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中国留美学者跻身美国大学高层
发信站: 海阔天空 (Thu Nov 4 08:24:34 2004) WWW-POST
【 以下文字转载自 UCIrvine 讨论区 】
【 原文由 naonao 所发表 】
美国宾州西彻斯特大学主管科研及师资发展的助理副校长洪朝辉表示,目前至少已有
10名中国留美学人出任美国各大学副院长、副校长以上的高级主管职务。
洪朝辉指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美学人日增,在美国社
会的地位也随时间推移而改变,约可分四个阶段:
第一是求学阶段,时间在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初。中国学人大多在这一阶段“寒窗
苦读”,并成功获得各类博士学位。第二是求职阶段,时间在九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中期
。他们大多顺利地在各大学、科研机构和公司企业得到工作机会。第三是求发展阶段,时
间在九十年代中至九十年代末。在此期间,他们中不少人成为大学终身教授或公司中级主
管。第四是求突破阶段,时间在21世纪初。
洪朝辉说,在学界升任管理阶层的中国学人,已形成一股群体力量,其主要成员包括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主管学生事务的助理院长程星、尔湾加大研究所助理所长陈勇、得州农
工大学主管科研的助理副校长赵伟、马里兰州Towson大学研究所所长兼主管科研的助理副
校长宫锦康、Kennesaw乔治亚州大教育学院院长万毅平、StevensPoint威斯康辛大学文理
学院副院长王进、佛州NovaSoutheastern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杨洪刚等。
洪朝辉指出,中国学人在美国大学获得终身教授的成功比率相对较高,60%至70%,
“因为中国人在科研与教学能力上,大多高于美国教授的平均水平”。另外,大批中国学
人出任美国大学系主任一级的职位,也能胜任。
他指出,要从终身教授或系主任,向院长和校长一级发展,需要跨越一个相对艰难的
台阶,因为美国大学副院长以上的职位,往往是全职的行政职位,“需要经过全国公平、
严格和激烈的竞争,主管复杂的人事和庞大的预算,这对一个中国人来说,其难度与挑战
显而易见”。
发信站: 海阔天空 (Thu Nov 4 08:24:34 2004) WWW-POST
【 以下文字转载自 UCIrvine 讨论区 】
【 原文由 naonao 所发表 】
美国宾州西彻斯特大学主管科研及师资发展的助理副校长洪朝辉表示,目前至少已有
10名中国留美学人出任美国各大学副院长、副校长以上的高级主管职务。
洪朝辉指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美学人日增,在美国社
会的地位也随时间推移而改变,约可分四个阶段:
第一是求学阶段,时间在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初。中国学人大多在这一阶段“寒窗
苦读”,并成功获得各类博士学位。第二是求职阶段,时间在九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中期
。他们大多顺利地在各大学、科研机构和公司企业得到工作机会。第三是求发展阶段,时
间在九十年代中至九十年代末。在此期间,他们中不少人成为大学终身教授或公司中级主
管。第四是求突破阶段,时间在21世纪初。
洪朝辉说,在学界升任管理阶层的中国学人,已形成一股群体力量,其主要成员包括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主管学生事务的助理院长程星、尔湾加大研究所助理所长陈勇、得州农
工大学主管科研的助理副校长赵伟、马里兰州Towson大学研究所所长兼主管科研的助理副
校长宫锦康、Kennesaw乔治亚州大教育学院院长万毅平、StevensPoint威斯康辛大学文理
学院副院长王进、佛州NovaSoutheastern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杨洪刚等。
洪朝辉指出,中国学人在美国大学获得终身教授的成功比率相对较高,60%至70%,
“因为中国人在科研与教学能力上,大多高于美国教授的平均水平”。另外,大批中国学
人出任美国大学系主任一级的职位,也能胜任。
他指出,要从终身教授或系主任,向院长和校长一级发展,需要跨越一个相对艰难的
台阶,因为美国大学副院长以上的职位,往往是全职的行政职位,“需要经过全国公平、
严格和激烈的竞争,主管复杂的人事和庞大的预算,这对一个中国人来说,其难度与挑战
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