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肿瘤咨询在线论坛 (http://www.chinaonco.net/dvbbs/index.asp) -- 『 肿瘤专业 』 (http://www.chinaonco.net/dvbbs/list.asp?boardid=11) ---- 腔静脉过滤器植入术 (http://www.chinaonco.net/dvbbs/dispbbs.asp?boardid=11&id=13766) |
-- 作者:web -- 发布时间:2007-1-30 16:30:19 -- 腔静脉过滤器植入术 腔静脉过滤器植入术 腔静脉过滤器的类型多达10余种,基本结构为金属丝制作的网状、伞状或鸟巢状构型,籍此阻挡较大的栓子。腔静脉过滤器植入术的目的在于预防肺动脉栓塞(PTE),植入部位包括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临床上约80%-90%的致死性PTE的栓子来自于下肢和盆腔静脉,少数来自上肢和右心房。传统预防PTE的方法有外科下腔静脉离断、结扎、股静脉结扎等,创伤性较大,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其中单纯股静脉结扎后PTE复发率达10%-26%。在20世纪60年代,有人试图用球囊倒管和特制下腔静脉阻断器预防PTE,但缺陷较多、未能在临床普及应用。1970年Mobin-Uddin等首次报道M-U雨伞式过滤器,此型需要采用股静脉切开植入,目前已停止使用;1973年,Greenfield等首次报道在局部麻醉下、经皮穿刺向下腔静脉植入金属丝结构过滤网预防PTE的实验,此型过滤器(既Greenfield滤器)于1988年在北美正式投入临床使用;在此之后,各种改良型过滤器相继问世,过滤网更加精密、可阻挡较小的栓子,导入系统导管细型化、使过滤器不仅可以从股静脉和颈静脉植入,也可以从上肢静脉植入。与传统外科治疗方法相比,经皮静脉穿刺植入过滤器使与治疗相关的并发症大大减少。 一、适应证和禁忌证 (一)适应证 ①PTE患者存在抗凝禁忌证(存在活动性内脏出血、近期出现自发性颅内 出血、近期有手术和内脏穿刺检查史、近期曾做心肺复苏、血小板<100000/mm3);②经充分抗凝治疗仍然再发PTE;③PTE经治疗后原发病因未消除;④经过影像学检查证实下腔静脉和髂静脉存在大块血栓、有发生致死性PTE可能;⑤对于一些PTE高危患者是否应植入过滤器做预防性治疗,目前尚存在争议,有一些学者认为,对于心、肺储备功能较差的DVT患者应考虑做腔静脉过滤器植入。 (二)禁忌证 一般认为,下腔静脉过滤器植入无绝对禁忌证,但对于严重凝血机能障碍、血液病以及青少年DVT患者应持慎重态度。另外,目前腔静脉过滤器仅为腔静脉直径≤30mm者设计,如果患者腔静脉管径>30mm,则应考虑做髂静脉过滤器植入;腔静脉直径过小(<15mm)或者在拟植入区腔静脉存在受压变形,过滤器植入后可能发生严重变形、甚至阻塞腔静脉。 二、术前准备 基本同常规血管造影术。除了术前常规检查外,对于上肢静脉血栓应补充检查上纵隔 和胸廓入口影像学检查(如Doppler超声波、增强CT或MRI),下肢DVT应注意检查腹部和盆腔,以增强CT扫描和CT血管造影较可靠。其它辅助检查见PTE部分。 二、器材 1.血管造影器材 包括腔静脉造影导管、导丝。 2.腔静脉过滤器 ①Greenfield filter(Medi-tech/Boston scientific);②Gunther filter(William Cook);③Bird’s net filter(Cook);④Vena tech-LGM filter (Celsa LG-Medical);⑤Simon nitinol filter(Nitinol Medical Technologies) ;⑥⑦⑧各种临时性过滤器(如Amplatz retrievable filter,Gunther tulip retrievable filter) ,后者于植入后2周内可以被取出。各种过滤器又可分从股静脉或颈静脉植入,某些类型可以从上肢静脉导入。 三、方法和步骤 1.下腔静脉造影用于测量下腔静脉直径、选择合适类型的过滤器和明确肾静脉的解剖 位置(过滤器应植入在肾静脉开口以下、以避免影响肾静脉回流)。标记肾静脉开口的方法有参考腰椎骨性标记、在体外放置金属标记和在肾静脉内留置导管做标记等。 2.过滤器植入各种过滤器的植入方法大同小异,需要在X线透视下进行。当经股静脉 途径植入有困难(如髂-股静脉血栓、下腔静脉下段阻塞)时,可以从经颈静脉或上肢静脉途径植入。 3.下腔静脉解剖变异 包括巨大下腔静脉(超过常用过滤器的直径)、双下腔静脉、肾静脉开口变异、下腔静脉-奇静脉异常连接等,应视具体情况处理。当存在巨大下腔静脉时,可以在双侧髂总静脉分别植入过滤器。 4.术后造影复查 观察过滤器的位置。术后1周复查腹部X线平片、留做以后对比。 5.术后处理 术后应抗凝治疗,目的在于预防穿刺处和过滤器本身血栓形成,预防DVT复发。术后定期做下腔静脉Doppler超声波检查。 四、并发症 腔静脉过滤器植入术的并发症发生率约0.5%-3%,各种类型的过滤器存在差别,主要并发症有过滤器位置不正确、过滤器倾斜、游走移位、穿刺处静脉血栓形成、过滤器断裂、下腔静脉阻塞以及腔静脉穿通伤,后者可能造成腹膜后出血。另外过滤器游走移位至右心房、肺动脉有个别报道,前者可造成右心房室穿通伤。 五、临床疗效评价 腔静脉过滤器植入术是一较简单的介入放射学技术,操作不复杂,费时较短(约15min-30min),对设备要求不高,经济花费低于传统外科治疗,技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很低。大宗临床应用总结表明,腔静脉过滤器植入可有效地预防DVT发生PTE的比例,明显降低突发致死PTE的发病率,不仅对预防PTE复发有肯定作用,对于高危PTE患者的预防有重要作用。 |