“导弹”还得和“常规军”结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王俊杰)
放射治疗已经成为一个独立完整的学科和理论体系,射线治疗癌
瘤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国际抗癌联盟统计有70%的癌症患者需要借
助于放疗达到根治、姑息治疗目的或配合术前和术后治疗。近10年来
由于三维立体定向技术和计算机的出现,形成了立体定向放疗,它在
歼灭肿瘤恶魔的战争中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
我们将传统的外放疗形象地比喻为“常规军”,其作用是消灭看
不见的或体积较小的,性质较敏感的癌瘤;而立体定向放疗是“爱国
者导弹”,其作用是攻克那些隐藏体内深部的、性质比较顽固的和常
规部队不能消灭的“癌瘤堡垒”。因此,需要常规军队与现代化技术
合理的、有效的结合,才能打赢这场战争。如果协调不合理,各自为
战,就会延误战机,导致癌瘤迅速扩散,治疗失败。
脑转移瘤占脑恶性肿瘤病人的10~15%,70%具有多灶性。对于
小细胞肺癌、分化性质较差的脑转移瘤,普通外放疗这一常规军即可
完全胜任,不必要使用立体定向放疗,以免对患者造成沉重的经济负
担。肾癌、结肠癌、黑色素瘤这类非常顽固的脑转移瘤,常规放疗对
他们如隔靴搔痒,需要“爱国者导弹”将其定点摧毁。而非小细胞肺
癌脑转移需要外放疗与立体定向放疗结合才能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现在的问题是,大多数拥有“爱国者导弹”——伽马刀的医院,
其外放疗和伽马刀分别隶属放疗科和神经外科,由于管理上的弊端,
许多时候不是根据患者的身体和癌瘤的实际情况实施治疗,而是出于
部门利益的考虑,出现了许多扩大适应症和过度治疗的问题,非但没
有提高疗效,相反却给患者造成了不必要的负担。过分夸大和片面宣
传其疗效是不科学的。只有将患者看成一个整体,放疗科和神经外科
医师共同协商,探讨和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才能达到以最小的代价,
获得最佳的疗效。
替病人算一下成本(北京医院放疗科 李高峰)
国内一些大医疗中心往往成立放射治疗、神经外科、医学影像科
组成的专家组,共同商讨病人的治疗原则,确定病变范围。立体定向
放射治疗由于采用的设备包括使用γ刀、X刀、直线加速器,CT、MR,
治疗计划系统等,均为目前医院中最为昂贵的设备,三维治疗计划设
计比较复杂,通常一个计划设计需耗时3~10小时,个别复杂的病例
需1~2天,执行治疗时的摆位需精细,治疗时间也比较长。故无论从
机器的成本,所消耗的工时,所需的费用都是较高的。此项治疗的收
费对国内病人而言相对较高,但国外病人用γ刀等治疗因可在门诊进
行,相对来说就比较便宜。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于某些疾病有着其它方法无法替代的优势和
疗效,若应用合理,能给病人带来明显的益处,则高额医疗费的投入
还是很值得的。但一些病人及家属由于治病心切,把大量的资金投到
一些保健品上,期盼会有奇迹发生,往往既浪费了钱财又耽误了治疗。
目前国内许多大的医疗中心对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适应症的选择是比较
严格的,通常他们会为病人及家属交待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益处、
疗效、并发症等,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此项治疗目前的收费还相
对偏高,但病人从医疗服务中所获得的利益相对于经济付出来说是无
法衡量的。我们建议:病人及其家属在选择某一治疗方法时,应多多
进行咨询,多走几家医院,多问几个医生,最后选择最合理的治疗,
少走弯路,这样也就把钱用在最该用的地方。
别让“光”刀变成“伤人不见血的刀”
(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王绿化)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狭义上指刀和X刀放射治疗,广义上还包括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并不像一些广告上说的那样能治疗各种肿瘤,应
用不当会使这种“不要开刀即可治疗肿瘤”的手段,变成了“伤人不
见血的刀”。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应用不当会有哪些危害呢?(1)达不到治疗
肿瘤应有的目的,如对CT和MRI发现的多发脑转移肿瘤(4个病灶以上
)的病例,仅对一个或几个病灶给予刀或X刀治疗,可能会有一些
病灶缩小或消失,但对减轻患者痛苦和延长寿命并没起到任何作用。
另一种情况是,肿瘤的大小和部位不适合做刀和X刀治疗,如肿瘤
体积大,刀和X刀仅能针对一部分或大部分肿瘤,治疗后肿瘤可能
会有缩小,但很快就会复发。(2)引起放射性损伤,不仅没能减轻
病人的痛苦反而增加新的痛苦。如在垂体瘤的治疗中,可能造成视神
经损伤,导致病人失明。在躯体部肿瘤的治疗中,会造成肺损伤、肝
脏损伤、食管或胃肠道狭窄或穿孔等情况。(3)有些肿瘤根本不适
合应用刀和X刀治疗,如恶性淋巴瘤,精原细胞瘤等。(4)增加病
人不必要的经济负担。个别单位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追求成本回收,
无限制地扩大治疗适应症,增加了医疗开支,病人利益受到损害。
因此,是否需要进行立体放射治疗一定要慎重选择,不可盲目应
用。要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肿瘤放射治疗专家确定是否适合应用立
体放射治疗,治疗单位要具有正确实施的技术力量。
伽马刀不是万能的(中日友好医院放射肿瘤科 朱京丽)
一时间,运用神奇的伽马刀、X刀,不手术就能根治肿瘤的宣传
被报纸、电视等媒体炒得沸沸扬扬。这无疑应该是肿瘤患者的福音。
伽马刀、X刀的问世,使手术变得无创伤、无感染、安全可靠,患者
可以在轻松的气氛中度过手术关。
但伽马刀、X刀也不是万能的。医生先要根据CT或MRI片上显示的
肿瘤确定治疗靶区,也就是画出肿瘤的边界,(见中图)这种边界肉
眼可见,被称为“物理学边界”。但是,肿瘤是向周围正常组织浸润
性生长,在CT或MRI片上是很难显示出来的,因此,目前还很难界定
肿瘤真正的生长范围,即“生物学边界”。伽马刀或X刀治疗范围有
可能达不到“生物学边界”,就像斩草未能除根一样,残留的肿瘤细
胞仍然会在体内兴风作浪。另外,经血行转移的肿瘤,病变一般都比
较广泛,例如脑转移瘤70~80%为多发病灶。这些转移的肿瘤在体积
很小的时候,也同样不能在CT或MRI片上显示出来,因此,在做伽马
刀或X刀治疗时,难免遗漏病灶。
据国内外统计,恶性肿瘤患者有60~70%在病程的不同阶段都需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同其它方法一起综合使用。
在做伽马刀或X刀前或后,适当配合普通放疗,就可以减少遗漏病灶
的情况发生。
实际上,世上没有包治百病的治疗方法,任何医疗手段都有其适
应症。患者一定不能偏听偏信某些广告的过度宣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2-8-22 13:51:46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