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肿瘤咨询在线论坛 (http://www.chinaonco.net/dvbbs/index.asp) -- 『 社会之窗 』 (http://www.chinaonco.net/dvbbs/list.asp?boardid=79) ---- 关于中美医疗价格的比较(转自国外BBS) (http://www.chinaonco.net/dvbbs/dispbbs.asp?boardid=79&id=7367) |
-- 作者:web -- 发布时间:2006-8-24 10:48:39 -- 关于中美医疗价格的比较(转自国外BBS) 本人不是学经济出身,但最近在修Master of Public Health,对美国的卫生体系及价格有所了解,且有亲 身经历。大家最近在讨论中美GDP的问题,希望此文能有抛砖引玉的作用。
GDP的增长率。2002年美国人均医疗支出达到了5440美元,远远高于经合组织(OECD)的平均水平(1999年 ,经合组织的平均水平是1764美元,而当时的美国是4358美元)。那么美国人花费了如此大的代价,是否得 到了远高于其他工业化国家的医疗服务呢?答案似乎是否定的。从客观指标来看:美国人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不仅低于邻国加拿大,而且低于经合组织的平均水平(美国:男67.5 女72.6,加拿大:男70,女74,经合组织平均:男68,女73.7)。美国的婴儿死亡率也远远高出经合组织的 平均水平(2000年,美国为7.1,经合组织的平均水平为5,加拿大为4.8)。而从主观指标看:在2002年的 一项调查中显示:只有20%的美国人认为On the whole, the health care system works pretty well and only minor changes are needed to make it work better,而23%美国人认为The American health care system has so much wrong with it that we need to completely rebuild it。另一项于2000进行的WHO 的调查显示:在17个经合组织国家中,对穷人和老年人而言,美国医疗系统表现为倒数第一,只得到45%的 穷人和61%的老年人的认可。48%的below-average income的美国人认为It is extremely, very, or somewhat difficulty to get health care,这一比例在above-average income的美国人中是14%。而在其 他经合组织国家中,这一比例分别是:澳大利亚:20%和11%,英国:17%和15%,加拿大:25%和20%,新西兰 :25%和13%。
巨大的压力。但是否中国的医疗体制就一无是处了呢?根据WHO的2002年数据:中国人的life expectancy at birth是71.1,child mortality (under 5 years)是男31,女41,adult mortality是男165,女104。美 国的数据分别是77.3,9,7,140和83。与美国相比,中国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是在2001年,中国人均卫生 支出只有49美元,相当于美国的1%,总卫生支出占GDP的5.5%,而美国是4889美元和13.9%。(具体数据见 WHO网站)。以美元来衡量,美国医疗产业的产生的GDP甚至远高于中国的总GDP。是否美国的医疗产业真的 那么值钱呢?
,暂不去就医。但四周后不见明显好转,且左肩关节出现弹响,遂决定就医。12/23/03早上去University Health Service (UHS,相当于国内的校医室)预约,被告知下午三点半再去看病。下午准时到UHS,填表( 个人资料,声明放弃一些权利),大约四点见到nurse practitioners(注意不是真正的Medical Doctor) 。很明显,她对肩关节损伤没有什么经验,似乎想把我打发了了事。我告诉她我本身是骨科大夫,希望拍片 看一下左肩关节的情况,她这才认真一点,做了几项理学检查,并开了拍片申请单。我拿着申请单直奔放射 科,再次填表,出示保险卡,在等了大约一个小时后,被叫入诊室。我看了一下,X光机是飞利浦的,和我 原来工作的医院的西门子的机器应该是同一档次的。直到这时我才发现,那位nurse practitioners只申请 拍左肩的片子,这是明显违反骨科诊疗原则的。当即打电话去交涉,那位女士坚持她没有错,并解释说这是 为了减少我的照射剂量,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连放射科的技术员都只能苦笑。到这时,我看病的念头已 经消失的差不多了,更多的是想看一看美国医疗系统的运作。也不再交涉,拍左肩就拍左肩了。拍完片已经 是6点了。回到家发现电话里有那位女士的留言。她首先告诉我放射科医生诊断我左肩骨骼无异常,但她已 经把我推荐给了骨科专业大夫(在美国没有Primary Care Doctor的推荐,看专业大夫,保险公司是不会 cover的),并让我打电话去骨科大夫那里约时间。节后上班的第一天,打电话给骨科门诊,被约到1/9/04 上午8点半。当日开车前往骨科门诊(与医院不在同一处),因暴风雪,迟到15分钟。在经历了填表,大堂 候诊,诊室候诊,大约一小时后见到大夫,这回是一个Medical Doctor,约四十岁左右。这位先生态度还算 不错,但明显也不太上心,在问完病史和看完nurse practitioners写的报告后,笔就已经移到了病历上的 诊断一栏。我委婉的告诉他我是骨科大夫,且我的导师是他的科主任时,他才及时停笔,让我脱去衬衫作检 查,并调出我的X光片读片。整个就诊过程大约持续了20分钟。而其中有5分钟是我们在比较中美骨科住院医 师培养制度的异同。最后他建议我作理疗,被我拒绝,他也讪讪的说,他也知道理疗在这种情况下帮助可能 并不大。我安慰他,理疗应该有用,但是我没时间。看病就此结束,我们握手道别。三周后我收到帐单,我 的医疗保险支付了全部费用。但是金额仍然让我吃惊。一共是三笔费用: X光拍片费80美元,X光诊断费(左肩关节无异常)25美元,骨科门诊咨询费225美元。一个左肩关节拉伤的 诊断共花费330美元,历时17天。而如果我不是医学院的学生,看Primary Doctor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另 外介绍一点背景:我的学校每年为我们支付大约1400美元左右的医疗保险,但不包括牙科,眼镜和药物。就 医的限制有点儿像国内的大病统筹。这是我来美国后第一次看病。我们学校的医学中心和骨科均在美国的 Top50之列。而因为我在自己大学的UHS和医院就诊,所有的收费都有特别的折扣。
如果病人大约9点坐下看病,5到10分钟的问诊和基本检查,开单让病人去照片子(一定会是双肩,这是骨科 的规矩,否则会遭到放射科大夫的痛骂)。大约1个到2个小时后病人携X光片及放射科诊断书回到诊室(取 决于放射科的繁忙程度)。我会读片,如果需要,再给病人做一些特殊的理学检查,大约再花5到10分钟的 时间。会给病人开一些药(基本取决于病人,不过绝大多数病人会主动要一些药),建议病人回家热敷或就 近理疗(我们医院的理疗科太忙),限制患侧肩关节活动。诊疗结束。病人大约要花一上午的时间,费用如 下:挂号及诊疗费:5元人民币,照片子:70元人民币(西门子的机器,柯达的胶片,放射科诊断报告不再 另收费),如果病人要开药,药费一般在100元人民币以内。
环节,在更短的周期内完成了诊疗过程。美国医院为病人提供了更舒适的就诊环境。而我知道,就更复杂的 治疗而言,中美之间的收费也有着极其巨大的差距。以全髋关节置换为例,在手术无并发症,使用相同的髋 关节,医院设备水平相似的情况下,美国的医院收费大概是国内的8到10倍。如果再将术后康复的费用考虑 在内的话,这个差距还会进一步扩大。
一比例为33%(2001)。抛开中美两国的具体情况而单纯以美元计算的GDP为标准来比较两国的经济,在很多 时候会误导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