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

>> 留学 考试 申请 签证 学校......信息汇集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肿瘤咨询在线论坛个人专栏『 留学之路 』 → 美国大学AAU简况及其成员

您是本帖的第 2064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美国大学AAU简况及其成员
web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半人半兽
等级:管理员
文章:2831
积分:13654
注册:2003年12月25日
楼主
 

发贴心情
美国大学AAU简况及其成员
1AAU简况及其成员
美国大学联合会成立于1900年,总部设在华盛顿特区,迄今拥有61所美国大学和2所加拿大大学。该协会的基本目标是提供一个永久性的论坛和两年一次的例会,影响国家和公共机构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提升大学的学术研究和教育水平。由于该协会在成员遴选方面的苛刻标准,加上它在美国公共教育和科技政策上的深刻影响力,AAU已经成为美国一流研究型大学的“贵族俱乐部”。著名的加州理工学院、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康乃尔大学、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密歇根大学、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都是AAU成员。

AAU成员均以高质量的研究项目和研究生教育而著称于世。AAU的成员遴选机制相当严格,它通过一个常设的“成员资格认定委员会”来考察、挑选和邀请符合其标准的大学加入联合会。AAU的指标体系主要集中在学术研究和研究生教育方面,包括竞争性联邦研究资助的数量、美国国家研究院的院士数量、教师质量和获奖情况、研究论文的引用情况等。同时还包括一些次级指标,如非竞争性研究经费的数量,博士教育的数量和范围,博士后的数量,本科生教育等。上个世纪以来,AAU平均每年吸收的会员数不到一个,其中仅有两名外籍会员,即1926年收纳的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和麦吉尔大学。

2AAU大学群体特性分析
根据美国卡耐基教学促进会2000年分类法,全美共有全国性研究型大学261所,其中61所为AAU成员,200所为非AAU成员。以下是对上述大学中AAU成员和非AAU成员部分指标的分布做统计比较的结果。
*本科生人数:AAU大学的学生规模一般要大于非AAU大学。
*全职教师数:从平均意义上看,AAU大学的全职教师数高于非AAU大学。
*总研究经费:AAU学校的总研究经费总体上分布的比较平滑。而非AAU学校的总研究经费,绝大部分集中于100000万元之下。
*生师比:总体上非AAU学校的生师比比较相近,而AAU学校之间生师比的数据比较分散,同时也稍微比非AAU的值小一些。
*拥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AAU学校的比例在0.7751.00之间,而非AAU学校的比例范围是0.441.00,这说明AAU学校对教授资格的要求更加严格。
*院士数: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院士数目远远大于平均值,除此外各校分布平均。非AAU学校大部分院校院士数很少。
*平均录取率:非AAU学校的平均录取率几乎集中于0.51之间,而AAU学校的平均录取率相对来说分布的比较均匀,这反映出了AAU学校的学生竞争性强,弹性大。
*新生高中班级前10名的比例:AAU学校的这个比例分布比较均匀,而非AAU学校的这个比例较低,这说明AAU学校的生源质量高于非AAU学校。
*学术声誉:AAU学校的学术声誉大部分在3.25分以上,而非AAU学校大部分都在3.25分以下。表明AAU学校的学术声誉大大高于非AAU学校。
*联邦研究经费:竞争性项目经费多寡能够反映出该校的研究水平。AAU学校的联邦经费绝大部分在5000万美元到4亿美元之间,而非AAU学校的研究经费少于1亿2000万美元。
*SCI/EI/SSCI引文数:从总体上看,大部分学校引文数都在1000篇以下,然而也有像哈佛大学这样达到4800多篇的。非AAU学校的引文数绝大部分少于1000篇,而AAU学校引文数,一般都大于1000篇。
从总体上看,以上分析的各个原始指标在AAU大学和非AAU大学间的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因此,用这些指标可以用来建立区分AAU和非AAU大学的指标体系。
以上对比研究显示,AAU大学在本科生总数、全职教师总数等体现人才培养规模的指标上比非AAU大学高1.5-2倍;在研究经费支出和论文数等体现研究实力的指标上高于非AAU大学5-6倍,尤其是AAU成员的院士数远高于非AAU成员近27倍,雄证了“大学,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的道理。同样,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进行的大学声誉调查(2002年)中,AAU大学的平均得分为3.9总分为5;非AAU大学的平均得分为2.7分,AAU大学远远超出了非AAU大学。

4、将AAU作为世界一流大学参照系的分析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我们现在要回答的问题是:目前有哪些世界一流大学参照系可供选择考虑?与其它可能的参照系相比,AAU有什么特点和优势?有什么缺陷和问题?AAU作为一个参照系能够给我们提供什么样的启示?
从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来看,以美国为首的北美区集中了一大批举世闻名的一流大学。欧洲作为现代大学的发源地也有很多具有优秀传统的一流大学。但作为一个群体,其实力与北美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亚太地区近年来发展很快,日本、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都有不俗表现。虽然各个国家、地区常常有一些大学评价的排行榜,不同专业领域也有一些全球性的评比(尤其是MBA等),但比较严肃的全球性大学评比尚未见到。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只能把眼光放到各个不同区域中去。
美国目前流行着各式各样的排行榜。在大众化的排行榜中,《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每年公布的全美大学排行榜(America’s Best Colleges)近年来很有影响。但《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大学排行榜的主要目的是为高中毕业生择校服务,其排名指标依据比较侧重于本科教育,综合考虑不够。这样,一些注重教学质量的私立大学往往能够名列前茅,而一些规模较大的公立研究型大学往往排名偏后。
一个学术性较强的排名榜是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NRC)对大学博士项目的排名。最近NRC对全美大学5个博士研究领域进行了调研评价:数理学、工程学、社会行为学、生物学、人文学科。提供了274所博士学位授予机构在41个学科上的近4000个博士项目的相关信息,以及关于员工质量、效率的评级。这个排名榜的方法比较严谨可靠。但其排名主要以学科领域为主,而不是以学校为基础。由于各个学校的侧重点不同,各个学科发展的历史也不同,所以很难用一种比较令人信服的办法在学科基础上综合形成对学校的评价。
另一个思路是考虑大学的类型。美国卡耐基基金会对美国几千所大学的基本分类一直是美国高等教育体系最权威的分类法。该组织2000年以前的分类法将美国大学分为研究型大学、博士型大学、综合教学型大学、文理学院和专业学院等。作为最高层次的研究型大学又分为两类,即年度获取联邦研究经费超过4000万美元的大学为研究型大学I,介于1500-4000万美元之间的为研究型大学II。按此分类,研究型I和研究型II各有100多所学校。2000年后卡耐基基金会调整了其大学分类方法,主要按照博士学位授予数和学科覆盖面将研究型大学分为全面型(comprehensive)和专攻型intensive)两大类,也各有100多所。国内不少研究者也把卡耐基分类中的研究型大学I作为高水平大学的一个集合体。但是,由于这种分类考虑指标比较单一,而研究经费逐年有所变化,同时研究型大学的涵盖范围也比较大,将其作为参照系也有局限性。
在综合分析考虑了以上这些参考体系后,我们认为美国大学联合会(AAU)是一个比较理想的一流大学群体参照系。作为一个自发组织起来的整体,AAU63所成员学校有一些一流大学所共有的特点。同时,AAU学校在成立年代、学校传统、学科特色等各个方面也大不相同,各具特色。AAU不仅在组织方式和成员遴选机制上保证了其会员在美国的大学体系中处于“第一集团”的地位,而且在其他评价体系中也表现不俗:
1.按照上面提到的卡耐基基金会的分类方法,依2000年以前的分类法,61所美国AAU大学中有55所属于研究型大学I,占AAU大学群体的90%。按照2000年后的分类法,AAU成员学校100%是全面型研究型大学。
2.《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2002年公布的美国大学排行榜前50名大学中有39所为AAU大学,其它AAU大学也在次50名之列,反映出AAU作为一流大学群体在本科教育方面也毫不逊色。
3AAU大学在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的学科评估中的总体表现也非常好。
4.在全美261所全国性研究型大学中,将AAU大学与其它非AAU的美国全国性研究型大学进行整体比较后可以发现:AAU大学的整体实力,如学术研究和研究生教育等指标,都大大高于美国非AAU的全国性研究型大学。如AAU大学的院士数量是非AAU大学的21.68倍,发表论文数为5.47倍,联邦研究资助是3.46倍,博士学位授予数和博士后数也大大高于非AAU大学。另外,新生高中班级前10%比例等指标也反映出AAU大学的生源质量大大优于非AAU大学。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由于AAU组织尚无明确的退出机制,在AAU成员中也有个别早期加入的学校在近代发展比较慢,属于AAU这个一流群体中的落后者。同时,也有个别比较突出的研究型大学没有进入AAU的,如乔治亚理工学院(Engineering)和洛克菲勒大学(Medicine)等。但这些学校也存在着学科比较单一或所提供的教育项目比较单一的问题。

官方认为这六十所AAU的member,是美国的研究型名校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 (AAU) is an organization of leading
research universities devoted to maintaining a strong system of academic rese
arch and education. It consists of sixty univers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b
oth public and private) and two universities in Canada.

看看有没有你要去的学校.
Public universities

    * University of Arizona (1985)
    * University at Buffalo,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1989)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1900)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1996)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1996)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1974)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1982)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1995)
    * 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Boulder (1966)
    * University of Florida (1985)
    *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1908)
    * 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 (1909)
    * University of Iowa (1909)
    * Iowa State University (1958)
    * University of Kansas (1909)
    *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1969)
    *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1900)
    *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1964)
    *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win Cities (1908)
    * 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 (1908)
    * 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 (1909)
    * 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1989)
    *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1922)
    *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1916)
    * University of Oregon (1969)
    *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1958)
    *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1974)
    * Purdue University (1958)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Stony Brook (2001)
    *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1929)
    * Texas A&M University (2001)
    * University of Virginia (1904)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1950)
    *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1900)

Private universities

    * Brandeis University (1985)
    * Brown University (1933)
    *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34)
    *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1982)
    *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1969)
    * Columbia University (1900)
    * Cornell University (1900)
    * Duke University (1938)
    * Emory University (1995)
    * Harvard University (1900)
    *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1900)
    *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34)
    * New York University (1950)
    *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1917)
    * Princeton University (1900)
    * Rice University (1985)
    * Stanford University (1900)
    * Syracuse University (1966)
    * Tulane University (1958)
    *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00)
    *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1900)
    *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1941)
    *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1969)
    * Vanderbilt University (1950)
    *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1923)
    * Yale University (1900)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4-1 20:04:14

 1   1   1/1页      1    
网上贸易 创造奇迹! 阿里巴巴 Alibaba
Copyright ©2000 - 2002 chinaonco.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页面执行时间 0.06250 秒, 4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